世界上最小的行星
我們都知道八大行星包括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地球。那么你知道世界上最小的行星是什么嗎?學習啦小編帶你揭曉答案。
世界上最小的行星是水星(英語:Mercury,拉丁語:Mercurius)是太陽系八大行星最內側也是最小的一顆行星,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符號為☿, 中國稱為辰星,有著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軌道偏心率。它每87.968個地球日繞行太陽一周,而每公轉2.01周同時也自轉3圈。
內部構造
水星是太陽系內與地球相似的4顆類地行星之一,有著與地球一樣的巖石個體。它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在赤道的半徑是2,439.7公里。水星甚至比一些巨大的天然衛(wèi)星,比如甘尼米德(木衛(wèi)三)和泰坦(土衛(wèi)六)還要小 ——雖然質量較大。水星由大約70%的金屬和30%的硅酸鹽材料組成,水星的密度是5.427克/cm³,在太陽系中是第二高的,僅次于地球的5.515克/cm³。如果不考慮重力壓縮對物質密度的影響,水星物質的密度將是最高的——未經重力壓縮的水星物質密度是5.3克/cm³,相較之下的地球物質只有4.4克/cm³。
從水星的密度可以推測其內部結構的詳細資料。地球的高密度,特別是核心的高密度是由重力壓縮所導致的。水星是如此的小,因此它的內部不會被強力的擠壓。所以它要有如此高的密度,它的核心必然很大且含有許多的鐵。
地形地貌
美國發(fā)射的“水手10號”在1974年3月、9月和1975年3月探測了水星,并向地面發(fā)回5000多張照片,為我們了解水星提供了珍貴的信息。從照片上我們看出,水星的外貌酷似月球,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環(huán)形山,還有輻射紋、平原、裂谷、盆地等地形。
水星的表面很像月球,滿布著環(huán)形山、大平原、盆地、輻射紋和斷崖。197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開始為水星上的環(huán)形山命名。水星表面上有著星羅棋布的大大小小的環(huán)形山,既有高山,也有平原,還有令人膽寒的懸崖峭壁。據統(tǒng)計,水星上的環(huán)形山有上千個,這些環(huán)形山比月亮上的環(huán)形山的坡度平緩些。
水星上的環(huán)形山和月球上的環(huán)形山一樣,也進行了命名。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已命名的310多個環(huán)形山的名稱中,其中有15個環(huán)形山是以我們中華民族的人物的名字命名的。有伯牙:傳說是春秋時代的音樂家;蔡琰:東漢末女詩人;李白: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唐代大詩人:董源:五代十國南唐畫家;李清照:南宋女詞人;姜夔:南宋音樂家;梁楷:南宋畫家;關漢卿:元代戲曲家;馬致遠:元代戲曲家;趙孟頫:元代書畫家;王蒙:元末畫家;朱耷:清初畫家;曹沾(即曹雪芹):清代文學家;魯迅:中國現代文學家。
水星表面受到無數次的隕石撞擊,到處坑洼。當水星受到巨大的撞擊后,就會有盆地形成,周圍則由山脈圍繞。在盆地之外是撞擊噴出的物質,以及平坦的熔巖洪流平原。此外,水星在幾十億年的演變過程中,表面還形成許多褶皺、山脊和裂縫,彼此相互交錯。
水星的環(huán)形山很類似月球。水星表面最顯著的的特征(只包括已經被拍攝過的部分)之一是一個直徑達到1360km的沖擊性環(huán)形山:卡路里(Caloris)盆地,是水星上溫度最高的地區(qū)。如同月球的盆地,Caloris盆地很有可能形成于太陽系早期的大碰撞中,那次碰撞大概同時造成了星球另一面正對盆地處奇特的地形。水星地形被標記為多起伏的,原因是幾十億年前水星的核心冷卻收縮引起的外殼起皺。大多數的水星表面包括二個不同的年齡層;比較年輕的比較平,或許是因為溶巖浸入了較早地形的結果。除此之外,水星有“顯著性”的“周期性膨脹”。
在地面上觀測水星,幾乎看不到它的細節(jié)。1973年11月3日,美國發(fā)射了水手10號宇宙飛船,對水星進行飛近探測。它是人類第一個“訪問”水星的宇宙飛船。在它與水星三次相會的過程中,向地面發(fā)回了5000多張照片,為我們了解水星提供了珍貴的信息。在最后一次,它距水星表面僅372千米,拍攝了非常清晰的水星電視圖像。
水星表面大大小小的環(huán)形山星羅棋布,既有高山,也有平原,還有令人膽寒的懸崖峭壁。據統(tǒng)計,水星上的環(huán)形山有上千個,這些環(huán)形山比月亮上的環(huán)形山的坡度平緩些。
地質構造
水星是太陽系中密度第二高的行星,僅次于地球。據此,科學家們估計水星內部必定存在一個超大的內核,其內核質量甚至可以占到其總質量的2/3,而相比之下,地球的內核區(qū)質量只占地球總質量的1/3。
美國華盛頓卡內基研究院地磁學系主任,美國信使號水星探測器項目首席科學家西恩·所羅門(Sean Solomon)教授表示:科學界的觀點是認為在太陽系早期的狂暴撞擊時代,水星曾遭遇嚴重撞擊,導致其失去了密度較低的一部分外殼,因此留下了密度相對較大的部分。而此次信使號探測器的任務中有一項便是通過對水星進行全地表化學成分分析來檢驗這個理論。水星含鐵的百分率超過任何其他已知的星系行星。這里有數個的理論被提出來說明水星的高金屬性。
一個理論說本來水星有一個和普通球粒狀隕石相似的金屬—硅酸鹽比率。那時它的質量是我們觀測到質量的大約2.25倍,但在早期太陽系的歷史中的某個時間,一個星子/微星體撞掉了水星的1/6。影響是水星的地殼和地幔失去了。類似的另外一個理論是一個用來解釋地球月亮的形成的,參見巨物影響理論。另一種說,水星可能在所謂太陽星云早期的造型階段,在太陽爆發(fā)出它的能量之前已經穩(wěn)定。在這個理論中水星那時大約質量是我們觀測到的兩倍;但因為原恒星收縮,水星的溫度到達了大約2500-3500K之間;甚至高達10000K。許多的水星表面的巖石在這種溫度下蒸發(fā),形成"巖石蒸汽",隨后,"巖石蒸汽" 被星際風暴帶走。第三個理論,類似第二個,認為水星的外殼層是被太陽風長期侵蝕掉了的,水星外貌如月,內部卻很像地球,也分為殼、幔、核三層。
水星的半徑為2439公里,是地球半徑的38.2%,18個水星合并起來才抵得上一個地球的大小。質量為3.33×10²⁶克,為地球質量的5.58%,平均密度為 5.433克/cm³,略低于地球的平均密度。在八大行星中,除地球外,水星的密度最大由此天文學家推測水星的外殼是由硅酸鹽構成的,其中心有個比月球大得多的鐵質內核。這個核球的主要成分是鐵、鎳和硅酸鹽根據這樣的結構,水星應含鐵兩萬億億噸,按世界鋼的年產量(約8億噸)計算,可以開采2400億年。地殼厚度100-300km[1] 結皮厚度600km核心半徑約1800km這個行星有一個相對大的(即使是與地球相比)的鐵質核;水星由大約70% 的金屬和30% 的硅酸鹽組成,以致密度較高。平均密度是5430kg/m³;略微地小于地球密度,卻比金星大。地球高密度產生的原因是地球的質量壓縮了地球的體積。水星的質量只有地球的5.5%——鐵核占據了 42% 的行星容積(地核只占17% )核的周圍是600km 厚的行星幔。水星的總重量約為30 000兆公噸。
平原
水星有兩種地質顯著不同的平原。在坑穴之間,起伏平緩、多丘陵的平原,是水星表面可見最古老的地區(qū),早于猛烈的火山口地形。這些埋藏著隕石坑的平原似乎已湮滅許多較早的隕石坑,并且缺乏直徑在30公里以下,以及更小的隕石坑。還不清楚它們是起源于火山還是撞擊,這些埋藏著隕石坑的平原大致是均勻的分布在整個行星的表面。
平坦的平原是廣泛的平坦區(qū)域,布滿了各種大大小小的凹陷,和月球的海非常的相似。值得注意的是,它們廣泛的環(huán)繞在卡洛里盆地的周圍。不同于月海,水星平坦的平原和埋藏著隕石坑的古老平原有著相同的反照率。盡管缺乏明確的火山特征,在地化的平臺和圓角、分裂的形狀都強烈的支持這些平原起源于火山。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水星平坦平原的形成都比卡洛里盆地晚,比較在卡洛里噴發(fā)覆蓋物上可察覺的小隕石坑密度可見一斑卡洛里盆地的地板填滿了獨特的平原地質,破碎的山脊和粗略的多邊形碎裂。不清楚是撞擊誘導火山熔巖,還是撞擊造成大片的融化。
行星表面一個不尋常的特征是眾多的壓縮皺褶或峭壁,在平原表面交錯著。隨著行星內部的冷卻,它可能會略為收縮,并且表面開始變型,造成了這些特征。凹陷也在其它地形,像是坑穴和平滑的平原,頂部看見,顯示這些皺褶是在如今才形成的。水星的表面也會被太陽扭曲 - 太陽對水星的潮汐力比月球對地球的強17倍 水星密度
水星是太陽系中密度第二高的行星,僅次于地球。據此,科學家們估計水星內部必定存在一個超大的內核,其內核質量甚至可以占到其總質量的2/3,而相比之下,地球的內核區(qū)質量只占地球總質量的1/3。美國華盛頓卡內基研究院地磁學系主任,美國信使號水星探測器項目首席科學家西恩·所羅門(Sean Solomon)教授表示:目前科學界的觀點是認為在太陽系早期的狂暴撞擊時代,水星曾遭遇嚴重撞擊,導致其失去了密度較低的一部分外殼,因此留下了密度相對較大的部分。而此次信使號探測器的任務中有一項便是通過對水星進行全地表化學成分分析來檢驗這個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