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的飼養(yǎng)管理技術
蠶是完全變態(tài)昆蟲,桑葉為食,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tài)和生理機能完全不同的發(fā)育階段。那么,養(yǎng)蠶的方法技術有哪些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蠶的飼養(yǎng)管理技術
做好補催青
領蠶種前一天,共育室應加溫到38℃,干濕溫差為2℃~3℃。領回蠶種后,立即均勻平攤在蠶座紙上,并將室溫升至43℃、干濕溫差為1℃~2℃。使用煤爐加溫的蠶室要注意做好通風換氣工作。蠶室要嚴格避光,使胚子發(fā)育整齊。如蠶卵轉青較齊,則第2天早上即可感光收蟻,否則以第3天清晨感光收蟻為宜。
適時收蟻
收蟻時間過早,收蟻時部分蠶尚未有食欲,造成蠶兒食桑不一。若收蟻時隨出隨收,則會引起蠶兒發(fā)育不齊。最適收蟻時間應掌握在卵化2~3小時后,絕大部分蟻蠶已有食欲,并開始徘徊覓食時進行。秋晚秋蠶在上午8~9時收蟻,爭取在10時前結束。收下的蟻中如發(fā)現(xiàn)有未孵化的蠶卵,應繼續(xù)置黑暗處保護,第二天再感光收蟻。
控制密度
如蠶座稀密不勻,會導致蠶發(fā)育不齊。因此每次給桑前都應擴座、勻座,要求小蠶以蠶不碰蠶、大蠶以不重疊為宜。
合理用葉
為了促使幼蠶發(fā)育齊一,要按蠶各齡前的用葉標準采葉喂蠶,避免用老嫩不一的桑葉。另外,給桑要厚薄均勻。
適時調換蠶箔位置
同一蠶室內不同位置的蠶受溫度影響不同。如蠶架上方和離火源近的地方溫度偏高,蠶兒發(fā)育快,反之溫度偏低,蠶兒發(fā)育慢。因此,應注意經常調換蠶箔位置。小蠶期每天至少調換一次。
適時餉食
過早餉食,有的蠶還未有食欲,甚至還有部分眠蠶,導致同批蠶食桑不一,發(fā)育不齊,因此要適時餉食。下眠前,若蠶發(fā)育不齊,眠后餉食時間可比正常餉食推遲3~4小時,這樣能保證發(fā)育較慢的蠶與發(fā)育較快的蠶同時進葉。
加網提青
一般眠除后經過2次給桑,仍然就眠不齊,就應加網提青。提出的青頭蠶應放在近熱源處,大蠶青頭可放在蠶架上層。少數(shù)發(fā)育不良,體質弱的小蠶堅決予以淘汰。
適時用方格簇上簇
方格簇上簇是提高蠶繭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適時撿亮蠶上簇,不撿不熟蠶、過熟蠶上簇。
做好簇中保護
蠶上簇后,要做好簇中保護,適時翻方格簇,撿出游離蠶,不讓其污染其他繭。上簇后室溫保持在23℃~25℃,讓蠶快吐絲,吐好絲。另外,防止老鼠偷食蠶繭。
蠶病防治技術要點
1 嚴格消毒,杜絕傳染。消毒防病,消滅病原是蠶病綜合防治中最為重要的措施。養(yǎng)蠶生產上危害最嚴重的是傳染性蠶病,它們的發(fā)生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傳染的結果。要確保養(yǎng)蠶安全,就必須進行徹底消毒,消滅病原。
?、偃媲鍜撸菏紫葘︷B(yǎng)蠶場所及蠶具等進行全面打掃、清洗。清除室內外的病蠶尸體、繭絲屑物、蠶沙及雜草垃圾等,同時要堵塞鼠洞、蟻穴及清除越冬的虱螨寄主等。掃洗、刮地的作用在于暴露病原,提高藥物消毒效果。
?、谛Q室蠶具消毒:蠶室要打掃干凈,蠶具要洗刷干凈,藥劑要配得準確,藥液要噴得均勻。蠶室消毒可采用先打掃用清水沖洗,后用漂白粉水進行噴霧和拖地,最后用毒消散(福爾馬林)進行熏煙的方式進行消毒。蠶具可用漂白粉水進行消毒,同時在陽光下進行蠶具曝曬。
③蠶體蠶座消毒:嚴格提青分批。隔離或淘汰遲眠蠶和小蠶,是減少蠶座混育感染的一個重要的防病措施。在收蟻前、餉食前、將眠時和老熟時分另撒布蠶體蠶座消毒劑可以保護蠶體免受真菌、病毒的侵襲,養(yǎng)蠶過程中要多用新鮮石灰粉。
2 衛(wèi)生防疫。給桑前要洗手,貯桑處要清潔。經常掃洗,除沙時盡量減少灰塵飛揚。除沙后地面用0.3%有效氯漂白粉或1%石灰漿消毒一次。蠶沙要及時清理,集中堆放,用作肥料要溝施或穴施。發(fā)酵腐熟后再用。蠶病及其尸體要放入消毒缸中,浸漬1~2天后堆蠶土中,不可隨意亂丟或喂家禽。
3 消滅桑園害蟲。及時撲滅桑園害蟲是預防蠶病的一個重要方面。(www.nczfj.com)如果發(fā)現(xiàn)桑園害蟲較多,桑葉污染較重,可用0.2%~0.3%有效氯漂白粉噴灑葉片。進行葉面消毒后再喂蠶。
4 加強飼養(yǎng)管理。①選用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蠶種。這是保障飼養(yǎng)安全很重要的一步。
②提高飼料質量,做到良桑飽食。
?、圩⒁怙曫B(yǎng)溫、濕度調控。小蠶期1-2齡26~27℃,干濕差0.5左右,3齡24~25℃,干濕差2左右,4—5齡22~23℃,干濕差4~5℃。
④防止農藥中毒。桑園治蟲要根據(jù)各種農藥的殘留期長短與養(yǎng)蠶時間的關系,同時要注意農藥選擇的正確性,避免農藥中毒。
?、菘刂菩Q病蔓延。加強對蠶發(fā)育的觀察,發(fā)現(xiàn)有蠶病發(fā)生,要及時處理。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