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高效復習的六種方法
德國哲學家狄慈根說;“重復是學習的母親。”中外一切學有成就的人,無不重視復習。目前中學生對復習的重視程度并不一樣。據一份調查統(tǒng)計,重點中學優(yōu)秀生課后能及時復習的有77.2%,而一般中學學生課后及時復習的僅有25.3%,"有時候復習”的學生占59.5%,還有15.2%的學生“臨考前才復習”。
這項調查還指出:優(yōu)秀學生普遍重視復習,他們是“每天有復習,每周有小結,每章有總結”。一般中學生往往不注意復習,有的學生(尤其是初中生)連書都不看,就忙著做作業(yè)。這正是造成優(yōu)生和差生學習差距與分化的重要原因。
怎樣復習效率才高呢?有人總結六個要點:
(1)圍繞中心,及時復習,鞏固深化知識。
復習的首要任務是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首先,要根據教材的知識體系確定好一個中心內容,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的中心、重點和難點上,不真正搞懂,決不放松。其次,要及時鞏固,防止遺忘。前蘇聯(lián)教育家烏申斯基說:“與其借助復習去恢復記憶。不如借助復習去防止遺忘。復習最好在遺忘之前。倘若在遺忘之后,效率就低了。復習還要經常,不能一暴十寒。
(2)查缺補漏,保證知識的完整性。
我們平時學習中難免出現(xiàn)理解或記憶上的知識缺漏,通過復習,一旦發(fā)現(xiàn)。要及時彌補,加強薄弱環(huán)節(jié),學得更扎實。事實證明,凡是抓緊復習的同學,經常對知識查缺補漏,很少在學習上欠“債”,他們總能獲得比較完整的知識。
(3)先回憶,后看書,增強復習效果。
每次復習時,先不忙看書,而是把老師講課的內容(包括思路)回想一遍,概念、公式及推導方法先默寫一遍,然后再和課本、筆記相對照,哪些對了,哪些錯了,哪些忘了,想一想為什么會錯、會忘。針對存在的問題,再看書學習,必然留下深刻印象,經久不忘。這種回憶,既可檢驗課堂聽課效果,增強記憶,又使隨后看書復習重點明確、有的放矢。對于課后復習來說,確能深化理解,強化記憶。
(4)看參考書,適當拓寬知識面。課后復習時還可看一些參考書。參考書要精選。不宜多,最好在老師指導下每科選一本。看參考書要和課堂學習同步進行,即圍繞老師講課的中心內容或自己不懂的地方,作為看的重點。還要和教材對照起來看。以掌握教材知識為主,適當加深加寬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參考書中的精彩部分,可取其精華,隨手摘記。
(5)整理筆記,使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邊復習邊整理筆記,是使所學知識深化、簡化和條理化的過程。整理可以從三點人手:
?、傺a充提示。補充聽課時漏記的要點或復習時新的體會、發(fā)現(xiàn)。提示教材的重點、關鍵,或正確思考的角度、方法等。
?、诰C合歸納。概括各知識要點,寫出內容摘要。
?、凼崂碇R,抓住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理清條理,編出綱目。
(6)復習應注意的四個問題:
?、僬莆蘸脧土晻r機。及時復習比延遲復習效果要好,但也并非越早越好。復習的最佳時機,要根據個人的學習習慣,根據課程的性質、難易程度而決定。聽課較吃力,疑難問題多,就要及時些;當堂基本聽懂,復習只是深入鉆研,則間隔一兩天,影響不大。課程概念、原理抽象費解,復習就應及時一點;講課主要是敘述性內容,與書本內容一致,也可以間隔一段時間再復習。
②復習安排要合理。通常有集中復習、分散復習、穿插復習三種形式。課后復習宜于分散、經常進行。以記憶為主的學習內容,如英語的單詞、語文的背誦課文,要依靠多次重復以強化記憶,應分散復習。階段復習最好集中用整塊時間,一次復習深造為好。當然集中復習又可將性質不同的課程(如史地、數(shù)理)交替安排,穿插復習,使大腦各神經區(qū)得到輪換休息,腦的工作效率高。
?、蹅€人鉆研為主,相互討論為輔。“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善于從集體討論中復習,比個人冥思苦想地復習好處多。但討論應以個人鉆研、獨立思考為基礎,事先要有準備。討論中也要開動腦筋,不能有依賴思想。討論應有明確的中心,人數(shù)不宜多(二三人即可),而且要和個人的學習安排結合起來,才能起到促進復習的作用。
?、軓土暦绞揭鄻踊?。復習不應是機械地重復。除了背誦、抄寫之外,還可運用自我提問、舉例說明、比較分析、材料對照、繪制圖表、編寫提綱、做練習題等多種方式。復習中還要不斷增添新的信息,把過去學的和今天重看的感受、認識加以比較、分析、提高,發(fā)揮思維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求得每復習一次都有新收獲、新創(chuàng)見,充分發(fā)揮“溫故而知新”的“知新”作用,這樣創(chuàng)造性地多樣化復習能明顯提高復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