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理論讀書心得體會3篇
教育教學是高校永恒的主題,面對新形勢發(fā)展的要求,高校只有在遵循其內(nèi)在邏輯規(guī)律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改革才能適應。下面是學習啦為大家準備的教育教學理論讀書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教育教學理論讀書心得體會范文1
《讓教師愛上教學》
我認真讀了趙國忠的《讓教師愛上教學》這本書。我們是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也是我們的生活主旋律??墒?,日復一日,你感覺到單調(diào)了嗎?物價上漲,你感覺到貧窮了嗎?壓力不斷,你感覺到疲憊了嗎?……那么,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該如何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如何輕松快樂的去工作,如何去熱愛,去更熱愛我們的職業(yè)呢?這不正是我內(nèi)心的疑問嗎?我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欣賞了兩邊的風景,低頭前行的那份茫然讓我的內(nèi)心格外苦悶。順著淡淡的墨香我整本通讀下去,一切都讓我豁然開朗?!蹲尳處煇凵辖虒W》本書針對新修訂的課程標準為我們提供了高效教學的45個技巧,關注的是學校教師的素質(zhì)和能力,并針對各種教學問題和狀況,提供給教師日常用的“錦囊妙計”。我感受到書中字里行間流露著教師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情、對學生的摯愛,散發(fā)著教師智慧的光芒。細細品味它,我更加明確了自己前進的方向。
第一、教師要為了課堂更精彩而教。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老師的職責主要定位在知識的輸出和傳遞上,就像是把知識從一個倉庫搬運到另一個倉庫,這樣一來老師就變成了知識的“搬運工”,職業(yè)活動變成了一種單調(diào)乏味、簡單重復的機械“操作”,日復一日的按部就班地工作,循環(huán)往復的課堂教學使廣大教師身心疲憊,產(chǎn)生了“職業(yè)倦怠”,淪為了只是按照固有程序機械運行、毫無思想、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書匠”。在這種單調(diào)乏味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只是把自己的工作視為一種義務和奉獻,體會不到自己職業(yè)生活的快樂、幸福,感受不到自我生命價值和意義的實現(xiàn)。
理想的課堂教學是既有助于學生成長,又有益于教師提升教學生命的課堂教學。在這種課堂教學中,教師自我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在創(chuàng)造性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得以體現(xiàn),課堂教學成了一種自己參與社會生活,實現(xiàn)自我理想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活動,它是教師個人的幸福生活和不斷持續(xù)發(fā)展的源泉。
也就是說,在理想的課堂上,我們在付出的同時,也得到了巨大的收獲——向?qū)W生所付出的情感不僅使學生體驗到了愉快,而且學生給予我們的回報也是我們加倍的快樂;我們不僅在課堂教學中享受著學生的發(fā)展和進步帶給自己的幸福,而且在自己的職業(yè)生活中感受著自我發(fā)展帶來的幸福。
所以說,“當你將一個一時糊涂而做錯事的學生說服,師生彼此之間意見溝通的喜悅是多么甜美啊!又當你將一個聰明的學生培育成更聰明,往更高的理想邁進,又是多么的喜悅呀!我們都為著培育我們的美好世界而快樂無比的努力,更在享受著這神圣職業(yè)的芳馨。”
第二,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成長。
當我們把教學視為自己的生命活動時,我們所面對的文字就充滿了靈性和活力,我們所面對的學生就充滿了智慧和激情,課堂就成了不斷凈化自己靈魂、挑戰(zhàn)自身能力、激發(fā)自身智慧,不斷促進自身成長變化的場所。
作為教師,要邊教邊學,需要把學到的東西投放課堂,改造課堂,促進教學變化。感悟“教”的變化,有利于增強“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梢哉f,教師的幸福就蘊含在這良性互動過程和結(jié)果中。
第三教師要在創(chuàng)造中享受喜悅
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曾把教師的講課分成兩種講法:一種是照著講,一種是接著講。所謂照著講,就是書上有什么,我就教什么,這叫照本宣科照著講;老師怎么說,我就怎么講,這是依樣畫瓢照著講;過去怎樣講,今天還是那樣講,這叫固步自封照著講。照著講離不開書本,離不開定論,舍不得過去。所謂接著講,就是對書本要批判性的講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講完現(xiàn)有結(jié)論,接著有自己的看法和質(zhì)疑,這是超越定論接著講;對自己受教育時的老師的教學方法、對聽到和學到的其他歷史的教學方法,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在借鑒中批判,在借鑒中創(chuàng)新,這是超越前人接著講:對自己的教學始終抱著批判的態(tài)度,始終“不滿意”并致力于改進使自己“滿意”,這是超越昨天接著講。
照著講天天如此,始終如此,盡管可以輕松一點,但卻難免枯燥和痛苦。接著講,“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它將使我們對教學充滿期望,并享受實現(xiàn)希望的幸福。
原來,“教師”也可以精彩。感謝工作,讓我們生存,也帶給我們快樂,讓我們在浮躁的生活中靜下心來思考,覺得充實而有意義。愛上工作,也愛上了教師這個職業(yè)。
教育教學理論讀書心得體會范文2
《教育激揚生命》
我仔細閱讀了華南師范大學教授、著名的博士生導師郭思樂教授的教育專著《教育激揚生命》,這是一本有意義的書,這是向師本教育一次有力的出擊,它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說教的對象,它建立了先進的生本教育理念: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從價值觀、倫理觀、行為觀幾個方面闡述了生本的新生態(tài)教育,給予了我深深的啟迪。
從教十多年來,我清醒地認識到,對于一個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來說,你教的學生取得了讓你滿意的成績,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讓你的學生體驗過你的教育給他帶來的無比快樂,你為學生素質(zhì)的提高做了什么,你為學生今后的和諧發(fā)展提供了哪些幫助。看了《教育激揚生命》這本書后我感受頗深,除了吸取它的精華之外,靜下心來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教師的觀念、教育態(tài)度、教育境界,讓人對教育產(chǎn)生不同的認識、不同的情感,也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如果我們有較高的教育境界,學生達到這樣的學習境界不就水到渠成了嗎?
對學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質(zhì)和基本原則,我平常對學生應該是比較尊重和友愛的,但有些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了一些隨意、散漫,甚至影響到同學學習的不良現(xiàn)象,某種意義上來說,我的尊重和友愛成了他們不和諧的音符的“溫床”,如何在不變 “溫床”為“冰床”的前提下,能夠讓“溫床”飄出和諧的音符,這又是擺在我面前的一道難題,我唯有從教學中尋找突破口,發(fā)現(xiàn)他們感興趣的興奮點,讓他們愛上學習。
先前的我只是把教育當作一種普通的職業(yè),一種生存的方式來做,因而,即使我再努力,也只能算是一個熟練的從業(yè)者,而絕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教育者。我并沒有深入到真正的教育境界之中去,并沒有與我的學生一起領略迷人的教育風光,也就品味不到教育給人帶來的無限快樂。
教育教學理論讀書心得體會范文3
《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
《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讀后感“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shù)。慢,需要平靜和平和;慢,需要細致和細膩;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shù),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shù),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對此,回想從教二十年以來我,很有感觸、深有體會。作為教師的我們,今天該怎樣理解“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呢?另我思考很多很多……
一、“慢”而不“怠慢”。我會經(jīng)常遇到有一部分屬于“問題學生”,他們在學習上基礎較為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未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失去信心,自暴自棄;在生活及其他方面,早戀、打架斗毆等現(xiàn)象不時發(fā)生,給我們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作為教師,我們常常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缺乏足夠的耐心和寬容。對此,我反復思慮著如何將他們引上良性發(fā)展的軌道。如果對這部分學生“怠慢”,就意味著放棄他們,后果不堪設想;相反我認真思考,改變了自己的否定性思維。雖然他們的壞習慣很難改變,但并不是不可救藥;雖然他們在學習方面起點比較低,但仍然可以有所作為;雖然他們進步的速度比較慢,但并不等于到達終點的速度就慢。我會想辦法的列舉古今中外的例子告訴學生“火車理論”:一個跑得慢的人搭上一輛快車,和一個跑得快的人搭上一輛慢車,最后,先到達終點的是跑得慢但搭上快車的那個人。我會鼓勵、啟發(fā)、引導、耐心、寬容、等待等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逐漸調(diào)整和理順好自己的狀態(tài),再差的學生都有它的基礎點,就從每個學生的具體基礎點做起,自然生長點開始,逐漸延續(xù)增長,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自然就會產(chǎn)生興趣,而繼續(xù)續(xù)下去。
二、“慢”需要感悟。我們老師在我們的教學中慢慢地去感悟,就像為人父母,育人的經(jīng)驗也是慢慢感悟出來的。一個好教師,應是偶有所得,有些獨特的理解、獨特的發(fā)現(xiàn)。教育是些潛移默化、潛滋暗長的東西。作為老師,尤其如我們成天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師,對待孩子,我們要有耐心,要學會傾聽,要平等對待每個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鏡。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即使我們心中有不滿,有怒火,都應該壓制自己。靜下心與孩子交流,打開孩子的心結(jié)。也許,你一句溫暖的話語,改變的卻是一個人的人生。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勵與喚醒”,在思想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首先我們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時,我們要更細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與克制。我們要腳踏實地,善于發(fā)現(xiàn),做好觀察記錄,捕捉更多的瞬間。
三、“慢”需要等待。這個“慢”,要有足夠的期待,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而作為一種慢的“藝術(shù)”,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孩子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點滴錯誤、點滴成績、點滴感悟積累而至質(zhì)變的過程。這個慢,也就是讓孩子感受、體驗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過程中充滿著跌下去和爬起來。他一跌到,你就去懲罰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勵他自主地站起來,那他也許會耍性子,干脆不起來,等著你來拉扯他。對學生來說,錯誤是什么?錯誤是一種經(jīng)歷,錯誤是一種行為,錯誤是一種認識的暫緩,錯誤是一種履歷性的成長資源。學會使用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需要教師發(fā)揮慢的藝術(shù)。“教育不能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立竿見影’的背后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行為,所有反教育的行為都立竿見影。”我以此作為一劑清醒劑,并時時告誡自己,欲速則不達,對待“問題”學生,要寬容,要等待,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簡單粗暴。在具體做法上,這幾年我改變了以往遇到他們“作亂”時批評、埋怨的做法,尤其注意當眾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然后以自己的熱情和真心感染他們,以欣賞他們的優(yōu)點為出發(fā)點,以保護他們的自尊心為基礎,拿起表揚的武器,營建“贊美文化”。告訴他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的道理,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他們“向上”、“向善”的精神。
四、“慢”需要永恒的責任。一個人在校期間只是他人生的一個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他走下去,“活到老學到老”是生存的需要,畢業(yè)時的他,還有那么多的不完善,一個好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的,師生之間的偶爾一個短信、一句問候、一次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等等對一個人的激勵、鼓舞、發(fā)展導向都是有很大作用的,我想這也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神圣之處吧?這也是我們對社會的責任吧。作為一個教育一線的教師,我非常喜歡“慢教育”這個詞。教育并不是立桿見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與教育背道而馳。以“慢”的心態(tài)來對待教育,陪著學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成長的快樂,慢慢地陪著學生長成參天大樹,何嘗不是一種睿智,一種氣度?
看了教育教學理論讀書心得體會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