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悔錄讀后心得范文
《懺悔錄》是我大學讀的第一本文學書,大學的我不喜歡讀文學類的書籍。記得那時任老師教我們西方外國文學,當時考試的要求就是要我們讀一本關(guān)于學前教育方面的西方名著,迫于考試壓力所以選擇了《懺悔錄》,但是后面的研讀改變了我之前的想法,漸漸的接受文學書籍。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懺悔錄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參閱。
懺悔錄讀書心得1
這次的內(nèi)容大概是盧梭從一個天真的少年到他事業(yè)有成的這段時間的事。
經(jīng)過這一段的閱讀,對一個現(xiàn)象很感興趣,那就是我感到盧梭的部分心理活動和對外界事物的反映與我極其的相似。我這么說的意思并不是說我也有成為一個偉人的天資,而是說一些感情,或者是心理反應(yīng)或情感,可能是組成一個人內(nèi)心情感或個性的基本因素。我想這是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在這里我占且就叫它”七巧板“理論吧。就像是七巧板一樣,幾種同樣的普遍的情感,經(jīng)過不同的組合,演變成了千千萬萬種不同的個性。又或者可以說是樂高玩具,幾個簡單重復的積木似乎可以拼接出整個世界。
最開始這么意識到這個理論,是因為我之前產(chǎn)生了這么一種認識,即人人都一樣。意思是世界上其實沒有多少比你笨或是比你聰明的人,一個人每多一個缺點,都會有一個相應(yīng)的優(yōu)點作為補償,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天才也是有的,不過個人認為比例較低,否則就不會被稱為天才了。所以說,既然認識到盧梭與我一樣,一個幾百年前的歐洲人與一個幾百年后的中國人一樣,那么是不是大多數(shù)人都是差不多的呢?我認為是的。
虛榮與自我保護,也許是人天生就擁有的一個特質(zhì)。至少作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自我保護我肯定扎根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細胞中的。但是在這里,虛榮與自我保護之間的界限似乎很模糊。表面上看起來不相關(guān)的兩個概念,其實是相通的。我這里所說的自我保護,并不是物理上的保護,而是精神的一種自我保護。在一個人受到攻擊時,這里當然也包括精神的打擊,通常情況下,大腦都會給出一個應(yīng)對的信號。在我所讀到的盧梭的懺悔錄中,他即使用文章給予了攻擊他的人以反擊。
在這里,既可以是認為是在他的角度對整件事情的理解,又可以認為是他對于攻擊他之人的批判。所以在他的著作之中,即使是他真的認為他已經(jīng)做到了公平公正,他也有自我辯解的成分。這能不能叫做虛榮呢?虛榮心是一種表面上追求榮耀、光彩的心理。在這里,我想這個判定的界線是模糊的,所以應(yīng)該是既是又不是吧……
懺悔錄讀書心得2
《懺悔錄》是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讓-雅克·盧梭在其晚年寫成的自傳。從1766年,他已54歲的時候開始寫作,一直寫到1770年,前后4年方告完成,但直到1782年才出版上卷,1789年出版下卷。
《懺悔錄》記載了盧梭從出生到1766年被迫離開圣皮埃爾島之間50多年的生活經(jīng)歷。他歷數(shù)了孩提時寄人籬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寫了他進入社會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聞目睹的種.種黑暗和不平,憤怒地揭露社會的“弱肉強食”、“強權(quán)即公理”以及統(tǒng)治階級的丑惡腐朽。該書名為“懺悔”,實則“控訴”、“吶喊”并對被侮辱、被損害的“卑賤者”傾注了深切的同情。
由于兒時的不幸,一種正義感便在讓-雅克·盧梭的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這種感情伴隨了他整個的一生,并構(gòu)成了他信念的基礎(chǔ)?!稇曰阡洝烦蔀榉▏逃到y(tǒng)讓青年人研讀最多的經(jīng)典作品。
懺悔錄讀書心得3
中世紀羅馬天主教大量出售“贖罪卷”,僧侶們聲稱,購買“贖罪卷”的錢投入錢柜“叮當”作響之時,就是靈魂升天之日。這種以懺悔的名義,明目張膽的搜刮方式,激起了德國各階層民眾的憤怒。于是,牧師馬丁?路德在《九十九條論綱》中指出——每一個---徒,只要感覺到自己真誠悔罪,就是不購買贖罪卷,也同樣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罰?!斦J罪成為一種逃脫的工具,這樣的懺悔有什么意義?
有人說,懺悔顯示著一個人對自己道德狀況的認識和焦慮?!谑侨毡救藨?yīng)該懺悔,余秋雨應(yīng)該懺悔,陳冠希應(yīng)該懺悔,阿嬌應(yīng)該懺悔,邁克爾?杰克遜應(yīng)該懺悔,犯罪的人應(yīng)該懺悔等等。但是,當懺悔成為一個人心靈是否健康的測量工具,這無疑背離了懺悔的真正意義?!疤拱讖膶?,抗拒從嚴”式的語言暴力,強迫他人懺悔而揭開他人隱私的行為,只會熬制出一碗膩歪歪的心靈毒藥。在我看來,真正的懺悔應(yīng)該是自我自愿的,應(yīng)該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而不是在外力的威脅和恐嚇下而被迫進行的。
正是基于以上看法,我在盧梭《懺悔錄》中看到了盧梭具有其他懺悔者所不具有的偉大靈魂,盧梭在書中第一段就宣布:“我現(xiàn)在要做一項既無先例,將來也不會有人效仿的工作,我要把一個人的正是面目赤裸裸揭示在世人面前。這個人就是我。”我想盧梭式的懺悔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懺悔。
懺悔錄讀書心得4
盧梭的一生給我們提出了怎樣的思考?相信看過《懺悔錄》的人都會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在這里,筆者試圖對其人生軌跡及其思想的形成做一個梳理,期待我們能有一些新的發(fā)現(xiàn)。
我于1712年生于日內(nèi)瓦,父親是個鐘表匠,母親是一個牧師的女兒。她聰明又美麗,她深愛著自己的丈夫,不幸的是母親因生我而死。父親心里一直深藏著她的音容笑貌,在我母親謝世四十年后在我繼母懷中逝去。
父母唯一留給我的就是一顆溫柔的心,這顆心鑄就了他倆的幸福,卻造成了我一生的所有不幸。我在我的一位姑姑關(guān)懷照料下長大。從小父親就教我閱讀母親留下來的一些書,甚至包括外公留給我們的書,內(nèi)容涉及宗教、歷史、傳記、科學、小說等等。我身邊的人把我當成寶貝,我始終被疼愛,卻不是嬌慣溺愛。從來沒有人要壓制或滿足我的那些古怪的脾性,這些脾性歸之于天生的。
后來我舅舅把我送到博賽在一個牧師家寄宿學習拉丁文。此后兩年我在鄉(xiāng)村度過了兒時的一段幸福時光。這種生活方式的基調(diào)是溫柔、親切、恬靜的情感?;氐饺諆?nèi)瓦,我在舅舅家呆了兩三年,有時也去尼翁看望父親。后來我還被送去學雕刻。我從未覺得金錢是一件向人們說的那樣寶貴的東西,而且我從來也沒覺得它是萬能的。我對金錢的恐懼勝過我對美酒的喜愛。我因嗜好讀書而讀了一些平庸乏味之作,但幸好沒有讀到那些下流淫穢的書。通過對讀書的愛好,我改變了我無賴頑童的習氣。讀書把我的心靈引回到比我的職業(yè)賦予我的情感更加高尚的那種情感。就這樣,我到了十六歲了。
在牧師家學習拉丁文其間,老師是一個極其通情達理的人,他既不忽略對我們的教育,又不過多的用作業(yè)來壓我們。盡管我并沒從他那兒學到很多東西,但我并沒花多大功夫而且絲毫沒忘,這足以證明他善于教學。他的妹妹對我們有著一種母愛,對我們也就有了權(quán)威。誰會料到,一位三十歲的女子用手責罰一個八歲孩子的這種處罰竟然違背常理地決定了我今后一生的興味、欲念、激情及我這個人呢?在我的肉欲被激發(fā)的同時,我的欲念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以致我的肉欲只局限于我曾經(jīng)感受過的,根本不想再另有所尋了。甚至到了婚娶年齡,這種奇怪癖好也沒有使我失去似乎本該失去的美德。
在日常生活中我膽怯聽話,但弄急了便激烈、桀驁不馴,不可駕馭。那孩子素來由理性所支配,一貫受到溫柔、公正、和藹的對待,都不知道何為不公正。如果一旦受到不公正的處治,他的腦子該有多亂啊!
懺悔錄讀書心得5
奧古斯丁的《懺悔錄》是我大學讀的第一本文學書,大學的我不喜歡讀文學類的書籍。記得那時任老師教我們西方外國文學,當時考試的要求就是要我們讀一本關(guān)于學前教育方面的西方名著,迫于考試壓力所以選擇了《懺悔錄》,但是后面的研讀改變了我之前的想法,漸漸的接受文學書籍。
在《懺悔錄》中,奧古斯丁描述了自己真實的生平。尤其是書中對耶和華的信仰,是那么的執(zhí)著。對于我這種無神論者而言,真的十分佩服,不知他們是怎么從無信仰到執(zhí)著信仰的。
在《懺悔錄》中提到“天主是主宰自然的,破會了自然的規(guī)律,就破壞了我們和自然之間應(yīng)有的關(guān)系?!边@里提及到要遵循自然的規(guī)律,不能破壞自然的意志,要尊重自然。
其實這也暗示我們,孩子出生到社會上,就是大自然孕育的產(chǎn)物,作為成年人,我們要尊重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強迫他改變他自身帶出來的本性。
這對于幼師的我,真的有很大的提示,在幼園,總是擔心幼兒不聽話,調(diào)皮,導致安全出現(xiàn)問題,于是作為老師的我們總是不允許他們做這個,不允許他們玩那個,其實他們只所以調(diào)皮,那是因為他們好奇心的本性而導致的,我們一致的壓迫會不會改變孩子們原本的天性呢?
而且他很注重在書中,他沒有隱瞞也沒有夸耀,沒有焦躁也沒有自卑。我們常說世上沒有后悔藥,我們也常常受人告誡和告誡人:后果自負。也許自己的人生路途是一錯再錯過來的。
懺悔錄讀后心得范文相關(guān)文章:
★ 《懺悔錄》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