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讀書摘要心得范文
我們今天稱司馬遷既是史學家,也是文學家,這至少說明司馬遷的文筆很為后人所稱道。事實確實如此。《史記》的傳記詳略得當,前后呼應(yīng),加上司馬遷用字非常傳神,對人物的性格刻劃得入木三分,常使讀者拍案。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史記讀書摘要心得范文,歡迎大家參閱。
史記讀書摘要心得范文1
我們先談《史記》。讀它,我有一個感覺,就是我是在和活人談話。司馬遷,好人。好人經(jīng)常倒霉,我對他很同情,也很佩服,覺得他這一輩子沒有白活。
《史記》是一部什么樣的書?大家都知道,它是一部史書,而且是史部第一,就像希羅多德之于希臘,我們也是把司馬遷當史學之父。但此書之意義,我理解,卻并不在于它是開了紀傳體的頭。相反,它的意義在哪兒?我看,倒是在于它不是一部以朝代為斷限,干巴巴羅列帝王將相,孳孳于一姓興亡的狹義史書,像晚于它又模仿它的其他二十多部現(xiàn)在稱為正史的書。我欣賞它,是因為它視野開闊,胸襟博大,早于它的事,它做了總結(jié);晚于它的事,它開了頭。它是一部上起軒轅,下迄孝武,究天人之際,窮古今之變的大歷史。當時的古代史、近代史和當代史,它都講到了。特別是他敘事生動,筆端熔鑄感情,讓人讀著不枯燥,而且越想越有意思。
司馬遷作《史記》,利用材料很多。它們不僅有石室金匱(漢代的國家圖書館兼檔案館)收藏的圖書檔案,也有他調(diào)查采訪的故老傳聞,包含社會調(diào)查和口頭史學的成分。學者對《史記》引書做詳細查證,僅就明確可考者而言,已相當可觀。我們現(xiàn)在還能看得到的早期古書,它幾乎都看過。我們現(xiàn)在看不到的古書,即大家講的佚書,更是多了去。這些早期史料,按后世分類,主要屬于經(jīng)、子二部,以及史部中的古史。經(jīng)書,其中有不少是來自官書舊檔,年代最古老。它們經(jīng)戰(zhàn)國思想過濾,同諸子傳記一起,積淀為漢代的六藝之書和六家之學。司馬遷厥協(xié)六經(jīng)異傳,整齊百家雜語,是我們從漢代思想進窺先秦歷史的重要門徑。不僅如此,它還涉及詩賦、兵書、數(shù)術(shù)、方技,包含后世集部和子部中屬于專門之學的許多重要內(nèi)容,同時又是百科全書式的知識總匯。它于四部僅居其一,但對研究其他三部實有承上啟下(承經(jīng)、子,啟史、集)的關(guān)鍵作用。借用一句老話,就是舉一隅而三隅反。據(jù)我所知,有些老先生,不是科舉時代的老先生,而是風氣轉(zhuǎn)移后的老先生,他們就是拿《史記》當閱讀古書的門徑,甚至讓自己的孩子從這里入手。比如大家都知道,王國維和楊樹達,他們的古書底子就是《史》、《漢》。所以,我一直認為,這是讀古書的一把鑰匙,特別是對研究早期的學者,更是如此。
讀《史記》,除史料依據(jù),編纂體例也很重要。這本書的體例,按一般講法,是叫紀傳體,而有別于編年體(如魯《春秋》、《左傳》、《紀年》及后世的《通鑑》)和紀事本末體(如《國語》、《國策》和后人編的各種紀事本末)。但更準確地說,它卻是以世系為經(jīng),編年、紀事為緯,帶有綜合性,并不簡單是由傳記而構(gòu)成,在形式上,是模仿早期貴族的譜牒。司馬遷作史,中心是人,框架是族譜。它是照《世本》和漢代保存的大量譜牒,按世系分衍,來講空間(國別、地域、郡望)和時間(朝代史、國別史和家族史),以及空間、時間下的人物和事件。它的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本紀是講本,即族譜的根或主干;世家是講世,即族譜的分枝;列傳是講世底下的人物,即族譜的葉。這是全書的主體。它的本紀、世家都是分國敘事、編年敘事,用以統(tǒng)攝后面的列傳。本紀、世家之外,還有十表互見,作全書的時空框架。其紀傳五體,其中只有八書是講典章制度,時空觀念較差,屬于結(jié)構(gòu)性描述。原始人類有尋根癖,古代貴族有血統(tǒng)論,春秋戰(zhàn)國禮壞樂崩,但擺譜的風氣更盛(世在當時是貴族子弟的必修課),很多銅器銘文,都是一上來就自報家門,說我是某某之子某某之孫。司馬遷雖生于布衣可取卿相的漢代,但他是作大歷史。他要打通古今,保持聯(lián)貫,還是以這樣的體裁最方便。這是我們應(yīng)該理解他的地方。
司馬遷作《史記》,其特點不僅是宏通博大,具有高度概括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還能以互文相足之法,節(jié)省筆墨,存真闕疑,盡量保存史料的鮮活。比如初讀《史記》的人,誰都不難發(fā)現(xiàn),它的記述往往自相矛盾,不但篇與篇之間會有這種問題,就是一篇之內(nèi)也能擺好幾種說法,讓人覺得莫衷一是。但熟悉《史記》體例的人,他們都知道,這是作者兼存異說,故意如此。它講秦就以秦的史料為主,講楚就以楚的史料為主,盡量讓角色按本色講話。這非但不是《史記》的粗疏,反而是它的謹慎。如果吹毛求疵,給《史記》挑錯,當然會有大豐收,但找錯誤的前提,首先也是理解。
《史記》這部書偉大,它的作者更偉大。我們讀其書而想見其為人,一定要讀他的《太史公自序》和《報任安書》?!短饭孕颉樊斎缓苤匾驗橹挥凶x這篇東西,你才能了解他的學術(shù)背景和創(chuàng)作過程,知道他有家學淵源、名師傳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人生老道,所以文筆也老道。但我們千萬不要忽略,他還有一封《報任安書》。如果我們說《太史公自序》是司馬遷的學術(shù)史,那么《報任安書》就是他的心靈史。為什么呢?因為這是一篇欲死不能之人同行將就死之人的心靈對話,每句話都掏心窩子,里面浸透著生之熱戀和死之痛苦。其輾轉(zhuǎn)于生死之際的羞辱、恐懼和悲憤,五內(nèi)俱焚、汗發(fā)沾背的心理創(chuàng)傷,非身臨其境者,絕難體會。小時候讀《古文觀止》,我總以為這是最震撼人心、催人淚下的一篇。
司馬遷為墻倒眾人推的李將軍(李陵)打抱不平,慘遭宮刑,在我看來,正是屬于魯迅所說敢于撫哭叛徒的脊梁。他和李將軍,一個是文官,一個是武將,趣舍異路,素無杯酒交歡,竟能舍飯碗、性命不顧,仗義執(zhí)言,已是諸、劌之勇不能當。而更難的是,他還能在這場飛來橫禍之后,從命運的泥潭中撐拄自拔,發(fā)憤著書,成就其名山事業(yè)。讀《報任安書》,我有一點感想:歷史并不僅僅是一種由死人積累的知識,也是一種由活人塑造的體驗。這種人生體驗和超越生命的渴望,乃是貫穿于文學、藝術(shù)、宗教、哲學和歷史的共同精神。史家在此類超越中尤為重要。它之所以能把自身之外盈虛有數(shù)的眾多生命匯為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首先就在于,它是把自己的生命也投射其中。我想,司馬遷之為司馬遷,《史記》之為《史記》,人有俠氣,書有俠氣,實與這種人生經(jīng)歷有關(guān)。一帆風順,缺乏人生體驗,要當歷史學家,可以;但要當大歷史學家,難(我以為,大歷史的意義就在通古今,齊生死)。
以個人榮辱看歷史,固然易生偏見,但司馬遷講歷史,卻能保持清醒客觀,即使是寫當代之事,即使是有切膚之痛,也能控制情緒,頂多在贊語中發(fā)點感慨,出乎人生,而入乎歷史,寫史和評史,絕不亂摻乎。
史記讀書摘要心得范文2
暑假,總比平時多了一點空閑,想讀一讀書柜中平時無暇顧及的書,一本《史記》映入眼簾,那是爸爸以前帶回來的。
赤足踩在歷史松軟的沙灘上,俯身拾起一個散發(fā)著智慧光芒的五顏六色的貝殼,細細的把玩,心中一片感慨。歷史是一座巨大的寶藏,智慧之人善于從中挖掘經(jīng)驗和長處,以便借鑒和學習。歷史是一為和愛又不是為威嚴的老人,他的口袋里裝著無數(shù)無價的珍寶,那是智慧和思想的產(chǎn)物,了得到這些珍寶就必須翻開歷史的長卷孜孜不倦的學習學習。
這本《史記》是 已經(jīng)譯成白話文的。原著是司馬遷,對于歷史,我興趣不濃,對于此書,我卻一改往日,興致勃勃地翻閱起來。
雖然是譯文,但里面的歷史人物錯綜復雜故事繁多,古典成語還是讓我讀起來頗費勁的,但越讀你就越感到,《史記》是一部巨大的歷史畫卷,在這部畫卷中,看到了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文明史。
《史記》是一部歷史詞典,從中我知道了中華民族的創(chuàng)建者——黃帝,他使中國從野蠻的時代進入了文明時代,黃帝是中華民族的文明始祖,然后才出現(xiàn)了“堯”“舜”“禹”和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回的動人故事。在這部畫卷上我了解了從商國到春秋戰(zhàn),直到秦始皇統(tǒng)一了全國,漫長的歷史,每個細節(jié),司馬遷竟寫的如此詳細,真讓我最佩服。我不國禁對司馬遷肅然起敬,這么一部巨作,沒有一點文字動底,沒有對祖國歷史的負責精神,是不可能寫出這一部千秋不朽的巨著的。
《史記》是一部歷史詞典,我從這本書里獲取了很多名人故事和成語古典。從“完璧歸趙”“負荊請罪”讓我了解了藺相如的歷史故事。讀了此書我還知道了“一鳴驚人”“指鹿為馬”“管鮑之交”“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這些成語的來源,《史記》也更詳細的記載了孔子的一生以及他在中國歷史上對中國文化所起的作用。
《史記》是一部歷史詞典,在這部巨作中我知道了中華民族音樂的起源,也知道了音樂能與天地相和,音樂能與國家安定想和,音樂能展示一個民族的文明史,這時我聯(lián)想到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張藝謀導演的一場氣勢恢宏的音樂盛典,中國音樂能讓人驚嘆,2008名演員為奧運而歌,讓世界矚目,音樂的魅力之大,打響之歌,讓世人明白這悠久的文明歷史。
《史 記》是一部歷史詞典。里面的內(nèi)容太豐富,讀一讀只能了解它的大意對于我來說,以后要讀上幾遍或幾十遍,才能真正了解它才能真正了解中華民族古老悠久的歷
史,而讀了后記,更是對作者司馬遷的佩服,司馬遷身陷監(jiān)獄,還在研究歷史,出獄后繼續(xù)編寫史記,直到五十歲,才基本編成,可見他的敬業(yè)精神。
《史 記》的前言中是這樣評價《史記》的,“《史記》有史鑒的明智,詩歌的穎慧,數(shù)學的精神,博物的深沉,倫理的莊重,邏輯與修辭的善變”。做為一個初中生的
我,平時喜歡讀小說,欣賞散文,但自從初讀了《史記》,讓我又一次感受,我們讀一些古書,了解自己祖國的歷史,那也是受益匪淺啊。
史記讀書摘要心得范文3
喜歡在邊緣與縫隙中窺看歷史。
喜歡把歷史讀成小說,也就把《史記》讀成小說。《史記》寫男子也寫女子,寫男子不吝筆墨,寫女子一筆帶過;寫女子多淫蕩,也多真性情?!妒酚洝酚谖覛v歷在目的也便是這些女子。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shù)舉烽火。其后不信,諸侯益亦不至。”褒姒任性不知輕重;然天下不負幽王,而王自負。曾看過無名氏《烽火戲諸侯》,畫中褒姒就像觀音低眉,正如佛經(jīng)云:“儀容婉媚,莊嚴和雅,端正可喜,觀者無厭?!被蛟S這是后世對褒姒的一種闡釋,政治也好,淫蕩也罷,全歸于禪意。
《史記》不寫妲己形貌,看過只是很簡單地知道紂王沉迷于她的美色,聽信過她的話。但許仲琳《封神演義》謂其:“烏云疊鬢,杏臉桃腮,淺淡春山,嬌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不亞九天仙女下瑤池,月里嫦娥離玉闕。”真真尤物!妲己成為經(jīng)典也都使世人心思。
女子如水,君子當如器??芍袊鴮ε託v來缺乏寬容與平和,不但男子對女子,女子對女子也不過如此。那些煙視媚行的尤物常常引起他們本能的嫉妒,嫉妒而生親近之意,一旦不可企及,便本能地恐懼,又生貶抑之心。妲己成為了狐,女子們也并未像最初的狐一樣受到尊敬與膜拜,倒是為“紅顏禍水”之說制造了那么一點點可疑的佐證。便痛恨那些古代風氣,于女子而言,全是輕蔑與禁欲的壓抑。
記得蔡姬故事:“桓公與夫人蔡姬戲船中。蔡姬習水,蕩公,公懼,止之,不止,出船,怒,歸蔡姬,弗絕。蔡亦怒,嫁其女?;腹劧d師望伐。”也背誦過“齊侯以諸候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至此,不由大笑桓公也有此狼狽滑稽。其實,淫蕩卻無邪,才是女子本色,只會讓人覺得是美的,而淫蕩無邪的綽約處子,更是女子中的極致。我愛的就是蔡姬輕狂如處子,天然情性。蔡姬故事,《史記》未詳寫,也正因這簡略,則驚鴻一瞥,隨意懷想之間盡是明媚與凄艷。
驪姬二字極佳,驪可為好馬,也可為猛龍,驪姬之驪為驪戎之驪,也并不妨礙我將她與好馬與猛龍連起來想。先秦女子之名,可同鳥獸蟲草,有時候是這些名字在刻畫它們各自的主人,以獸為名的女子,只觀其名,似乎就是有了獸類的野性以及這種野性天賦的屬于自然之子的驕傲與高貴。而且驪姬為人險毒,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若以旁觀者的眼睛來看,不失為另一種美;自然,這樣的女子,于當下流行文學的小說作者倒是好材料。
討厭衛(wèi)子夫,大概是先聽了“金屋藏嬌”,如此,衛(wèi)子夫成了憑借美貌趁機而入的第三者。到底我在為阿嬌不平。衛(wèi)子夫是個大花瓶!或者是寧靜演的那個衛(wèi)子夫?qū)嵲谧屛沂?尚l(wèi)子夫的下場也不好,有些狼狽,《史記》女子們也大抵如此,得善終者少。而她們也不過親自充當了是古代中國女子的讖言罷了。
女子降生本是福氣,女子的敏銳,樸拙,凌厲,溫和,才藝,美貌,諸般種.種,是女子的福氣,也應(yīng)是人間的福氣,但為何這諸般種.種卻是一具埋葬在靈魂深土下的腐尸,無論曾經(jīng)有多么絢爛光華,卻已朽爛著并長存著,常常在她們沉睡時游離成惡夢,妝扮成她們醒來時猛然發(fā)現(xiàn)的躺在身邊的骷髏。最是誰喂養(yǎng)了她們少女時代的情欲?其實那些本是一種極致之美,少女的情欲美好而慘烈,慘烈是因禁欲。那些情欲,讓她們無法回首,回首之時,人世已深。這無端秀色,當真好沒來由!
魯元公主若不曾被爸爸劉邦幾次踹下車,我也不會覺得她是可憐可愛的;而我所喜歡的那個衛(wèi)子夫,卻一定是個夏夜里將螢火蟲關(guān)進骷髏殼里的少年女子;劉陵聰慧,有辯才,最終死陷囹圄,父親劉安也留下了雞犬升-天的傳說,卻不知長生一夢醒,淮南草木又深了幾許。
史記讀書摘要心得范文4
花開花落,落葉歸根,不免有些凄涼;雨過天晴,百鳥齊唱,讓人愜意。自古離不開悲歡離合,離不開風情萬種。昨夜賞花賞月,今朝回首,過去的終究已成為歷史,只是那屬于自己的,太平凡了。被喻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一書,是司馬遷經(jīng)歷了這樣幾萬個日出日落而寫成的大作。區(qū)區(qū)風雪殘月,區(qū)區(qū)孤舟淚影,兒女情長都置于身后。哪怕戈壁大漠,驚濤駭浪,都成了過往煙云,那只是生命沿途的風景,看似危機重重,對于司馬遷來說,想必更是情何以堪啊。
我喜歡這樣的人,這樣的勇氣,這樣的靈魂。從三皇五帝到漢武帝,有多少情誼,多少無奈,多少磅礴,多少真理,那些不平凡的歷史有誰敢去觸摸,要知道,作為一名史官,是需要粉身碎骨的堅毅和對生命的執(zhí)著的向往。正是司馬遷,一個勇者,一個英雄,用雙肩背負起這個使命,從此把一生奉獻給它,奉獻給古人和來者。自己只留下一身正氣,一個不屈,永遠向前的靈魂。
的確是那樣意猶未盡,看《史記》不僅是看它的內(nèi)容,還要汲取它的精神和作者的人格魅力,看它橫穿千古,縱貫時光的豪邁和風采,讓我心生感激,想去擁抱奇跡的沖動,大氣。 我喜歡這樣的境界,這樣的傳奇,這樣的感慨,字里行間的嘔心瀝血,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的筆觸,寫下了一頁頁,一篇篇,一種.種傳說,美麗的傳說。
春秋五霸,秦王贏政,我讀出了那種霸氣;四面楚歌,屈原投江,我讀出了它的滄桑。西施范蠡,亂世情緣;千金一笑,荒.唐可恥;破釜沉舟,勇往直前;完璧歸趙,大快人心。包攬了三千多年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各方面歷史動態(tài),以及帝王將相,儒林俠士,名人雅士的種.種事跡。
我喜歡這樣的語言,這樣的豐富,這樣的多彩?!妒酚洝氛Z言豐富多彩,具有辭賦的洗練,散文的曉暢,雜文的警策,它的語言風格也是精華。說《史記》具有史鑒的明智,詩歌的穎慧,數(shù)學的細致,博物的深沉,倫理的莊重,邏輯與修辭的善辯,是不為過的。 這部恢弘巨著,我不知該把它比作什么,也找尋不到該用怎樣的心態(tài)去品讀它?;蛘哒f,只要有空閑時間,即使讀了上百遍《史記》,還會有不一樣的心得和體會。這分中華民族的偉大瑰寶,要把它裝進心里,那是簡單的,要把自己融入那個時代,就只有《史記》可以熏陶了。
我更多走進了歷史,在一樣的大地上,不斷演變著不一樣的傳奇。追朔過去,這本厚重莊嚴的文字記載了一切,如今,它又要從封塵中活躍起來,在中華大地上訴說不老神話。 窗外,是高樓,是大廈,是21世紀的科技。仰望藍天,仍是曾經(jīng)的一幕,或許湮滅是塵土飛揚,更加蕩氣回腸。
踏遍千山萬水,不如品味一句——人固有一死,或重與泰山,或輕與鴻毛。或重如泰山!
史記讀書摘要心得范文5
我今天要講的這本書大家都聽說過,它并不陌生,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記載了祖國三千多年的輝煌歷史,它曾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講到這里,我想大家都知道我要說的是哪一本書了,沒錯,它就是《史記》。
在這個盛行快餐文化、聚焦新奇事物的年代里,談《史記》這樣古老的書,似乎是有點“老生常談”了,為何我突然想起了這本“老書”呢?因為最近電視劇《羋月傳》熱播,一大波宅男宅女們熱情高漲的追劇,聽的議論多了,我便也跟風去看了《羋月傳》。這部劇的故事背景發(fā)生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故事貫穿了多個諸侯國,追劇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學生時代學習的春秋戰(zhàn)國的歷史知識竟然都忘得一干二凈了,差不多有十年沒有讀史書了吧,我猜在座的各位也有與我相似的,于是我便重新拿起了《史記》。
《史記》講述了黃帝以來的傳說、夏商的覆滅、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動蕩、秦的興衰、漢的建立和鞏固,時間跨越了三千多年,讀一遍《史記》,便仿佛經(jīng)歷了一次長長的歷史的旅行。書中所講既有帝王、諸侯、文臣武將,也有布衣文人,有許多我們熟知的人物,如孔子、老子、孫子、蘇秦、張儀、屈原等。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史記》中每個王朝的衰敗都有其內(nèi)因,那些君王或貪腐好色、或殘暴無道,比如周幽王為搏紅顏一笑烽火戲諸侯,導致他身死驪山而無人來救;再比如秦始皇成就霸業(yè)之后,好大喜功、大興土木、橫征暴斂,導致民怨沸騰、反叛四起、帝業(yè)毀于一旦。他們不是敗于他人之手,他們是敗在自己手上。歷史上值得我們借鑒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現(xiàn)如今仍然有很多官員因貪腐好色、與民爭利而落馬。
比如今年落馬的山西環(huán)保廳廳長劉向東,涉案金額竟達兩億元之多,在家中現(xiàn)金太多,上面落滿灰塵,有的甚至發(fā)霉變質(zhì),如今他鋃鐺入獄,被人唾棄,一切紙醉金迷、錢權(quán)名利終為身外之物,實在是后悔莫及啊。劉向東作為高層領(lǐng)導,一定也接受過一系列貪腐案例的教育,一定也感嘆過他人的落馬,但如今他只能在獄中被別人感嘆了。由此我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中的一句話“秦人無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哀后人也”。 如今我們有史可鑒而不鑒之,實在是可悲可嘆啊!
這本書的作者司馬遷雖不幸遭遇了宮刑,然而他克服了宮刑的恥辱,不屈不撓,忍辱負重,經(jīng)過了整整16年的不懈努力,才終于完成這本傳世千古的名著,可謂是“一把劍萬丈天幕,一腔血千秋史書”。遙想當年大爭之世,各國諸侯都想成為一世霸主,你爭我
搶,不顧百姓死活,以至于百姓妻離子散、民不聊生。再看今朝和平盛世,我們年輕人不用擔心戰(zhàn)爭,不用擔心吃不飽穿不暖,我們過著安穩(wěn)的生活,我們不再關(guān)心陳舊的歷史。我們茶余飯后關(guān)注的大都是手機,我們或是沉溺于手機游戲,或是忙碌于手機聊天,也或是迷醉于手機小說、手機視頻,走路時、坐車時、上廁所時都離不了手機,我們與手機相處的時間甚至多過我們與親朋好友相處的時間,手機成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有些人甚至成為了手機的奴隸。然而我們的祖先歷盡千辛萬苦留給后世的瑰寶,卻被我們束之高閣、置之不理。
我們有很多人是在中學時期接受過灌輸式的歷史教育課,完成了應(yīng)試教育,便拋之腦后。踏入社會之后我們各自東西,或忙碌于工作、或忙碌于生活,漸漸的,我們丟棄了很多東西,我們甚至丟棄了自己,唯有手機如影隨形。作為中華兒女不讀史書、不知歷史,我心中不免有些慚愧,然而又有多少人不是和我一樣呢?所以我呼吁當下的有志青年們擺脫手機的束縛,工作之余讀一些史書,了解自己的祖先,也了解一下我們自己。
史記讀書摘要心得范文相關(guān)文章:
★ 史記讀書心得5篇
史記讀書摘要心得范文
上一篇:大學生研讀史記心得體會
下一篇:閱讀史記后的感想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