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字的傳統(tǒng)文化詳細解讀
中國漢字的傳統(tǒng)文化詳細解讀
漢字作為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蘊涵著豐富的歷史傳統(tǒng)文化信息資源。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分享的漢字的傳統(tǒng)文化解讀的相關(guān)資料,歡迎閱讀!
漢字的傳統(tǒng)文化解讀
漢字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久遠而密切的聯(lián)系。漢字的產(chǎn)生、發(fā)展過程 ,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觀。從漢字與西方文字的比較 ,與我國古代的生產(chǎn)關(guān)系、神崇拜、玉文化以及漢字的特點等方面 ,論述了漢字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互依存的關(guān)系 :漢字里積淀著中國文化的結(jié)晶 ,中國文化也仰仗著漢字流傳得更為久遠。
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許多字從外形上看可以知道它的大概意思。比如“日”形狀像太陽,“月”形狀像月牙。日和月都有光,兩個合在一起更亮,這就是“明”。漢字的這個特點使它很容易受到人們主觀意識的影響,因此,從漢字可以了解到一些中國傳統(tǒng)文化觀念。
一、從漢字看古人的宇宙觀
古人在造字時,把對宇宙的認識融進了漢字。
1、從方塊字說起
現(xiàn)在的漢字外形是個方塊,可在商朝時候卻不是這樣。如“龍”字像一條長長的蟲子,“鳳”字像一只又高又瘦的鳥。從周朝后期開始,字形逐漸變方,經(jīng)過秦朝的篆書,漢朝前期的隸書,到漢末形成了筆畫平直、形體端正的方塊形楷體字。
為什么2000年以前的人把字形定為方的呢?這是因為那時的人對宇宙有了明確的看法,盡管這個看法是不科學的。他們認為天是圓的,像個圓底鍋扣在我們上邊;地是方的,托在我們腳下。地既然是方的,地上的一切人工建筑也都要建成方形。所以大到城市、院子、房屋,小到床、桌子、椅子都是方形的。只有少數(shù)與天有關(guān)的建筑才是圓的,如北京的天壇。漢字是大地上人們使用的記錄工具,應該和大大小小的方形一致起來。
2、說“一”
“一”在古人看來是萬物發(fā)展的開始。漢朝著名文字學家許慎說:“一”是最初的東西,后來的一切都是從“一”衍化出來的。這種解釋來自《周易》,也就是太極和陰陽的理論。按著這種說法,如果把“一”看成數(shù)字,那么有了“一”才有了二三四五等無窮的數(shù)字;如果把“一”看成橫,那么有了橫才有了豎點撇捺等各種筆畫;從文字上看,有了“一”才有了上下左右等千千萬萬個字。從古人對“一”的解釋,可以看出他們對萬物產(chǎn)生和變化的看法。
3、神從天降
“示”最初是神的意思,寫成丁,橫表示天,豎表示神仙從天而降。后來在橫上又加了一橫,表示在天上方;下邊的豎也加了兩條,變成三豎,明確表示出是日月星三神。這也是許慎的解釋。漢字中凡與神有關(guān)的字大都有示(礻)作偏旁或部首。比如:祭(意為向神獻肉)、祐(意為神靈保護)、社(意為土地神)、福(意為向神祈求幸福)等。這說明古時候人們把許多自然現(xiàn)象的變化看成是神支配的。這種崇信神靈的觀念現(xiàn)在還沒有完全消失。
二、從漢字看古人的倫理觀念
在封建社會,中國人的倫理觀念主要是三綱五常。“三綱”簡單說,就是大臣要按照君王的意志辦事;子女要按照父親的意志辦事;妻子要按照丈夫的意志辦事。“五常”就是每個人要做到仁、義、禮、智、信。人們在造字和講解字義時,也常常把這種倫理觀念加進去。
1、君、臣、民
“君”的古字上面是兩只相對的手,雙臂內(nèi)側(cè)是個“口”,像個正面坐著處理政務的君王。“臣”的古字像個面向左邊趴在地上行匍匐禮的大臣。“民”的古字像個面向左的男人與女人的結(jié)合體。到了漢朝,君王的正面坐形改成了面向左的側(cè)面形,就是現(xiàn)在的“君”字。臣和民應該面 向君王,表示服從和恭敬,所以面向左改為面向右,成了現(xiàn)在的“臣”和“民”。
2、無子不孝
“孝”字的上邊是個“老字頭”,下邊是“子”,是小孩攙扶著老人的形象。孝就是盡心奉養(yǎng)父母,照顧父母的意思。漢朝以后的統(tǒng)治者大都提倡孝道,對不孝的子女要定罪判刑。不孝的罪行中,最嚴重的是沒有后代,沒有子女的人被看成大不孝。維護這種觀念的人就把“孝”字中的子解釋成男孩子,說沒有男孩子的人就是不孝。
“好”字左邊是“女”,右邊是“子”,意思也是多生孩子就好。這種生育觀念到了現(xiàn)在還有影響。
3、帶“女”字的貶義字
在強調(diào)男子重要的同時,是貶低婦女的作用。“女”的古字像個雙手交叉在胸前(也有的像雙手被綁在身后)跪在地上的女人。這說明商朝時婦女就處于被統(tǒng)治的地位了。社會不但歧視婦女,而且還把許多壞人壞事和婦女聯(lián)系在一起。人們在造一個字時,如果是貶義,就把“女”字加進去。比如奴隸的“奴”、奴顏婢膝的“婢”、貪婪的“婪”、佞臣的“佞”、奸人的“奸”、妨礙的“妨”以及“娼妓”、“嫉妒”、“妖媚”等等。
女子應該呆在家里,這樣才平安,所以“安”上為宀(房子的符號),下為女。如果走出家門就會引起麻煩。兩個女人在一起會成為“奻(sòng)”,意思是爭論、爭吵;三個女人在一起就會成為“姦(jiān,簡化字同‘奸’)”,意為邪惡、奸詐。因此對女人要嚴加管束。“妥”字上為“手(爪)”,下為“女”,意思是管束住女子才能安妥。
壓迫歧視婦女,反對婦女走出家門走向社會的觀念到了20世紀才開始清除。
三、從漢字看中國文化發(fā)展方向
漢字的發(fā)展不是一帆風順的,中國應該明確地放棄漢字拉丁化的目標。我們實在難于從bai ri yi shan jin,huang he ru hai liu這29個字母上讀出唐詩的效果。我們應該更好地進行漢語漢字的教學、傳承、研究、數(shù)碼化應用與審美化創(chuàng)造。我們應該創(chuàng)造出無愧于祖先的語言藝術(shù)的傳世之作。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在世界上推廣普及華文與漢學教育,為此加大投入。我們應該在語言文字上對各種媒體與出版物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少一點錯別字,少一點洋涇浜,少一點文理不通。
我們所關(guān)切的漢字文化畢竟是全球化時代的民族文化,是面向世界的開放的與面向未來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說我們的文化要有自己的傳統(tǒng),自己的立足點自己的性格。同時,只有開放的面向世界的經(jīng)得起歐風美雨的與時俱進的中華文化,才是有活力的民族的,而不是博物館里的木乃伊。聰明的做法不是把全球化與民族化地域化對立起來,而是結(jié)合起來。
在淺層次上,爭論要不要花那么多時間學外語可能是有意義的。從根本上說,母語是進修外語的基礎,外語是學好母語精通母語的不可或缺的參照。說起近現(xiàn)代中國,大概沒有很多人的外語比辜鴻銘、林語堂和錢鐘書更好,同時他們的華文修養(yǎng)也令我輩感到慚愧。設想未來的中華兒女個個熟悉漢語漢字華文經(jīng)典,同時至少是它們當中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熟練掌握一兩門外語特別是英語,這完全是可以做到的,也是必須做到的。中國人的大腦的聰明足以做到這一步。而做到這一步不會降低而只會提高中華文化的地位。
我們大可以增強對于中華文化漢字文化的自信,以海納百川、開闊明朗的心態(tài)對待文化的開放與交流,而決不是鼠目寸光,抱殘守缺。當然也不是民族虛無主義與全盤西化。
漢字的影響
中國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曾認為是 甲骨文。就所見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jīng)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 甲骨和 青銅禮器為主要載體,有一千多字,只是商代文字的部分保留,名 甲骨文,特有學科—— 甲骨學。
對日本文字的影響
日本民族雖有著古老的文化,但其本族文字的創(chuàng)制則相當晚。長期以來,其人民是以漢字作為自己傳播思想、表達情感的載體,稱漢字為“真名”。五世紀初,日本出現(xiàn)被稱為“假名”的借用漢字的標音文字。八世紀時,以漢字標記日本語音的用法已較固定,其標志是《萬葉集》的編定,故稱“ 萬葉假名”。是為純粹日語標音文字的基礎。日本文字的最終創(chuàng)制是由吉備真?zhèn)浜秃敕ù髱?空海)來完成的。他們倆人均曾長期留居中國唐朝,對漢字有很深的研究。前者根據(jù)標音漢字楷體偏旁造成日文“ 片假名”,后者采用漢字草體創(chuàng)造日文“ 平假名”。盡管自十世紀起,假名文字已在日本盛行,但漢字的使用卻并未因此而廢止。時至今天,已在世界占據(jù)重要地位的日本文字仍保留有一千多個簡體漢字。其中,在2010年重新制定并公布的日語常用漢字表中,共收錄了2136個漢字。 [5]
對朝鮮(韓國)文字的影響
中國古代的制度和文化一直影響著朝鮮,因此朝鮮把本民族文字稱諺文(非正式文字)。諺文的創(chuàng)制和應用是古代韓國文化的一項重要成就,但是20世紀前卻并沒有得到大范圍應用。實際上,早起時期的韓國亦如日本沒有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漢字。新羅統(tǒng)一后稍有改觀,時人 薛聰曾創(chuàng)造吏讀,即用漢字表示韓語的助詞和助動詞,輔助閱讀漢文書籍。終因言文各異,無法普及。 李朝初期設諺文局,令 鄭麟趾、 成三問等人制定諺文。他們依中國音韻,研究朝鮮語音,創(chuàng)造出11個母音字母和17個子音字母,并于公元1443年公布使用《 訓民正音》。朝鮮從此有了自己的文字,但不久又再度廢止。二戰(zhàn)后,韓國因“去漢化”政策,再次加以使用,朝鮮亦同。雖然由于韓文拼音文字的同聲字太多,會出現(xiàn)書寫后分辨不清的情況多,但隨著“諺文世代”的形成,認識漢字和書寫漢字的人不斷減少,即便是以前使用漢字的人也對漢字的使用能力也不斷的退步,漢字詞在朝鮮語(韓語)的比例也不斷下降,再加上朝鮮/韓國在日常生活中多實用固有詞;同音異意的現(xiàn)象也不會那么嚴重。漢字在韓語的地位遭到挑戰(zhàn)!
但是,廢除漢字的后果還是顯而易見的:比如韓國的古書,只有專家才能看得懂。
對越南文字的影響
十世紀以前的越南是中國的郡縣。秦、漢、隋、唐莫不在此設官統(tǒng)轄,故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較深。越南獨立后,無論是上層人士的交往,還是學校教育以及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均以漢字為工具。直至十三世紀,越南才有本國文字—— 字喃。字喃是以漢字為基礎,用形聲、假借、會意等方法創(chuàng)制的表達越南語音的新字。十五世紀時,字喃通行全國,完全取代了漢字(少數(shù)人還在用漢字)。但是現(xiàn)代越南文字多受西方文字影響,完全使用拼音文字。
漢服的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
中國自古即有華夏、中華之稱。
在中國各大族群中,漢族是最大的民族,又稱為“華夏民族”或“中華民族”。所以漢服又被稱為漢裝、華服。
漢服不單單是指“漢朝服飾",而是指中國漢族的傳統(tǒng)服飾,也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中國古人講仁、義、禮、智、信,漢服從各個方面來講,都是最能體現(xiàn)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服飾。中國古代的服飾隨著改朝換代而發(fā)生變化,因此不同朝代的服飾也反映出不同朝代的文化。
所以漢服包含了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
據(jù)史籍中記載,遠在三皇五帝時期,先民們以鳥獸毛皮為衣,進而用麻作布。后來黃帝正妃嫘祖植桑養(yǎng)蠶,教導人民織布作衣,這就是最早漢服的起源。
中國最早的衣裳制度是在商朝建立的,就是把衣服分為兩截,即上衣下裳(裳是指裙子)。腰部用寬腰帶束扎。商朝的時候紡織與刺繡的技術(shù)都已十分的純熟,領(lǐng)襟袖口都有精致的刺繡和滾邊。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了”深衣“,深衣即指上下分裁,但中間縫合而成。在當時非常流行,男女尊卑都能穿。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治、經(jīng)濟、文化、藝術(shù)空前繁榮的鼎盛時期,唐朝的染織技術(shù)精湛,絲織品的染色圖紋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因此唐朝的服飾質(zhì)地考究,色彩鮮艷,樣式繁多,配飾精美。大唐服飾雍容大方、華貴典雅,在悠久的中國古代服飾史中,堪稱登峰造極,璀璨輝煌。
唐朝女子愛美成風,重視化妝、畫眉、點唇,也喜歡涂胭脂。服飾特點是低領(lǐng)大袖,裙腰高束。樣式主要是上著短襦,下穿長裙,加半臂,肩披帛巾,讓長長的裙擺拖地而行,體態(tài)輕盈有若天仙般的飄逸高雅。唐朝男子身著圓領(lǐng)袍衫,頭戴幞頭、紗帽,幞頭是以絲絹裁成方巾,方巾四角下垂四長帶,用來裹發(fā)的頭巾,在唐朝非常盛行。
敦煌壁畫中有大量的彩繪圖案,當中也有對佛國世界的描繪,有佛、天人、飛天仙女等形象,非常莊嚴逼真。如果詳加對照,會發(fā)現(xiàn)大唐服飾和壁畫中的天人服飾十分類似。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唐朝時期與世界各國頻繁交流,傳統(tǒng)的服飾文化也影響了世界許多國家,至今日本和韓國的服飾中還保留著大唐服飾的特色。據(jù)史料記載,和大唐來往的國家,最多時竟達300多個。
宋朝衣冠服飾雖沿襲唐代傳統(tǒng)服飾,但又獨樹一幟。當時社會崇尚理學,提倡“存天理,去人欲”的觀念,倡導傳統(tǒng)保守的道德觀。因此影響所及,服飾不再追求華麗,而以自然儉樸為主。宋朝男子服飾仍以圓領(lǐng)袍衫為主,以不同顏色來區(qū)分等級。不分尊卑,在各種場合都戴幞頭。女子服飾上衣種類有襦、衫、襖、大袖、半臂、褙子等等,下身也是穿裙子。其中褙子是當時無論貴賤都流行穿著的服飾,褙子是一種外衣,直領(lǐng)、對襟、長度過膝是其特色。
明朝建立后,恢復傳統(tǒng)的漢服服飾制度。明朝服飾質(zhì)料種類繁多,刺繡技術(shù)發(fā)達。男子服飾仍以袍衫為主,官員朝服仍襲古制,以袍衫顏色和圖案來區(qū)分官職品位,袍衫官服前有一方形刺繡圖案,文官為飛禽圖案;武官則為走獸圖案。婦女服飾款式承襲唐宋,襦、裙、襖、衫、褙子、比甲,明朝婦女的禮服為鳳冠霞帔。
漢服最主要的特色是交領(lǐng)右衽,袖寬且長,以繩帶扎結(jié)取代扣子,穿著漢服使人神態(tài)舉止有含蓄內(nèi)斂,端莊穩(wěn)重,瀟灑脫俗的氣質(zhì)與美感。這種特色有別于其他民族。
看了“漢字的傳統(tǒng)文化解讀”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