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的古代兵器有哪些
出土的古代兵器有哪些
古代戰(zhàn)爭少不了用兵器,那么出土的古代兵器有哪些呢?讓我們來了解下吧。
出土的古代兵器有哪些
秦始皇陵兵馬俑出土古代兵器
劍:已出土19把青銅劍,其經過鉻鹽氧化處理現在依舊堅硬鋒利。正常長度基本在81--94.4cm之間,分為佩劍和兵劍兩種。
金鉤:便于推殺和鉤殺的短兵器
矛:刺兵器,由矛頭和矛柄、鐓組成
戈、長鈹、戟均為鋒利的長兵器
殳:無刃兵器,為國軍儀仗隊配備
銅鏃:就是銅箭頭,在兵馬俑坑中發(fā)現的數量最多。其運行阻力小,是秦代主要作戰(zhàn)兵器之一
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轉變時期
1953年,在河南省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文物已有銅矛頭、銅勾、銅戚、銅刀、銅斧、銅簇等項。
西周兵器進一步多樣化,這個時期長兵有:戈、戟、 鉞、矛、斧等。短兵則有刀、劍等。
據古籍記載以及大量的出土文物表明,當時有戈、戟、矛、殳、 斧、鉞、錘、錐、刀、劍、匕首等,并廣泛應用于戰(zhàn)爭中。
清代的兵器與明代大同小異,不過品種更多而已。拿刀來說,有大刀、樸刀、春秋大刀、三尖兩刃刀、大環(huán)刀、鳳嘴刀、梅花刀、腰刀、戰(zhàn)刀、苗刀、壯族尖刀、彝族插刀……不下10余種。
拋射兵器:弓、弩、箭、矢、銃。
長兵器:戈、矛、槍、棍、棒、撾、殳、杵、桿、杖、鈀、把頭、鏟、斧、鉞、戟、槊、叉、镋、鉤、大刀、大鐮。
短兵器:劍、刀、鞭、金間、鉤、鐮、錘、鏈、尺、拐、哨子棍、環(huán)(圈)、輪。
奇門兵刃:三尖兩刃刀、橛、點穴針、扭子、匕首、鴛鴦鉞、三節(jié)棍、盾牌、判官筆、狀元筆、陰陽銳、鐵尺。
暗器:飛劍、飛刀、飛鏢、鏢刀、梅花針、飛針、飛刺、飛鉈、飛抓、飛鐃、梅花袖箭、袖筒箭、摔手箭、花裝弩、踏弩、袖弩、袖圈、袖蛋、彈弓、飛蝗石、鐵蓮花、鐵鴛鴦、如意珠、流星錘、鐵拳、龍須鉤、繩鏢、羅漢錢、噴筒、龍吒、梅吒、血滴子、乾隆
古代兵器在古書中的記載
在中外研究古代兵器把火藥用于兵器作為一個歷史的分期階段,也就是說,在火藥發(fā)明以前,軍隊里使用的兵器我們稱它為冷兵器?;鹚幇l(fā)明以后,火藥開始使用于戰(zhàn)爭以后,就出現了火藥制作的兵器,就是火器。這時候是冷兵器和火器并用時期。中國古代兵器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階段,首先是史前時期,從考古學來講叫石器時代,我們稱這個階段是石器時代的兵器。開始青銅冶鑄后,這時候兵器的主要材質就開始變成了青銅的。
《周禮·夏官司馬》:「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與其等?!瓜揉嵲?「戈、殳、戟、酋矛、夷矛?!?/p>
2.南宋華岳《翠微北征錄》卷七<弓制>:「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為稱首;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p>
3.南宋永嘉年間<張協狀元>第四十八:「前日兩個小人,一個道欠錢,一個道不欠錢,十八般武藝都不會,只會白廝打?!?/p>
4.元曲中大量出現十八般武藝之說,說明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口頭禪。但仍未見詳細內容。
5.明何良臣《陣紀·束伍》:「授器之要,因其短長編列之,宜隨其地勢,每以槍、筅、弓、弩、標、銃為長兵,刀、鐮、叉、鈀、牌、斧為短器?!?/p>
6.明嘉靖郭勛刻百回本《水滸傳》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史進每日請王教頭點拔,十八般武藝,一一從頭指教。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锏、劍、鏈、撾,斧、鉞并戈、戟,牌、棒與槍、杈。」
7.明謝肇制《五雜俎》卷五:「正統己巳之變,招募天下勇士。山東李通者,行教京師,試其技藝,十八般皆能,無人可與為敵,遂應首選。」(十八般乃: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8.朱國禎《涌幢小品》仝,惟第十三為「撾」,當屬音同假借。
9.清初褚人獲《堅瓠集》:「山西李通善使武藝十八事,計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鞭、锏、撾、殳、叉、把頭、綿繩套、椎及白打,共十八種?!?/p>
10.清初褚人獲《堅瓠集·續(xù)集》:「矛、椎、弓、弩、銃,鞭、锏、劍、鏈、撾,斧、鉞并戈、戟,牌、棒與槍、杈。」
11.元兵西征時,從各地帶回一些兵器,種類繁雜,看來「十八般兵器」和「十八般武藝」之說,是一種統稱或概算。
12.成語俗諺中,與兵器有關者:一箭雙雕、借刀殺人、回馬槍、拖刀計、殺手锏、流星椎、
13.歷代名人所使兵器:關羽青龍偃月刀、張飛丈八長矛、呂布方天畫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