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网站免费,成年人黄色视频网站,熟妇高潮一区二区在线播放,国产精品高潮呻吟AV

學習啦>生活課堂>節(jié)日知識>其它節(jié)日>

關(guān)于紅軍長征的故事

時間: 燕華640 分享

  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領(lǐng)導,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革命根據(jù)地(亦稱中央蘇區(qū))紅軍第一方面軍(中央紅軍)主力開始長征,同時留下部分紅軍就地堅持游擊戰(zhàn)爭。那么,大家知道關(guān)于紅軍長征的故事有哪些嗎?下面一起隨學習啦小編來看看。

  關(guān)于紅軍長征的故事1:披著袈裟當紅軍

  人物小傳:天寶,藏族,原名桑吉悅希,1935年參加紅軍,同年入黨,是最早的藏族黨員之一。“天寶”是毛澤東給他取的漢族名。

  在四川省,天寶可是個響當當?shù)娜宋?,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不僅當過喇嘛,當過紅軍,當過西藏自治區(qū)、四川省的黨委書記,而且他的漢名還是毛主席親自取的。

  1917年2月,天寶出生在四川省馬爾康縣黨壩鄉(xiāng),原名叫桑吉悅希,這個鄉(xiāng)是藏族聚居區(qū),按照當?shù)氐娘L俗習慣,男孩都要送進寺院當喇嘛,藏語叫“扎巴”。桑吉悅希有三兄弟,他是老大,很小的時候就進寺院當了喇嘛。

  黨壩鄉(xiāng)位于阿壩地區(qū)東南部,交通十分不便,平時很少有外地人來。桑吉悅希所在的寺院很小,只有22個喇嘛,沒有活佛,桑吉等小喇嘛跟著老喇嘛學藏文、經(jīng)文。

  如果不是紅軍的到來,桑吉也許就會當一輩子喇嘛。天賜良機,1935年,紅四方面軍撤出川陜蘇區(qū),轉(zhuǎn)移到阿壩地區(qū)一帶,等待同中央紅軍會師。

  “方頭圓腦”,“滅族滅教”,“共產(chǎn)共妻”……國民黨散布的謠言,在藏民中引起了極大的恐慌,他們對紅軍誤會重重,紛紛逃到山上藏了起來。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桑吉膽子大,加上又是喇嘛,就想留下來看護寺院。老喇嘛心里沒有底,還是讓桑吉隨大家躲上山去。

  藏民們在樹林的掩護下,偷偷觀察著紅軍,看他們到底有沒有三頭六臂。有比較才有鑒別,他們發(fā)現(xiàn)這支隊伍和國民黨兵截然不同:不進寺院,不住民房,對藏民態(tài)度友好,盡管言語不通,也笑嘻嘻打著手勢想同藏民交流,還把土司頭人的東西分給窮人。

  膽子大些的年輕人,躡手躡腳摸下山,慢慢試著接觸紅軍。他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同國民黨宣傳的恰恰相反,紅軍是窮人的隊伍,打土豪,分田地,處處為窮人著想。漸漸,紅軍受到了藏民的歡迎,有的送茶水,有的送雞蛋,有的強烈要求參加紅軍。

  看到朋友參加了紅軍,穿上軍裝很神氣。18歲的桑吉也心動了。他們能當紅軍,我為什么不能當紅軍呢?他來不及同父母商量,急迫地報了名。

  在參軍的藏族青年中,桑吉懂藏文,算是知識分子,因此被任命為副隊長,專門為紅軍籌集糧食。剛參加紅軍不久,他就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第一批藏族黨員。

  1935年8月,桑吉隨左路軍長征,這是紅四方面軍第一次過草地。不久,他調(diào)到藏民獨立師政治部任青年部部長。

  丹居藏民獨立師是紅軍于1935年冬天建立起來的,原為當?shù)仡^人的武裝。紅四方面軍總部和川陜省委決定繼續(xù)保留和發(fā)展這支隊伍,從紅軍中派了很多骨干充實進去,擴建成一個獨立師。

  獨立師的同志多為藏族,身材彪悍,尤擅騎射,大多有百步穿楊之功。他們的任務(wù)是擔負全軍的警戒,警戒線東西長一百多公里,南北寬四五十公里。作為青年部長,桑吉忙得腳不沾地,要在這廣闊的地區(qū)來回跑,師長、政委經(jīng)常帶著他下基層。

  紅軍第三次過草地前,紅四方面軍總部要求每個戰(zhàn)士準備15斤糧食。草地不產(chǎn)糧食,人也少,幾萬大軍來回過,糧食吃得差不多了。桑吉帶著隊員到處籌糧,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他耐心細致的宣傳,一些寺院把積存多年的青稞和茶葉都捐了出來。

  長征結(jié)束后,中央黨校成立了一個少數(shù)民族班,桑吉悅希被任命為班長。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lǐng)導同志經(jīng)常到黨校來講課,基本保證每周有一位中央首長來作報告。

  有一次,毛主席到黨校講課,學員被主席旁征博引,深入淺出的講課吸引住了。剛一下課,學員自動列隊歡送??吹缴贁?shù)民族學員圍攏過來,毛主席把煙點上,抽了一口,然后親切地說:“今天我講的話,你們聽懂沒有?聽懂多少?”學員們拼命點著頭,表示聽懂了。

  毛主席走到桑吉面前停了下來,校領(lǐng)導介紹說他是班長,毛主席幽默地說:“了不得嘛,當了領(lǐng)導,還帶‘長’喲!”桑吉有些不好意思,緊張得滿臉緋紅。見此情況毛主席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別緊張嘛,你叫什么名字?”得到回答后,毛主席又問:“桑吉悅希是什么意思?聽說藏族的名字很有講究。”桑吉有點害羞,撓著后腦勺說:“桑吉”的意思是佛祖,“悅希”是寶貝的意思,是父母求活佛給取的。

  毛主席一聽,樂了:“了不得,了不得!又是佛祖,又是寶貝的!”然后對著大家說道:“你們大家都是黨和紅軍的寶貴財富,是上蒼,也是你們的佛祖賜給我們紅軍隊伍的寶貝。”

  毛主席的興致很高,想了想,又對桑吉說:“長征時我到過你的家鄉(xiāng),那里的藏族同胞對長征的勝利是有貢獻的。漢族有句古話,叫物華天寶,和你那個‘桑吉’差不多。我給你取個名字,就叫天寶吧!”

  “好!”毛主席的話音剛落,在場的少數(shù)民族和漢族學員一起鼓掌,連聲叫好。

  “天寶”這個名字在中央黨校和延安傳開了,從此,這個幸運吉祥的名字就伴隨了天寶一生。

  關(guān)于紅軍長征的故事2:巧送周副主席擔架過河

  1935年8月,周恩來不幸得了傷寒,病得很重。離開毛兒蓋準備過草地時,毛澤東非常著急,一再囑咐彭德懷:“周副主席不能再騎馬了,要組織力量抬著他順利過草地,不能有半點閃失。”不料出了草地,一條水流湍急的班佑河擋住了去路,如何將周副主席擔架抬過河,成了難題……

  紅一軍(原一軍團)作為右路軍前衛(wèi),在前面開路,彭德懷率紅三軍(原三軍團)負責殿后。周恩來躺在擔架上隨紅三軍行動。經(jīng)過千難萬險,終于走出茫茫大草地,來到一個叫班佑的地方。

  彭德懷命令部隊渡過班佑河,等待與左路軍會合,然后繼續(xù)北上。這天,紅三軍第11團過班佑河的時候,周恩來的擔架也跟了上來。這時部隊突然停了下來。

  “怎么回事兒?”團政委王平問道。

  “班佑河河水暴漲,不好過河!”偵察員報告。

  “走,到河邊看看!”王平來到河邊,看到班佑河河面雖然不是很寬,但正漲著洪水,水流很急,給部隊過河增加了難度。

  當?shù)叵驅(qū)Ы榻B,班佑河上原先有一座木橋,因為雨大風急,加上木橋年久失修,被洪水攔腰沖成了兩截。

  紅軍沒有木材,橋架不起來。王平想試試水深,彎腰抬起一塊大石頭,鉚足勁往河里一扔,只聽“嗵”的一聲,眨眼功夫,石頭就沒了蹤影。他不由倒吸一口涼氣,又讓偵察員找來一根竹竿,系上一塊石頭,再往水里扔。竹竿雖隨水而漂,但也基本測出了水的流速。這下王平心里有底了。

  “政委,情況怎么樣?能過嗎?”團長鄧國清從后面走上來焦急地問。

  “部隊過河問題不大,關(guān)鍵是如何把擔架上的周副主席抬過河!”王平顯得心情有些沉重。

  這可把鄧團長給難住了。怎么辦?王平揭開蓋在周副主席身上的軍毯,只見他雙眼緊閉,面容清瘦,加上一臉的大胡子,比長征前瘦了許多,作為老部下的王平心疼極了。

  見周副主席病情未見好轉(zhuǎn),王平焦急地把醫(yī)生叫過來,問道:“你是怎么搞的,周副主席怎么現(xiàn)在還沒蘇醒?”醫(yī)生說:“一路都未找到治傷寒的藥,實在沒有辦法!”王平恨不得自己變成華佗,馬上把周副主席的病治好。

  鄧團長見王政委急得不行,趕忙拉了拉他的袖子,小聲說道:“周副主席病得這樣重,我們得趕快想辦法,安全地把他護送過河。”王平這時也冷靜下來,他把參謀長、政治處主任等領(lǐng)導找來,研究渡河方案。

  大家七嘴八舌,紛紛獻計獻策,但誰也沒有十分把握。“有了!”王平一拍大腿,興奮地站起來對大家說:“三國時曹操的部隊不識水性,把戰(zhàn)船連在一起,雖處江河如履平地,我看現(xiàn)在可以學一學。”

  “怎么個學法?”大家以期待的目光看著王平,等待他的下文。

  “因為馬高大,河水淹不了,鄧團長和我的馬并排聯(lián)起來,把周副主席的擔架平放在馬背上,用綁腿固定好,就像浮橋一樣,可以把周副主席平穩(wěn)送過河。”

  “好,這個辦法好!老王,只有你這個‘三國迷’才有如此錦囊妙計呀!”鄧團長高興得狠狠拍了王平一巴掌。

  “先別給我戴高帽子,再來合計合計,看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王平提醒鄧團長。

  “為保證萬無一失,安排10個水性好的戰(zhàn)士,保護周副主席,待戰(zhàn)馬靠岸時,再由兩個戰(zhàn)士接住擔架,把周副主席抬上去。”鄧團長一邊抽著自己卷的葉子煙,一邊用樹枝在地上比劃著。

  商量妥當,鄧團長下令渡河。

  10名身高體壯水性好的戰(zhàn)士拉著綁腿下了河。由于水流太急,兩匹馬死活不往前走,急得大家又推又拉。待馬下到河里,大家把周副主席的擔架抬上去,用綁腿固定好,一步一步往中間走。王平一直守護在周副主席身邊。盡管他個子很高,水依然淹到了嘴巴,只露半個頭出來。

  走到河心,水越來越急,王平的腳不時絆在河底的石頭上,一陣陣疼痛襲來。馬不停地打著趔趄,王平一只手緊緊抓住周副主席的手,一只手緊緊扶住擔架,盡力不讓擔架搖晃。

  忽然,鄧團長的馬被石頭一絆,差點沉下去,幾名戰(zhàn)士趕緊過來,將馬控制住。經(jīng)過艱辛努力,終于把周副主席的擔架抬到彼岸。

  重病中的周副主席終于隨大部隊過河了,全團官兵比打了一場勝仗還高興。這消息隨著機要員發(fā)出的電波,很快傳給了毛澤東。毛澤東贊揚說:“我就知道王大個子辦法多,把恩來交給他我放心!”

  關(guān)于紅軍長征的故事3:長征中的巾幗英雄

  六十一年前,中國工農(nóng)紅軍一方面軍開始長征。在這支鐵流勁旅里,有一支特殊的隊伍——30名紅軍女戰(zhàn)士。她們的非凡經(jīng)歷和行動,向世人表明了中國女性的堅強和偉大。

  1935年10月的一天,我們來不及做什么準備就匆匆出發(fā)了,離開了革命紅都瑞金,離開了那深深依戀的土地和人民。我們噙淚而別,踟躕而行,一步三回頭,深情地凝望那為之流血犧牲、奮斗多年的根據(jù)地。

  剛出發(fā)時,我和王泉媛、鐘月林、危秀英、陳慧清、李桂英、劉彩香等幾名女同志分在衛(wèi)生部。賀子珍、康克清、鄧穎超、蔡暢等是一些首長的夫人,她們另在一起。共計有30名女同志。當時叫戰(zhàn)略轉(zhuǎn)移,衛(wèi)生部帶的物品較多,有藥箱、擔架,連X光機也帶出來了,行動非常的遲緩。由于我們轉(zhuǎn)移屬隱蔽行動,白天不能走,只能夜間行進。天公也不作美,連下陰雨,衣服濕透,道路泥濘,常常摔倒,只能在泥水里連滾帶爬。走了一個多月,來到了湘桂邊境。由于戰(zhàn)事頻仍,傷員越來越多,我又被調(diào)到擔架連任政治戰(zhàn)士,負責抬運和照顧傷員。

  一次,我們在翻越一座大山時,遇到敵人飛機的轟炸,一個抬擔架的民夫嚇跑了。我看到一副擔架孤零零地放在路邊,另一個民夫在擔架旁急得不知所措。而擔架上是一位胸部負傷的團級干部。不能扔下傷員。我忘記了自己體弱有病,抬起擔架就走。山很陡,我只得跪著爬行,膝蓋磕破了,肩膀磨出了血,火辣辣的疼,但不能停下,落下隊伍是很危險的。下了山之后,我卻再也支持不住了,大口大口地吐起血來。民夫和擔架上的傷員再也看不下去了,說:“女人干不得這個,還是找個男人來。”但荒天野地,去哪里找男人?我吐完血,抬起擔架繼續(xù)追趕隊伍。在長征路上,像我一樣抬擔架的,還有好幾個女同志。

  照顧傷員也是一件很難辦的事。由于缺醫(yī)少藥,一些傷員不能得到及時的救治。我們以女同志特有的細心和耐心,精心地護理傷員,幫他們擦洗傷口,換藥,喂飯。一些傷輕的,拄著拐棍自己還能走一段,有的重傷員,根本就離不開擔架。如鐘赤兵同志,原是一位很優(yōu)秀的團長,在戰(zhàn)斗中被打斷了一條腿,他非常頑強,是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截的肢。周恩來副主席指示我們,一定要將他抬走。鐘赤兵同志是我們抬著走完長征的。傷員同志除了要忍受傷痛的折磨,還常常忍饑挨餓。我們除了要護理傷員,還要籌措糧食。有時籌不到糧食就得餓肚子。

  在長征中,我們女同志還要克服生理上帶來的麻煩。愛美是女性的天性,由于連連征戰(zhàn),我們一個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頭上長滿了虱子,一到宿營地,有空就捉虱子。我們嫌麻煩,干脆剪成光頭。休息時,一些調(diào)皮的紅軍戰(zhàn)士偷偷將我們的帽子揭掉,大喊:“尼姑,尼姑!”取笑我們。長征途中,有幾個女同志還經(jīng)受了分娩的痛苦和磨難。周子昆的愛人曾玉是第一個遭受這種不幸的女性。她是1928年參加湘南暴動的共產(chǎn)黨員,曾隨毛主席、朱德參加了創(chuàng)建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斗爭。在江西蘇區(qū)時就已懷孕,長征出發(fā)時本沒有她,她是懷著身孕偷著追上紅軍長征隊伍的。一路上,我們精心照護著她。翻越老山界時,我見她走路很吃力,就攙扶著她爬山。爬過山不久,她就生產(chǎn)了。沒有吃的,我們就采來豌豆苗熬湯給她喝。蔡暢大姐知道后,把自己僅剩的一點小麥面拿來放在豌豆苗里一起熬面糊糊給她們母子喝。在長征路上生產(chǎn)分娩的還有賀子珍、陳慧清。而最遭難的要數(shù)賀子珍大姐了。她生產(chǎn)后不久又遇到了一次空襲。那天傍晚,我們正在一個樹林里休息,敵機來了,我們趕忙跑到路邊的溝里躲避,一顆炸彈正好落在賀大姐身邊爆炸,賀大姐倒在血泊里。我當時離她只有一米多遠,趕忙跑過去,只見賀大姐遍體鱗傷,臉色蒼白,不省人事,我們趕快組織搶救。這時,毛澤東同志趕來了,他俯下身,深情地注視著妻子。我們在一旁不禁落了淚。毛主席把他自己的擔架留下來,給賀子珍同志用。事后我們得知,賀子珍大姐身上中了17塊彈片,一直到后來去世,腦顱里仍殘留著幾塊彈片。鄧穎超大姐在江西蘇區(qū)時就患有肺病,身體極度虛弱,一路上也吃了不少苦。吳仲廉同志是一雙小腳,爬山走路從不落后,真不敢想象她是怎樣用一雙小腳走完二萬五千里的。

  長征路上,我們與千千萬萬的紅軍一樣,爬雪山,過草地,冒酷暑,趟江河;啖草根,嚼樹皮,歷盡艱辛,經(jīng)受了生與死的考驗。在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時,只見滿山遍地全是雪,連棵借力爬山的草都沒有,常常走一步退兩步。山上空氣稀薄,憋得臉發(fā)青,我親眼看見一個個戰(zhàn)士倒下去后就再也沒有爬起來。下山時,我再也堅持不住了,往地上一躺,滾到了半山腰,才爬起來跌跌撞撞地趕路。過草地也如此,千里草地就像一塊大“魔毯”,一時烏云翻滾,一時又大雨傾盆,好像隨時要把我們吞沒似的。草底下是一片終年不干的積水,河溝交錯,泥潭深不可測,水像生了一層紅銹一樣,散發(fā)著腐臭氣味。走路得尋著草根,要不然陷進泥潭,很快就把你吞沒。我們在草地上搖搖晃晃地走了一個星期,才走出了草地。

  長征艱苦的生活,惡劣的環(huán)境,既是對一個革命者生死的考驗,也是信念與意志的磨練。當時我們抱定了一個信念,跟著共產(chǎn)黨走,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到底。

  我們30名女同志,除了3名同志途中留在當?shù)亻_展革命工作外,其余27名同志都走完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盡管我們這些姐妹后來有的客死異鄉(xiāng),有的漂泊流離,與黨失去了聯(lián)系,但她們中沒有一個叛黨變節(jié)的,至死保持了對黨的忠誠,保持了一個革命者崇高的革命氣節(jié)和堅強意志。她們不愧為20世紀中國女性的杰出代表。

  這30名女同志,健在的尚有9名,她們是:廣東的謝小梅、廖似光,江西的王泉媛、危秀英,南京的李桂英,北京有我和劉英、謝飛、鐘月林。

  關(guān)于紅軍長征的故事4:背著大鍋長征的女紅軍

  賈德福是高四方面軍婦女工兵營里年齡最大的一位。說是最大,其實當時也不過二十七八歲,她是婦女工兵營炊事班班長。由于她對年紀小的戰(zhàn)士們特別愛護,日子久了,大家不知不覺中就把她的輩分抬上去了,都喊她“賈老婆”。

  大家這樣叫著,她也就真的把自己當婆婆輩啦。

  做長征前的準備時,“賈老婆”簡直想把伙房都搬走。糧食、菜、油、鹽統(tǒng)統(tǒng)裝滿后,還在自己的干糧袋子上縫了許多小口袋,里面裝著姜、蒜、辣椒、胡椒等調(diào)味品。她一邊使勁往里填一邊還惋惜地嘮叨說:“裝不完,咋個辦喲。”

  有人取笑她,這是行軍打仗,不是搬伙房。她說:“妹子們喲,行軍打仗也要吃飯嘛。”

  “賈老婆”是背上幾十斤的食物和一口大鐵鍋,踏上漫漫長征路的。

  渡過嘉陵江,走在劍閣古道,從石崖上鑿出來的小路,上是望不到頂?shù)那捅?,下是深不見底的山谷,又逢陰雨連綿,腳下路滑,稍不小心掉下去就會摔得粉身碎骨,加之頭頂上敵機不斷地轟炸、掃射,這時賈德福背著大鍋真有點不堪重負了,一路上她總掉在隊伍的最后。

  為此,大家要搶她的鍋背,她卻打趣地說:“背這個鍋好處可多著咧!像背了烏龜殼,又落不到雨,又落不到雞(飛機)蛋!”

  大家都忍不住笑起來,這一笑將緊張的氣氛驅(qū)走了不少。

  就這樣,“賈老婆”的鍋成了長征途中婦女工兵營的一面旗幟。大家看到她的鍋時,感到的是安全和希望。

  過草地時一些戰(zhàn)友因饑餓病倒了,賈德福暗下決心,一定盡最大的努力讓每個病號吃上一碗“病號飯”??僧敔I長林月琴病倒時,她捧上一碗放了一點鹽的“病號飯”,林月琴卻說什么也不吃。賈德福哀求著,她的淚流出時,順著因操勞過度而刻下的深深的魚尾紋滑下,林月琴再也不忍心推讓了。

  春天的黨嶺山,時而大雪紛紛,時而飛沙走石。爬山前,賈德福把火燒得旺旺的,在沸騰的鍋里將珍藏的辣椒和生姜倒進去。她攪著鍋里辣辣的湯,邊盛邊吆喝:“快爬雪山啦!大家多喝一點,驅(qū)趕驅(qū)趕風寒。”大家喝過辣椒湯,身上添了熱量和信心。

  兩翻雪山,三過草地,走在最后的永遠是賈德福。可是,一次慘烈的戰(zhàn)斗過后,賈德福的那口大鍋下,血殷殷地流著,她的生命悲壯地定格在這口鐵鍋下。

紅軍長征相關(guān)故事:

1.紅軍長征故事有哪些

2.紅軍長征感人小故事:一袋青稞面

3.鮮為人知的小長征的故事

關(guān)于紅軍長征的故事

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領(lǐng)導,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革命根據(jù)地(亦稱中央蘇區(qū))紅軍第一方面軍(中央紅軍)主力開始長征,同時留下部分紅軍就地堅持游擊戰(zhàn)爭。那么,大家知道關(guān)于紅軍長征的故事有哪些嗎?下面一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121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