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如何溝通技巧_來看看基本概念
家長是每一個孩子成長結果的最大決定因素,所有親子關系的改善,必先來自家長的一些改變。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親子溝通技巧,供你閱讀參考。
親子溝通技巧:親子溝通技巧的基本概念
一、每個孩子都聽父母的話,關鍵是父母怎樣說;每個孩子都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關鍵是怎樣教育。
二、在內心深處,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行為得到父母的認可;能讓父母高興是每個孩子內心深處最大的愿望。
三、在每一個當下,父母都是在用他所掌握的最好的方式與孩子溝通。沒有哪一位父母會存心傷害孩子。
四、父母與孩子溝通是在教孩子的溝通的方式。
五、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是以父母付出的多少來衡量,而是以孩子的感受來衡量。
六、每一個做父母的人都渴望用更好的方式與孩子溝通。
七、親子之間有沖突,孩子反抗的不是父母本身,而父母的教育方法。
八、人生的真相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依然可以活得很好,我們需要做的是學習與問題相處。
九、越是強迫孩子改變,孩子越是抗拒;哪怕是正確的命令,孩子都會拒絕執(zhí)行。
十、每當父母利用權利和權威強迫孩子做事,他們就剝奪了孩子學習自律能力和自我負責任的一次機會。
十、父母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與孩子溝通。
十一、接納就是尊重,孩子因尊重而改變。
十二、只有在關系和諧的狀態(tài)下,父母才有對孩子實行教育的可能。
親子溝通技巧:親子溝通的六個步驟
第一步:停下你正在做的事,走到你孩子那兒去,站著,看著他。
你是否曾經(jīng)人在廚房,從廚房窗戶喊你的孩子去做作業(yè)或者來吃晚飯?自己在一個房間,卻向另一個房間里的孩子問問題?
孩子看不到我們時,就會很容易無視我們。如果我們自己都不停下手里的事,然后走到孩子身邊看著他們,孩子當然不把我們說的話當一回事。要站在孩子們面前看著他們,讓他們覺得我們很嚴肅、很堅決,以此表示“這很重要”。
第二步:等,一直等到你的孩子停下他手里的事并看著你。
你務必確保孩子已經(jīng)準備好聽你講話,這一步正是讓孩子專心于你要說的話。常見的情況是:孩子們正在專心于畫畫、寫卡片,我們卻在這時發(fā)話,孩子可能根本就沒聽,或者很快就忘了你說的什么。你若愿意站一小會兒,等到他抬起頭來看著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你等待孩子停下他手中的事抬頭看你時,可以用友善的方式表示對他正在做的事很感興趣,并找點東西“描述式贊揚”他,會促使他向你回以眼神交流。從積極肯定的角度關注他,會讓他更愿意取悅你,樂意聽話并合作。比如:
這個拼圖這么多片,你也沒有放棄
積木擺放很細心,平衡性把握得不錯哦。
這本書你都已經(jīng)讀完一半了啊。
注意不要通過呼叫孩子名字的方式讓孩子注意自己,因為家長通常都是要孩子做什么或者不許他做什么的時候,喊他的名字,所以孩子對家長的呼叫會盡量充耳不聞,不能讓他馬上徹底地集中起注意力。
第一、二步能讓我們從從容容地專心想想該如何表達這一要求,如何讓自己表現(xiàn)得平和、友善、有禮貌。既然我們希望孩子們學得有禮貌,那么我們就要以身作則。
第三步:把要求講給孩子聽用語簡單、表意清楚、只講一次。
一旦你把要求清楚明了地表達出來了(要求不能太長,以免孩子變得躁動不安),就不要重復。如果重復要求,就會給孩子傳遞出這一信息——不必在你說第一次時就聽,甚至有可能在你說第四次時也不用聽!
孩子對自己正在做的事很投入,尤其是當從一件喜歡的事過渡到不吸引他們的事情時,這時可以通過“倒計時”來緩解這個過渡帶來的痛苦,這個方法不僅能幫你省時間,還能省掉麻煩和焦躁。
5分鐘之內把樂高積木收好。對生性急躁、固執(zhí)的孩子,先每隔三分鐘來一次倒計時,然后每隔兩分鐘,然后每隔一分鐘。每一次,你的孩子都會聽見他下一步即將做什么,他的大腦便會對下一步的事情自動產(chǎn)生一幅圖像。甚至在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他的大腦就習慣了這個過渡。當你說“時間到”的時候,或者當計時器響起來時,孩子便已經(jīng)習慣了必須按你剛才的要求去做,不管你提的是什么要求。
通過前三步,大多數(shù)孩子在大多數(shù)時間里都會配合,而如果仍不配合,下面還有三步,可把孩子的反抗抹殺殆盡。
第四步:讓孩子把要求重復給你聽 要求他用自己的話準確、完整地說出來。
當孩子告訴你他應該做什么時,他的大腦便會自動產(chǎn)生一幅清楚、生動的圖片。圖片中的他正在做這件事。當孩子聽見自己心底告訴自己必須做什么時,便有了主人翁意識。與由你說出要求相比,這樣他便更會把這個要求當一回事。
不要讓孩子僅僅只是鸚鵡學舌,因為他們即使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要做什么的情況下也能重復。孩子用自己的語言誰確地告訴你他必須做什么、何時做、如何做,那么毫無疑問他聽見了你說的話并且理解了你的要求。這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孩子找借口。
偶爾在有些情況下,孩子第四步之后仍然不聽話,那么家長就該把第五步用起來了。
第五步:站著,等他。如果孩子在第四步之后仍沒有開始做你要求他做的事,要樂意站著等待。
等待是一個很有效力的辦法;等待表明你是認真的。把你站著等待孩子回應的時間當做是一種投資吧,一種很快就會帶來“更平和、更輕松、更愉快”的家庭生活的投資。
為了減少等待的壓力,注意早點開始你所有的日常事務,這樣你才能騰出時間進行"六步法" ,而不會覺得自己總是在趕時間。在為數(shù)不多的情況下,孩子在第五步之后還是不配合,此時我們就得用上最后一步。
第六步:在你站著等待的時候,對孩子朝正確方向邁出的每一小步,不管這一小進步多么微不足道,都要描述式地贊揚他,并且"反思式傾聽"他的感受。
每天多給孩子一點"描述式贊揚", 孩子就越會積極地配合家長并展示他們最好的一面。你可以這么說:
你不吵了
你沒有走開,這樣挺尊重人的。
我看見你已經(jīng)找到了你的鞋子。
你甚至可以"描述式贊揚"孩子以前的優(yōu)良行為舉止。
我叫你做什么時,你的動作越來越快了。
我今天幾乎沒聽到你抱怨。
“反思式傾聽”表明你知道孩子不想停下他正在做的事,不想做下一件事。不要爭辯,不要給孩子說道理或者訓誡他,這些通常都沒有用!這樣說:
當你想要繼續(xù)玩的時候卻不得不把玩具放一邊,這真是掃興啊。
聽上去你真的生氣了。你不想起床,你可能希望自已能再多睡會兒
你花了那么長的時間才把碉堡建好,你肯定不希望晚飯前要把它拆掉。
不用擔心這樣會誤導孩子,讓他認為自己不用聽從你的命令。相反,這"六步法"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你的命令沒有商量的余地。而且"希望"這個詞清楚表明了這只是一個幻想,不是真正的選擇。
為了讓效果最大化,你可以把"描述式贊揚"和"反思式傾聽"一起用起來。
雖然你很可能希望我會讓你單獨呆著,但是你卻沒有吵鬧,也沒有叫我從你的房間里出去。
我看得出來你確實很心煩,因為家庭作業(yè)時間到了;但是你沒有尖叫,也沒有說任何不禮貌的話,從你把拖車扔進玩具盒的方式,我看得出來你有多么生氣,可是你位置沒扔對。雖然你是用這種方式告訴我你多么生氣,但是你總算知道要收拾東西了。當你心無旁騖地站著等孩子的回應時,"描述式贊揚"他,并“反思式傾聽”他內心的想法,孩子很快就會積極地回應你。
堅持做第六步,直到孩子配合你。他們會配合的,而且往往比想象中來得快。
"永遠別說兩次"這一方法通常會起作用,因為沒有第七步——過一會兒,放棄。即使讓孩子最終配合需要走完所有六步,也要記住要"描述式贊揚"孩子。這樣,下一次要孩子的配合就會來得容易一點、快一點。相信很快你便只需做前面三步即可達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