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演講7個“似是而非”的誤區(qū)(2)
PPT演講7個“似是而非”的誤區(qū)
誤區(qū)3: 版權(quán)工程 ── 為PPT打上底紋水印
PPT作者出于對自己原創(chuàng)內(nèi)容強烈的保護心理,在通篇的PPT上打上底紋水印。這種完全漠視視覺傳播效果而強調(diào)保護版權(quán)的做法沒有什么用,簡直傻的有點可愛。
PPT已經(jīng)投影出去了,或者email給對方了,你怎么還奢望別人無法抄襲你的東西呢?打上水印只不過為抄襲者制造一點點手工上的麻煩而已。而對那些想“借鑒”你的成果的聰明人,瞄上一眼就夠了,怎么還會為去掉你的水印而發(fā)愁呢?
正確的做法是在PPT最后一頁,以正確格式做版權(quán)聲明。同時你也要知道,即使這樣也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誤區(qū)4: 進度管理 ── 為PPT加上頁碼
頁碼來自書籍和出版物,它一方面提醒讀者閱讀的進度、當(dāng)下的位置,同時也便于翻閱查找。如果在PPT里使用頁碼,只是在提醒讀者:本PPT歡迎被打印并裝訂!除此之外沒有什么作用。如果是一個演講PPT,頁碼也無法表明演講的進度,因為演講者在每一頁上花費的時間是不盡相同的,即使還剩2頁PPT,演講者要講多長時間誰又能說得準(zhǔn)呢?
去掉頁碼,讓你的PPT更簡潔一些。
誤區(qū)5: 裝飾工程 ── 為顯專業(yè)而堅決避開“項目符號”(Bullet Points)
所有關(guān)于PPT的書籍和著作都會反對濫用“項目符號”,有一本算一本。Cliff Atkinson把這種想法大張旗鼓地做了自己的書名:“Beyond Bullet Points”(簡體中文版:《PPT演繹──故事化設(shè)計》)。
于是,在職場實際應(yīng)用中,有人堅決避開“項目符號”,并視之為猛虎野獸,很怕自己使用了“項目符號”而被認為不夠?qū)I(yè)。當(dāng)無法不使用項目符號的時候,就把它喬妝打扮一番。比如:有4個或6個要點短句,明明可以是一口氣列下來,卻硬要做成兩列,然后用一些些小線條把文字框起來,再用圓圈把前面的數(shù)字圈起來,再或者,前面用小圖標(biāo)替換掉小原點。他們以為這樣就避免了“項目符號”,就成了一個“更專業(yè)”的PPT!(其實這一類的做法是把“裝飾”當(dāng)成了“設(shè)計”,是“最常見”而又是“最沒用”的PPT技能)。
這么做大可不必,還不如直接使用“項目符號”把要點列出來,只要不是通篇都這樣就可以了。那些美工上的小花招全都是“時間殺手”,它對“項目符號”喬妝打扮的意義不大,又特別浪費時間。
也有人仍舊在使用“項目符號”,即使他知道書里都在說“項目符號”多么枯燥乏味,但是并沒有為此感到有什么不妥,堅持使用。以我看,只要不是通篇的“項目符號”,這種做法非常值得推薦。
把要點以文字的方式列出來,這是一個最為基本和自然的舉動,它本身沒有任何不合理的成份。它讓人感到平庸和乏味的原因是:一、列出來的條目太多了;二、每頁都是這樣的做法。其實這兩種做法本質(zhì)上是PPT要點太多太擁擠,從而導(dǎo)致缺乏了要點,這需要作者簡化一下內(nèi)容。
在某些情況下,“項目符號”是必須的。我在幫助軟件工程師和技術(shù)工程師改進他們的PPT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們的PPT一定要使用“項目符號”:在列出一個產(chǎn)品的參數(shù)的時候,在列出一個技術(shù)的特征的時候,最自然而直接的方式是用“項目符號”。不僅作者喜歡“項目符號”,他的讀者或者聽眾,也很喜歡看“項目符號”!這個結(jié)果可能會讓“PPT專家”們失望了。
如果有機會觀察一個程序員,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可以對著成百上千行的代碼,自由自在地閱讀,能不停地在屏幕里上下翻動多頁而不迷失。一會兒找到一段代碼,編輯一下,一會兒又咔咔地寫一段。那些代碼行,簡直就是無數(shù)的“項目符號”!對這樣的人來說,PPT里的“項目符號”超過10條也不會有什么閱讀障礙。如果你這個“PPT高手”要把它們“改造并包裝”一番,那簡直就是在和這些人鬧別扭。
誤區(qū)6: 把PPT做成多媒體點播 ── 為PPT加入熱鏈接和選擇菜單
無論是卡拉OK房里的點播屏幕,還是光盤出版物的多媒體演示,都有一個精美的甚至是多重的選擇菜單,點進去之后仍會有相互鏈接和跳轉(zhuǎn)的按鈕。
PPT絕對可以做成這個樣子,但是非常沒有必要。
我們說PPT最本質(zhì)的功能是輔助臺上演說。演說是線性的,是隨時間不斷向前推進的陳述和交流活動。即使往PPT里加了菜單和鏈接,聽眾也絕對不可能控制你的演講,那又何必呢?
如果不是做軟件Demo,我向來不建議PPT演講人守著電腦,抱著鍵盤和鼠標(biāo),好像離不開母親懷抱的膽小孩子。你應(yīng)該自信的走上前去和聽眾說話,用一個遙控器來翻動PPT畫面,保持和聽眾的目光交流。對于一個充滿鏈接跳轉(zhuǎn)和菜單的PPT,你就守著電腦走不開,就和演講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馳了。
誤區(qū)7:審美疲勞 ── 老是覺得自家的PPT應(yīng)該有個新樣子
我常常遇到這種情況,某個公司對自己的PPT外觀設(shè)計及模板感到不滿意,提出要設(shè)計更好的。其實那個模板蠻不錯,精心考量過各種用戶的角色在各種情況下的應(yīng)用場景,外觀和功能都沒有什么問題,只不過是公司的老板或者高管覺得有些“審美疲勞”了,結(jié)果就再花精力設(shè)計一套新的PPT模板。但是再出來“新形象”可能一點也不比之前的高明,甚至還不如之前的。不過因為它讓人感覺“耳目一新”了,所以大家都很開心很滿意。
這是一種誤區(qū)。對于一套PPT模板,感到乏味和審美疲勞的,通常是自己的員工和同事。他們每天對著它,產(chǎn)生這種想法不奇怪。但是,PPT的演示目的是給聽眾看的,聽眾是客戶,是和公司相關(guān)的公眾、媒體、商業(yè)伙伴等等。聽眾有“審美疲勞”嗎?
我們應(yīng)該從聽眾的角度考察自己的PPT。也許,你的多數(shù)客戶僅僅見識過你們一兩次PPT提案,還沒有給你們機會第三次展示自己,又怎么會對你的PPT感到審美疲勞呢?麥肯錫多年使用黑色模板,奧美使用紅色模板,難道他們的顧客被膩死了嗎?
公司PPT也如公司視覺形象一樣,需要保持風(fēng)格相對的穩(wěn)定,品牌形象是一個較長時間的積累過程。既然是品牌形象,就不能老是求新求異,不需要頻頻變換花樣。
以上觀點純屬一家之談,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同樣,我們這里暫不談美工設(shè)計部分,僅僅談大家最常見的方法上的問題。至于談?wù)?ldquo;PPT中‘似是而非’的設(shè)計誤區(qū)”,那是另一篇文章了,我們另文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