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電影專業(yè)本科的論文(2)
關于電影專業(yè)本科的論文
關于電影專業(yè)本科的論文篇2
論姜文電影的個性化歷史視角
一、《陽光燦爛的日子》――青春記憶中的另類“”
以往我們見到的關于“”的文學藝術作品,都是具有“傷痕”與“反思”色彩的,在影視作品中,這段歷史也無一例外是灰色的。然而,姜文在這部影片中表現(xiàn)的確實另外一番“陽光燦爛的日子”。在他們的記憶中:“那時候好像永遠是夏天,太陽總是有空出來伴隨我們,陽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陣陣發(fā)黑。”這是中國少有的一部以青春視角來敘述和追憶“”的電影,電影中姜文沒有像以往表現(xiàn)“”時期的其他電影一樣表現(xiàn)深刻,而是運用獨特的視角來表現(xiàn)空前自由的青春萌動。在姜文的眼中,“”便成了處在青春時期的“馬小軍”們的自由舞臺,他們有著揮霍不完的激情,有的是陽光燦爛的日子。
姜文將那種灰色、悲傷的集體記憶解構之后,用感性的表達,構建起了自己對于“”的個人記憶?!蛾柟鉅N爛的日子》表達力一個對成長對青春的情懷。姜文說:“我們那個時候是特別自由的,在上課的時候,我們會站起來和老師討論問題,這是非常正常的現(xiàn)象。我們可以獨立思考,自由思考。”電影中,少年們享受著自己釀造的狂歡,同時又在成長中懵懵懂懂、無所終日。他們渴望著像父輩一樣成為大英雄,但又將青春年華揮霍。他們因為年紀而沒有直接面對政治的漩渦,所以《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幾乎沒有對“”這個宏大的歷史背景進行的正面的展現(xiàn),而只是在一些細節(jié)中讓我們感受到它作為背景的存在。
在這部影片中姜文用他的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與體驗成功地解構了以往集體觀念里傷感又灰色的“”。并且為我們重構了一個夏日昏黃,陽光燦爛的年代。
二、《鬼子來了》――對共名歷史的“顛覆”
中國在抗日戰(zhàn)爭中雖然最后勝利了,但我們承受的傷痛太沉重。抗日戰(zhàn)爭給整個民族的意識中都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傷口。我們以往的抗日電影,總是致力于展現(xiàn)出一個“全民皆兵”的景象。以至于我們深深地相信,我們的抗日戰(zhàn)爭就是如此。我們的抗日題材影片不斷進行,不斷地按照同一個思路來表現(xiàn)歷史。電影中的家國夢想、高大全的英雄主人公以及簡單直接的電影敘事征服了一代觀眾,構建起了大眾化,單方面的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的歷史敘事模式。
《鬼子來了》里,姜文對共名了的歷史及其敘述方式,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打破。姜文以一種顛覆的姿態(tài),對故事進行了自己理解下的改編?!豆碜觼砹恕烦晒Φ卦谖覀儎倓傆系牡膫谏嫌旨怃J得剝開。該片是反映中日戰(zhàn)爭影片中少有的獨特視角,被日本媒體稱為“超越國境的人性的真實”,姜文本人則稱:“我描繪了人類的誤解與愛恨,恐怖與死亡”。姜文試圖用荒誕的故事和人物完成了對抗戰(zhàn)電影中民族主義集體神話的解構。
三、《讓子彈飛》――英雄情結下看革命
姜文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成長在一個的特殊的歷史年代,這樣的人生經(jīng)歷給姜文帶來的是他獨特的看待歷史的視角和思考方式,也培養(yǎng)了植根于他心中的英雄情懷。他的電影總是在關注大的歷史背景下的某個個體的人生,以此來表達一種孤獨的,被歷史遺忘的英雄情結。
姜文將自己的英雄情結賦予在張麻子這個角色里。首先,我們要了解張麻子和黃四郎的在姜文電影中所暗指的人群。黃四郎在影片中明顯的角色就是地主惡霸,但從情節(jié)中得知,黃四郎知道整個南國只有兩個限量版的地雷,所以可以推斷黃四郎應該是參加辛亥革命的老革命成員,是革命之后坐享革命勝利的既得利益者。這種推斷在電影中黃四郎宴請張麻子那場戲中得到了證明。席間,黃四郎說,他二十年前見過張麻子,而二十年前,張牧之很可能正式反抗清廷的革命黨。所以說,黃四郎在革命成功后竊取了革命的果實,從而奠定了他南國霸主的地位。
而張麻子則是革命隊伍中另一類人的代表。從影片中得知,他早年追隨蔡鍔將軍,17歲即為將軍麾下的手槍隊長。蔡鍔在日本死后,即1916年,張牧之回國,落草為匪。1915年發(fā)動護國運動聲討袁世凱并取得勝利。張牧之早年追隨者蔡鍔將軍算是辛亥革命的追隨者。張牧之代表的則是致力于達成革命目標的堅定力量,是革命純潔性的捍衛(wèi)者。
黃四郎與張麻子都曾參加了在中國歷史上尤為重要的辛亥革命,可到后來,一個堅持革命理想?yún)s當了山大王,另一個卻當了老爺,成為了騎在人民頭上霸主。昔日的革命者,成為了今日的惡霸。這樣的革命,不是真正的革命!張麻子則發(fā)動群眾,革了黃四郎的命,取得了勝利,但,革命之后又要怎么辦?這是姜文思考的關乎革命的深層問題。在影片的最后,和張牧之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去了浦東發(fā)財,剩了張牧之孤身一人。
姜文在《讓子彈飛》無時無刻不盡情地揮灑著屬于他的激情和霸氣,影片表現(xiàn)了他濃烈的英雄主義情懷。在影片中,姜文在諸多暗喻、隱射之下,解構并思考了革命。姜文借《讓子彈飛》,滿懷英雄情結得對“革命”進行了更加深刻有力的思考。最后張牧之騎著白馬,望著遠去火車上曾經(jīng)的戰(zhàn)友緩緩離去,響起了《送別》的背景音樂,張牧之是英雄,但英雄在姜文的眼中是孤獨的。
姜文的作品透過他獨特的歷史視角,給我們呈現(xiàn)的是對歷史和民族的哲理化思索,是對生命和人性的拷問。姜文說:“我認為崇高的,值得去付出的,是探討生命意義的作品”。他還說到:“我的電影創(chuàng)作,其實是對我心理的治療,是對自己心靈的撫慰”。電影,是姜文對生命、民族和歷史的個性書寫和思考的載體。姜文的成功在于他對完美藝術近乎苛刻的追求,不但有個性還要敢于保持個性。姜文以個性化的視角對人性執(zhí)著審視,用象征和隱喻碰觸心靈,精粹選擇與把握人物,獨出心裁地敘事,讓他成功地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