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畢業(yè)論文代發(fā)
刑法的畢業(yè)論文代發(fā)
刑法作為制裁措施最嚴厲的法律,在維護非國有企業(yè)權益上應起到重要作用。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刑法的畢業(yè)論文代發(fā)的內(nèi)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刑法的畢業(yè)論文代發(fā)篇1
淺談刑法謙抑性視角下惡意欠薪犯罪化
刑法謙抑性的理念下,某一行為劃入犯罪的條件不僅僅是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而且還不能忽略刑法的不可替代性、經(jīng)濟性和寬容性,只有這樣才能體現(xiàn)刑法追求的價值目標———公正、效益、謙抑。而刑法謙抑則既是刑法的價值目標,也是價值目標實現(xiàn)的“指導思想”,它是把握刑法與其他法律和道德的“度”。
一、“惡意欠薪”入刑標準分析
有人認為,“惡意欠薪罪”的增設完全是多此一舉,因為“欠薪”的現(xiàn)象主要是因為民事行政法律的不完善、執(zhí)法不嚴造成的,應著眼于如何完善非刑法制裁方法而不應增設“惡意欠薪罪”,這樣用刑法來彌補民事、行政制裁的不足,立法有陷于“錢穆制度陷阱”之嫌,并且如果危害結果影響重大刑法已有詐騙罪、侵占罪等罪名可以解決,新增罪名只能造成刑法的臃腫,有違刑法的謙抑性。刑法應當謙抑,但謙抑并不意味刑法規(guī)定的犯罪越少越好,使刑法適應社會需要才是謙抑精神的要求。“惡意欠薪”造成的后果不可謂不惡劣,嚴重危害了社會的安全和穩(wěn)定,因此“惡意欠薪”入罪應無爭議,而何種行為是“惡意”欠薪才是應該去思考的問題。
倘若將一般欠薪行為納入犯罪圈,則刑法有越權之嫌,是違反刑法的不可替代性、或曰緊縮性的要求的。因此筆者認為,應當嚴格界定“惡意”的范圍,避免將屬于一般欠薪范圍的行為納入刑法。由于刑法具有斷片性,即補充性、不完整性,其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刑法將不屬于自己能力所及的行為硬強迫納入自己規(guī)制的范圍,那么就如同人們不切實際的理想一樣,不能實現(xiàn)刑法本來的目的,反而使社會喪失了活力,造成“無犯罪、無風險”的狀態(tài)。所以對于惡意欠薪行為,刑法必須嚴格限制其囊括的范圍。雖然一般欠薪行為也危害到了勞動者的經(jīng)濟權益,但它并沒有嚴重危及到個人的生命安全和社會秩序,應將一般的欠薪行為剔除刑法的視野,在勞動法和民法的領域內(nèi)就得以解決,無需啟動刑法。刑法的寬容性要求刑法體現(xiàn)人文關懷。其中“期待可能性”理論就是寬容性的具體體現(xiàn)。
期待可能性理論是指如果行為當時不可能期待行為人不法行為不為違法行為而為適法行為,則不應對其加以非難。根據(jù)行為表現(xiàn)的不同欠薪是否具有犯罪性也不同,我們可以劃分出一般欠薪行為和惡意欠薪行為。一般欠薪行為是指由于單位或個人資金短缺,不得已而不支付勞動者工資或無法定理由支付不足薪酬數(shù)額較小的行為。這種行為的主觀惡性較小,一般是由于不可避免的資金問題而造成欠薪,應當認為具有期待可能性。可以在根據(jù)民事法律,按合同違約來處理,也可按照侵權來處理。從刑法的經(jīng)濟性來看,將“惡意”的范圍限制的過寬,就使刑法越權行使了民法、行政法的職能,造成了司法資源的重復使用;如果將“惡意”范圍限制的于狹窄,又同樣使部分犯罪分子逍遙法外,那么該罪設置的目的就未達成。所以“惡意欠薪”如何界定,是刑法介入的關鍵問題。
二、“惡意欠薪罪”之犯罪構成的分析
《刑法修正案(八)》規(guī)定,惡意欠薪被定義為“以轉移財產(chǎn)、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shù)額較大,經(jīng)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為。”這一法條排除了一般性的欠薪行為,但同時將惡意欠薪的行為客觀行為表現(xiàn)局限在兩種:第一是以轉移財產(chǎn)、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報酬,經(jīng)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為。另一種是有能力支付而拒不支付勞動者報酬,經(jīng)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為。
筆者認為,這種界定一定程度上狹窄。隨著現(xiàn)時犯罪形式的多樣化,“惡意”的表現(xiàn)亦會層出不窮,如此一來許多犯罪人會用其他手段逃脫付薪,最終還要通過啟動“侵占罪”、“欺詐罪”等其他的罪名來處以刑罰,那么“惡意欠薪罪”的法條就失去了意義,成為一紙空文。這無疑增加了認定犯罪行為的難度和成本,也造成了罪名的閑置,刑法的效益性就無從實現(xiàn)。因而應參照“侵占罪”的規(guī)定,定義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無正當理由拒不支付、或者支付不足,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修正案出臺后,有學者對法條中“經(jīng)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規(guī)定提出質疑,稱多此一舉,筆者認為亦同。現(xiàn)在欠薪問題嚴重原因之一就是執(zhí)法不力,而既然已經(jīng)將“惡意”的范圍限縮,就更使犯罪人有理由逃脫犯罪的制裁,“惡意欠薪罪”就鮮有用武之地。犯罪人則會以各種方式進行法律規(guī)避。缺乏可操作性的“惡意欠薪罪”如何切實保護勞動者權益呢?與其規(guī)定由政府責令,不如改為“經(jīng)勞動者催交”,這樣比較符合“惡意”的認定。
三、“惡意欠薪”之刑罰規(guī)定的分析
我國對“惡意欠薪罪”的處罰措施是有期徒刑、拘役與罰金并科制??v觀我國刑法對經(jīng)濟性犯罪的刑罰配置,基本以自由刑和財產(chǎn)刑為中心,而自由刑的規(guī)定十分嚴厲。究其原因有:第一,因為我國公民占有的物質資料并不充裕,產(chǎn)生了將生命權和財產(chǎn)權作為同等重要的對待觀念,導致了自由刑的濫用。第二,經(jīng)濟犯罪的日益嚴重,而由于其他法律法規(guī)并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控制犯罪,導致人們傾向于用重刑懲罰犯罪。
然而,從長遠來看,經(jīng)濟刑罰應當輕緩化。“市場經(jīng)濟本質上是一種自由經(jīng)濟,因此市場規(guī)范的形成最終應當來自市場主體間在市場活動過程中的合作互利,是主體反復博弈后形成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遵循的定式,而過分嚴厲的刑罰與市場經(jīng)濟的內(nèi)在邏輯本身是矛盾的。”具體到“惡意欠薪罪”,表面上順應民意,事實上如果把欠薪者收監(jiān),造成單位或個人的破產(chǎn),一大批勞動者便喪失工作,那么即使他們領到工資,今后的生計也存有問題,這樣對于他們而言是得不償失的。在此情形下刑罰不僅沒有為勞動者帶來光明,而是使他們陷入另一個漩渦之中。同時也會使市場經(jīng)濟受到?jīng)_擊,刑法的產(chǎn)生如此巨大的副作用,其效益必然下降。這樣是有悖于刑法的謙抑性的。另一方面,“惡意欠薪”應屬于故意犯罪,并且應是有預謀、有計劃的犯罪,而不是激情犯罪。
因而這種犯罪的行為人在實施犯罪時應是很冷靜、清醒的,根據(jù)上面分析可以知道,即使是終身監(jiān)禁也許都不能制止他,由于“惡意欠薪”加重的法定刑僅為七年,雖然其刑滿后受到信譽的影響,但由于不可能每個人都能了解到用人者,尤其是個人的信譽背景,故而不能排除其再犯可能性,而根據(jù)罪刑相當?shù)脑瓌t,亦不能提高法定刑,這樣“惡意欠薪”的處罰并不能產(chǎn)生預期的威懾作用。從這一點而言,處以財產(chǎn)刑也許是更好的做法。
總而言之,“惡意欠薪”是侵犯財產(chǎn)權的行為,根據(jù)刑罰謙抑的理念,應當主要以財產(chǎn)刑來懲罰該種犯罪行為,而對于自由刑,或許能起到懲罰犯罪的作用,但無益于被害人,其所希望獲得的財產(chǎn)權益仍舊不能實現(xiàn)。菲利認為,對于任何一個犯罪,都應當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犯罪人是否可以回歸社會,再確定是將其監(jiān)禁或是強制嚴格賠償損失。因此,凡是不需要限制自由的都無需采用自由刑,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害。對“惡意欠薪”行為人的刑事制裁,最好的方法或許是加大罰金的處罰力度,規(guī)定罰金的計算方法。
四、對“惡意欠薪罪”處罰方法的一點建議
在西方,對大量的經(jīng)濟犯罪,廣泛使用的是“禁止從事特定的職業(yè)活動”等資格刑。雖然看似不如有期徒刑、拘役具有威懾性,但是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該處罰之下,犯罪人雖然有著人身自由,但其被禁止特定資格,其欲再犯罪便缺乏資格,從而降低行為人的再犯可能性。筆者認為,在將來可以將資格刑加入“惡意欠薪罪”的刑罰,第一可以使刑罰輕緩化,不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減少監(jiān)獄不必要的使用成本,以較少的投資成本獲得較大的刑法收益。第二也可使“惡意欠薪”之刑與其侵害的法益具有相當性。這樣不僅實現(xiàn)了懲罰“惡意欠薪”行為之目的,也符合謙抑性之罪與刑具有“相當性”,才可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刑法追求的目標———懲罰和預防犯罪。
結語
與國外相比,我國刑法對謙抑性在實際立法過程中并未給予充分的關注。謙抑性是指刑法的斷片性、寬容性、經(jīng)濟性,它是法律體系中最后的保障法,也是刑事立法中必須貫徹的原則之一,有學者甚至稱其為“精神”。“惡意欠薪”入刑雖然體現(xiàn)民意,但其法條的規(guī)定是否有悖于刑法謙抑性實則有待商榷。從罪之謙抑來看,刑法規(guī)定的犯罪構成過于狹窄,給犯罪人留下空間;從刑之謙抑的角度,刑法注重自由刑與其所侵害的法益的性質亦不具有相當性。這是刑法謙抑理念的缺失,也是我國的社會環(huán)境所影響。筆者依據(jù)謙抑理論對惡意欠薪的入罪標準與刑罰標準抒發(fā)了自己的淺見。對“惡意欠薪”入刑后的完善,仍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去探索。
參考文獻:
[1]陳興良.刑法的價值構造(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2]郭愛周.惡意欠薪刑法規(guī)制問題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9.
[3]惡意欠薪不宜犯罪化[N].上海金融報,2010-11-02.
[4]惡意欠薪罪———王耀剛律師訪談[EB/OL].
[5]馮梅,叢海彬,徐楷.淺析俄羅斯刑法惡意欠薪罪及對我國的啟示[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1).
[6]惡意欠薪:不是無法可依只是執(zhí)法不嚴[EB/OL].
[7]惡意欠薪是否入罪引熱議[EB/OL].
[8]荊培才.對“惡意欠薪”行為入罪的質疑[J].法制與社會,2010(36).
[9]王明星.刑法謙抑精神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
[10]徐衛(wèi)東,李潔等.刑法謙抑在中國———四校刑法學高層論壇[J].當代法學,2007(1).
[11]苦口但非良藥:欠薪入罪應當慎行[EB/OL].
[12]向磊.論刑罰的寬容性[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04.
[13]徐建峰.犯罪構成:刑法謙抑精神的載體———以德日刑法學犯罪論體系為例[J].研究生法學,2002(1).
[14][意]菲利.實證派犯罪學[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
[15]孔明.刑法對經(jīng)濟犯罪規(guī)定的謙抑性缺失分析———以經(jīng)濟犯罪刑罰的現(xiàn)實配置為視角[J].湖南社會科學,2008(3).
[16]陳興良.刑法哲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
>>>下頁帶來更多的刑法的畢業(yè)論文代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