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游牧民定居政策實施現狀淺析論文
新疆游牧民定居政策實施現狀淺析論文
哈薩克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是新疆傳統(tǒng)的游牧民族,在長期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產中,形成了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游牧經濟的脆弱性,游牧經濟已很難適應社會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在國家民族政策的引導下,游牧民族走向定居成為歷史的必然選擇,也是游牧民族實現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新疆游牧民定居政策實施現狀淺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新疆游牧民定居政策實施現狀淺析全文如下:
【摘 要】 文章概述了游牧民定居政策實施六十余年來取得的重大成果,90%的牧民實現定居,游牧民在生活方式、基礎設施、文化教育、思想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觀。同時,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的對策:鼓勵定居牧民開展多樣性的生產方式,并對定居牧民做相關的培訓和實施政策優(yōu)惠;加強對定居牧民的文化素質教育,提高定居牧民創(chuàng)新能力;引導定居牧民自主的種植高產牧草,推行圈養(yǎng);引導定居牧民主動學習,積極接受現代化的文化。
一定的地域造就特定的風土人情,并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做出相應的調整。新疆氣候以半干旱為主,造就了新疆的生產方式自古以來以游牧為主;新中國成立以后為了改善游牧民生活狀況和推動牧業(yè)現代化,黨和國家開始推動實行牧民定居政策,經過六十余年的努力,使牧民定居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一、傳統(tǒng)游牧民生活方式
1、逐水草而居,定期轉場
新疆的傳統(tǒng)生產方式是游牧,新疆北部則以哈薩克族牧民為主,生產方式是逐水草而居放牧牲畜。住在可以快速拆裝的氈房里,隨著水草的變化而移動自己生產生活的地點。每年四月從冬牧場向夏牧場轉場,十月浩浩蕩蕩地從海拔較高的夏季牧場向秋季牧場遷徙,并最終到達百公里外的越冬地,像他們這樣的傳統(tǒng)轉場生活已經延續(xù)了近3000年。在古代漢文史書中,就把游牧民族政權曾形象地稱為“行國”,其立國之本就是逐水草游牧養(yǎng)畜。
2、生產地域相對固定
新中國成立以前,夏季牧民沒有自己固定的牧場,往往趕著牲畜逐水草而移動,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一旦遇到自然災害,牲畜和財產損失嚴重;新中國成立以后,牧民翻身做主人,分得自己的牧場,哈薩克牧民盡管還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但轉場的地點則相對固定,分為明顯的兩個地點即冬牧場和夏牧場;尤其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黨和國家開始制定定居政策,推動牧民定居,牧民生活地域固定化,夏季沿著固定的路線移動較遠,秋季則回到定居點過冬,定居點有完備的生活設施和牲畜的棚圈大大提高了抵御災害的能力;伴著而來的是各項配套設施,方便牧民生活,提高了牧民生活質量。
3、文化以伊斯蘭文化為主
新疆游牧民都是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但游牧民的宗教信仰又和定居民族的伊斯蘭信仰有所差別,游牧民由于居住不定、經常搬遷,所以沒有固定的禮拜寺和經文學校,就是冬牧場里的不固定的經文學校也寥寥無幾。游牧民在信仰伊斯蘭教的同時,還繼續(xù)保留著一些古代宗教習俗,其中有一些已與伊斯蘭教的習俗融合在一塊。但現在生活方式、習慣禮制多以伊斯蘭形式為主。
二、當地游牧民定居政策實施后的轉變
自20世紀50年代牧民定居政策實施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后,隨著包產到戶政策實施的背景下,新疆1986年召開的“加快發(fā)展北疆牧區(qū)經濟工作會議”,新疆自治區(qū)黨委和人民政府確定了牧民定居的方向,[1]“提出了應該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實施并且在統(tǒng)一規(guī)劃、合理布局、大分散、小集中、有利于生產的思想指導下安排定居的原則,還作了規(guī)劃部署。”[2]新疆牧區(qū)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牧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生活方式的轉變
隨著游牧民定居政策的事實,牧民的方式由原來的逐水草而居到現在的定居,牧民改變以前全年游牧的生活方式;游牧民定居后居住條件由磚瓦結構的房子代替?zhèn)鹘y(tǒng)的氈房,抵御自然災害的程度明顯增強,舒適程度顯著提高;由原來的購買生活用品困難,精神活動匱乏,到現在可以定期趕“巴扎”(集市),參加文化集會等;少年兒童由原來很少接受學校教育到現在適齡少年兒童集中學習;黨和國家實施的游牧民定居政策正在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改變著牧民的生活方式,豐富定居牧民的生活。
2、基礎設施的轉變
黨和國家游牧民定居政策實施以來,國家和自治區(qū)加大了對游牧地區(qū)的投入,在牧民定居點興建相關配套設施,解決定居下來牧民的居住、飲水溝渠、牲畜棚圈,公路、學校、用電、通信等方面的基礎設施的建構,現已形成“三通”、“四有”、“五配套”、“三化”、“兩不轉”[3]目標。國家為擴大資金來源和技術支持,實施的對口援疆政策,新建的牧民定居點實現了環(huán)境優(yōu)美,規(guī)劃合理的牧民居住小區(qū),幼兒園、學校、社區(qū)健身中心、文化中心各項設施一應俱全,牧民可以就近享受現代化的生活方式。
3、文化教育的轉變
傳統(tǒng)的游牧生活,使得牧民文化生活比較單調,文化資源相對匱乏,文化教育普遍較低,素質難以跟得上社會發(fā)展速度;黨和國家游牧民定居政策實施以來,在牧民定居點建成文體活動中心,社區(qū)圖書館等文化設施和場地,定居點牧民在享受傳統(tǒng)文化生活方式的同時,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文化生活方式;為豐富定居牧民的文化生活,各級政府還不定期的組織電影放映隊、文藝演出隊等到牧民定居點演出。定居點建成設施齊全的幼兒園和學校,牧民子女可以就近入學,學習文化知識;為保證學校師資國家和自治區(qū)開展了“特崗教師”、實習支教、“雙語計劃”等,這些教師為牧民定居點帶來了現代化的教育方式和文化素質,甚至是生活方式。隨著文化教育定居的牧民素質顯著提高。
4、思想觀念的轉變
隨著黨和國家實施的牧民定居政策的逐步落實,定居牧民對定居受益越來越多,思想觀念也較之以前有很大的改變;認識到只有定居下來才能融入現代社會,提高生活質量;只有定居下來才能增強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只有定居下來才能穩(wěn)產增收;只有定居下來才能享受國家社會發(fā)展的有益成果。隨著游牧民定居政策的實施,牧民通過學習和實踐認識到通過現代化的畜牧業(yè)生產方式,能夠改良牲畜品種,提高畜產品質量,達到增收目的。從而形成“學習推動發(fā)展,科技達到增收”的思想觀念。
三、當地游牧民定居政策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及對策
1、生產方式單一,生活水平較低
牧民定居政策實施以來,“90%的牧民實現定居”,[4]和以前相比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觀,生活質量顯著提高。但同社會平均水平相比還相差甚遠,主要表現在生產方式單一,生活水平較低,游牧民定居下來沒有較快適應固定類型的生產方式,還是以放牧為主,其他生產方式效用發(fā)揮明顯不足,增收渠道少,家庭收入提高不明顯。 建議黨和政府根據游牧民定居地的實際情況,鼓勵定居牧民開展多樣性的生產方式,并對定居牧民做相關的培訓和政策優(yōu)惠,如開展特色旅游,傳統(tǒng)藝術品加工,畜產品深加工等;以達到“愿意定、定得住、渠道廣、增收多、生活好”的目標。
2、思想觀念落后,創(chuàng)新意識不足
定居下來的牧民,大部分保留著以前的生產生活習慣,對新事物新技術往往持懷疑的態(tài)度,對黨和政府持依賴態(tài)度;思想觀念保守,對現代技術對生產的作用普遍認識不足,在生產生活中創(chuàng)新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嚴重缺乏。
希望黨和政府重視定居牧民思想觀念落后,創(chuàng)新意識不足的問題,通過有意識地引導和宣講,使定居牧民了解社會發(fā)展需要,使思想觀念適應社會發(fā)展;同時加強對定居牧民的文化素質教育,提高定居牧民創(chuàng)新能力,使定居牧民認識到創(chuàng)新帶來的益處,并致力于生產創(chuàng)新。
3、環(huán)保意識滯后,環(huán)境破壞嚴重
對黨和國家牧民定居政策實施依賴,隨著牧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的同時,環(huán)境問題也日益嚴峻,定居下來的牧民放牧空間較之以前變小,為了追求收入,牲畜數量不減反多,這就造成了草場破壞嚴重,草場植被稀疏,沙化嚴重,大風天氣沙土彌漫;抗雨水沖刷能力嚴重降低,草場上溝壑縱橫。嚴重影響了牧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黨和國家應加強環(huán)保教育,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政府在核實草場載畜量的情況下,嚴格控制放牧牲畜的數量。并引導定居牧民自主的種植高產牧草,推行圈養(yǎng),減少對草場的過度使用。
4、文化設施分散,效用發(fā)揮不足
牧民定居政策實施后,政府興建了一批學校、圖書館、文化活動中心等。但數量較少,學校、圖書館、文化活動中心配套設施達不到需要。這些設施往往只有在鄉(xiāng)鎮(zhèn)才比較齊全,距離大部分牧民定居點較遠,難以利用。中學以上的學校遠離牧民定居點,牧民子女往往要到離家?guī)资锏牡胤綄W習,增加了學習難度和牧民負擔。
文化先進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體現,政府應開展種類多樣的文化活動手段,如廣播電視展示、移動書屋等;引導定居牧民主動學習,積極接受現代化的文化,如主動到圖書室借閱書籍等。
自20世紀50年代實施牧民定居政策以來,黨和國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牧民定居政策經過60余年的發(fā)展和實施,盡管其中還有些客觀困難,但牧民生活有了較大的改觀,牧民生活正在奔小康的道路上前行,牧區(qū)社會和諧程度顯著提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