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思政論文格式(2)
大學生思政論文格式
關于大學生思政論文格式的論文范文
高校思政教育,中國社會轉型中不能回避的話題
目前,中國經濟社會已經開始步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由計劃轉型為市場,由傳統(tǒng)轉型為現代。這一轉型期,既是“黃金發(fā)展期”,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加快,經濟迅猛發(fā)展。同時也是“矛盾凸顯期”,社會矛盾急劇增加、利益格局迅速調整。信息網絡化和經濟全球化,深刻的影響著大學生的生活、行為方式和思想觀念,給高校思政工作帶來了全新的挑戰(zhàn)。所以對中國社會轉型期內,高校思政教育進行研究,使高校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增強,對于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實現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有深遠而重大的戰(zhàn)略意義。
一、高校思政教育在社會轉型期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多元化的市場經濟利益強烈沖擊著思政教育
積極、向上、健康,是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主流。大學生思想活躍,有著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求知欲望,他們有較高的政治熱情,注重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對社會的安定團結以及國家的時政要聞非常關心,同時對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決擁護。但是隨著迅猛發(fā)展的市場經濟,各種功利主義、享樂主義思想流行,對大學生的道德行為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大學生缺失了各種社會責任感和誠信,降低了道德品行。同時,大學生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有著相對懸殊的家庭經濟條件,貧富兩級分化現象比較嚴重,一些學生仇富心理、嫉妒心理比較嚴重,個別大學生對于功與過、榮與辱、善與惡、美與丑、是與非等標準,沒有明確的界限。同時,對于權利沒有足夠的監(jiān)管力度,出現了各種不平等現象,嚴重沖擊著大學生的心理,對大學生的積極性造成了嚴重的挫傷。
(二)大學生自身有著相對脆弱的社會主義價值觀
當前大學生在應試教育下,盡管對馬克思主義原理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但還沒有真正的向社會主義價值體系轉化。和高中階段相比,大學生活相對寬松,這樣為大學生思考人生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同時與一些新的社會現實有了更深的接觸。當理想的社會狀態(tài)偏離現實軌跡時,尤其是當今社會的不完善之處觸目可及時,會使大學生在發(fā)展和完善自身的道德水準上出現偏頗。
(三)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質的挑戰(zhàn)
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組織作出改進和加強的有力保障,就是教育工作者隊伍建設,其素質的好壞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帶來了直接的影響。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工作中之所以容易樹立威信,是因為有著信息不便的優(yōu)勢,容易贏得尊重,這樣利于順利開展思想教育工作。而伴隨著迅猛發(fā)展的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利用網絡,學生們可隨時隨地的獲取信息資源。而目前的實際情況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并沒有受過正規(guī)的計算機教育和專業(yè)的培訓,在新技術和新形勢下,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高校思政教育在轉型期的主要著力點
為了能時刻保持旺盛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機,對高校思政教育應不斷進行完善、創(chuàng)新,用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來審視,使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和感染性得到增強。
(一)社會實踐緊密結合理論知識
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就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應將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成果在教學中進行充分的體現。引導大學生對“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體會,對科學發(fā)展觀真正的貫徹和落實。開展國情和世情教育,以及黨的政策、方針和路線教育,使大學生懂得自己肩負著神圣的社會使命,對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有著正確認知,用科學的理論來武裝自己的頭腦。通過對個人理論素養(yǎng)的不斷深化和學習,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真正的關心、理解和尊重學生,時刻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培育“四有”新人,促進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形成。而客觀實踐活動是一切道德活動的根本動力,實踐活動是一切“知、情、意、行”整體和諧的基礎。在生活中所形成的價值觀念、道德認同以及對生活的感悟,是思想道德成長的來源。所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應努力搭建各種平臺、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組織大學生開展各種假期調研、社會活動、公益活動、勤工助學、志愿服務和社會調查服務,通過各項社會實踐,大學生不斷的選擇、認同、體驗,對道德要求進行踐履,使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不斷提升,進而使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不斷增強。
(二)加強對互聯(lián)網的監(jiān)管能力和利用能力
伴隨著迅猛發(fā)展的信息技術,對于人們的思想認識上,大眾傳播媒介有著越來越強烈的沖擊。尤其是不斷普及和發(fā)展的新興媒體,如互聯(lián)網和手機等,以其獨特的傳播方式,深遠而廣泛的影響著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方式和思想意識。正確的輿論導向,會造福于黨和廣大人民。高校應對網絡教育資源充分的利用,樹立合力育人的理念,構建主題教育網站,應集生動性、趣味性、思想性和知識性于一體。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的觀點是,上層建筑是由經濟基礎所決定的,而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又有一定的反作用。新聞輿論作為意識形態(tài)和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點,密切聯(lián)系著文化生活、經濟和政治生活的各個領域,并對它們產生著深刻而廣泛的影響。校園網應加大正面新聞的宣傳力度,努力打造輿論強勢,準確、及時和全面的宣傳黨的各項政策、方針和路線。搶占新聞陣地,廣泛宣傳社會轉型期所涌現出來的先進事跡及優(yōu)秀人物。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滲透。加強網絡監(jiān)管能力,使大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得到提升,杜絕那些蠱惑人心的、對大學生身心健康帶來損害的信息渠道的傳播,對那種有序的、健康向上的社會輿論氛圍進行營造。
(三)幫助解決大學生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
我們常常教導學生:教育改變人生,知識改變命運。而事實上,當今社會因為濫用權力,在某種程度上講,學歷改變不了命運,而真正發(fā)揮作用的,是人脈資源。所以在社會轉型期,常常出現大學生就業(yè)不公的現象,對大學生的思想帶來了極深的影響。直接后果是,大學生常常感到急躁、焦慮和不安,對前途悲觀失望。為了真正做好社會轉型期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校應積極營造溫馨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同時相關部門應努力為大學生創(chuàng)造公平的競爭機會,嚴把人才準入關。同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心理疏���和人文關懷,無條件資助經濟有困難的學生。對各種苦難補助、勤工助學基金、獎學金的監(jiān)督制度和發(fā)放制度進行健全和完善,幫助困難生順利完成學業(yè)。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幫助大學生解決思想和情感上的困惑,并真正化解思想上的矛盾。
(四)加強思想 政治 教育 工作隊伍建設
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肩負著 管理、教育和培養(yǎng)學生的神圣職責,所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意義非常重大。首先,對教師人才的選拔標準是,具有較強的 組織和溝通能力、較高的專業(yè)水平、較好的 職業(yè)道德品行和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能時刻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同時對國情、民意非常關注。將高校思政教育實效性提高的前提,就是建立一支專業(yè)的和專職的教師隊伍。其次,應培養(yǎng)教師博學和終生學習的精神,豐富教師的人生閱歷,真正為學生工作、就業(yè)、學習、交友、政治和思想方面遇到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再次,提高教師的崗位津貼標準和工資待遇,使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起來。最后,應使教師隊伍的 實踐能力得到提升。定期組織他們參加各種考察活動和 社會實踐活動,對民情、社情、國情和世情真正和及時的了解,并在實際工作中更好的運用。
三、結語
我國在社會轉型期,涌現出大量的 熱點問題,使高校思政教育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新的歷史時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將肩負著更加艱巨的歷史責任。而不斷擴寬的信息渠道和廣泛 應用的現代媒體,使大學生的行為和思想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高校應緊密結合學生的行為和思想上的特點,立足于現實,將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進行改革,突出培養(yǎng)學學生的現代意識,將思想政治教育的著眼點放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真正培養(yǎng)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以適應社會轉型期的需要。
看了“大學生思政論文格式”的人還看:
4.思想政治論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