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姬發(fā)簡介
周武王姬發(fā)是西周王朝開國君主,在位13年。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周武王姬發(fā)人物簡介
周武王姬發(fā)(約前1087年―前1043年),別名周武王、周虎王、天王,姬姓,名發(fā),是西周王朝開國君主,在位13年。因兄長伯邑考被商紂王所殺,故姬發(fā)得以繼位;于公元前11世紀消滅商朝,建立西周王朝,定都鎬京(今陜西西安西南,追封父親為文王,并分封諸侯。姬發(fā)繼位后,對內(nèi)重用賢良,繼續(xù)以姜太公(即姜尚)為軍師,并用弟弟周公旦為太宰,召公、畢公、康叔、丹季等良臣均各當其位,人才薈萃,政治蒸蒸日上。對外爭取聯(lián)合更多諸侯國,壯大力量。
周武王姬發(fā)人物生平
武王伐紂
周文王十五歲時生武王,武王即位后,繼續(xù)用姜子牙為國相,以兄弟周公旦、召公奭為助手,進一步整頓內(nèi)政,增強軍力,國力日益強盛。受命九年(約前1048年)姬發(fā)在盟津(孟津)大會諸侯,前來會盟的諸侯有800個,一起舉行伐商演習。受命十一年(約前1046年),商紂王窮兵黷武,持續(xù)發(fā)動征討東南夷的戰(zhàn)爭,已把商朝弄得國困民乏。武王見時機己到,便聯(lián)合庸、蜀、羌、髳盧、彭、濮等部族,親率戰(zhàn)車300輛,虎賁3000、甲士45000人,進攻朝歌,在牧野大敗商軍后攻入朝歌。商朝因為軍人不足,故武裝奴隸兵,奴隸對商厭倦,陣前倒戈,殷商大敗,紂王自焚于鹿臺,周武王以鉞砍紂王遺體,代表誅殺商紂,殷商正式滅亡,史稱武王克殷。周王朝建立,定都鎬京(今陜西西安西南)。周武王追封父親為文王,并分封諸侯。
牧野之戰(zhàn)
牧野之戰(zhàn)又稱“武王伐紂”,是周武王聯(lián)軍與商朝軍隊在牧野(今河南省淇縣南)進行的決戰(zhàn)。由于帝辛(商紂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東南夷,雖取得勝利,但窮兵黷武,加劇了社會和階級矛盾,最后兵敗自焚,商朝滅亡。
《史記》卷四〈周本紀〉記載:帝紂聞武王來,亦發(fā)兵七十萬人距武王。武王使師尚父與百夫致師,以大卒馳帝紂師。紂師雖眾,皆無戰(zhàn)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紂師皆倒兵以戰(zhàn),以開武王。武王馳之,紂兵皆崩畔紂。紂走,反入登于鹿臺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諸侯,諸侯畢拜武王,武王乃揖諸侯,諸侯畢從。武王至商國,商國百姓咸待于郊。于是武王使群臣告語商百姓曰:「上天降休!」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遂入,至紂死所。武王自射之,三發(fā)而后下車,以輕劍擊之,以黃鉞斬紂頭,縣大白之旗。
姬發(fā)的老婆
一、 邑姜是周武王之妻,周成王、唐叔虞之母。
邑姜是商周之交一個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有關她的身份,《左傳·昭公元年》說:“當武王、邑姜方震大叔,夢帝謂己:‘予命而子曰‘虞’,將與之唐,屬諸參,而繁育其子孫。’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滅唐,而封大叔焉。故參為晉星。”
《史記·晉世家》里說得更為詳細:“唐叔虞者,周武王子,成王弟。初,武王與叔虞母會時,夢天謂武王曰:‘予命汝生子名虞,余與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曰:‘虞’。故遂命之曰‘虞’。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圭,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爾。’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以上兩項史料足以說明,邑姜是周武王的王妃,并為武王生了晉國的開國君主唐叔虞。另外,坐落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的晉祠,仍保留有一座專為祭奠邑姜的宋代建筑“圣母殿”,殿內(nèi)圣母像為北宋天圣年間雕塑,已有了近千年的歷史。近見網(wǎng)上有稱邑姜另有大名為姜淑祥者,乃姜太公與其妻桃花女所生,可備一說。
在商末周初,已經(jīng)有了王妃和王后的明確區(qū)別。比如,《呂氏春秋》里就說,殷朝的微子啟和紂王本是同母兄弟。然而,由于生啟時其母尚系次妃,而生紂時已為皇后。故“啟長而庶,紂幼而嫡”,還是讓紂繼承了大統(tǒng)。
那么,邑姜是否又有王后的身份呢?我們說,有的。請看《大戴禮記·保傅》篇里的話:“周后妃任(孕)成王于身,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獨處而不倨,雖怒而不詈,胎教之謂也。”
對于“周后妃”的身份,王聘珍在《大戴禮記解詁》一書中明確注曰:“后妃,武王邑姜也。”王聘珍雖為清人,但所注應是其來有自。關于這一點,我們在下節(jié)還有進一步的討論,這里,不妨先舉《論語·泰伯》里有一段十分有名的話:
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侍殷,周之德,可謂至德也已矣!”對于這段話中的“有婦人焉”,北宋的理學大家朱熹作注時,就是遵從的前人之說,認為所指的就是邑姜。并說在武王的十位“治亂”之臣當中,是“九人治外,邑姜治內(nèi)”⑵。還有其弟子蔡沈,在為偽《泰誓》作注時,采取的也是乃師的說法⑶。總之,通過上述幾項史料可知,邑姜乃武王正妃或者說皇后,并生了太子誦(即成王)和唐叔虞,是無可懷疑的。
二、邑姜乃姜太公之女
成書于西晉初年的《春秋經(jīng)傳集解》里說:“邑姜,晉之妣也。”杜預(公元222—284年)注:“邑姜,齊太公女,晉唐叔之母。”比杜預稍早的皇甫謐(公元215—282年),在他的《帝王世紀》也說:“武王妃(一作納),太公之女,曰邑姜。修教于內(nèi),生太子誦。”《帝王世紀》雖在宋以后陸續(xù)散佚了,但有幸的是上面這段話,在唐代的《藝文類聚》和宋代的《太平御覽》里都有轉(zhuǎn)引⑷。也就是說,在魏晉至唐宋的人們心目中,邑姜確系姜太公之女。
再往前追尋,我們可以看到在《史記·楚世家》里有一段記述,對上述說法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支持,而這段記述又幾乎是脫胎于《左傳·昭公十二年》的一段對話。為了避免重復,請看《左傳》里的這段對話:昔我先王熊繹與呂伋、王孫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國皆有分,我獨無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為分,王其與我乎?”(右尹子革)對曰:“與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齊,王舅也。晉及魯、衛(wèi),王母弟也,是以無分,而彼皆有。今周與四國,服事君王,唯命是從,豈其愛鼎?”
從楚和齊、晉、魯、衛(wèi)等五國“并事康王”(公元前1020—996年)、“共御王事”,到“周與四國,服事君王(即楚靈王 公元前539—529年),惟命是從”,正應了“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的話,暫且不去管它。我們要關注的是“齊,王舅也”。
我們知道,呂伋乃是姜太公之子,《史記·齊太公世家》里說得十分清楚:“太公之卒,百有余年。子丁公呂伋立。丁公卒,子乙公得立。”現(xiàn)在,我們又知道,呂伋有王舅的身份,沒有別的,只能因邑姜為太公之女、成王之母、武王之后。以往,對于姜太公被“首封”于齊,人們看重的多是他“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⑸的功勞;現(xiàn)在看來,更深一層的原由,還在于他更有著國丈的地位?!短K轍集》里說的“成王之母邑姜,齊侯世受其祉;宣王之母申后,申伯亦賴其寵”,可謂這一分析的最好補充。
姬發(fā)的故事
武王封貔貅
貔貅(音皮休)是一種瑞獸,和龍、麒麟一樣皆不存在於現(xiàn)世間。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歡稱這種瑞獸為“貔貅”,而在北方則依然稱為“辟邪”。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明史中,有著內(nèi)容特別豐富的民俗文化。在這些民俗傳統(tǒng)文化中,有深受人們喜愛的能夠驅(qū)災避邪、招財納福的五瑞獸:貔貅、麒麟、獅子、龍龜、蟾蜍。而貔貅則是排名首位。
關于貔貅的由來有一個傳說:貔貅是三百多萬年以前生活在西藏、四川康定一帶的西域猛獸,具有極強的搏擊能力。當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紂時,一次行軍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當時卻無人認識,姜子牙覺得它長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設法將它收服并當做自己的坐騎。帶著它打仗屢戰(zhàn)屢勝。周武王見貔貅如此驍勇神奇,就給他封了一個官,官號為“云”。當時姜子牙發(fā)現(xiàn)貔貅每天食量驚人,卻從不大小便。而它唯一的排泄系統(tǒng)就是從其全身的毛皮里分泌出一點點奇香無比的汗液,四面八方的動物聞到這種奇香后無不爭先恐后,不由自主跑來爭食,結(jié)果反被貔貅吃掉。
武王與面條
周武王與“龍肉”臊子面
臊子面起源于周朝。相傳周武王伐商時在岐山遇到像“龍”的怪獸。殺了怪獸,為了鼓舞士氣,決定每人分吃怪獸肉。但是人太多,不夠分,就煮湯每人分喝一碗,感到很好喝。這也是岐山臊子面的雛形。
人物爭議
死亡年齡
武王克殷二年年后(約前1043年),周武王駕崩,武王年壽有九十四歲、九十三歲、五十四歲、四十五歲,甚至有六十多歲等多種說法。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畢。由周公旦,召公奭和太公望輔佐繼承人成王。
姓名誤寫
在漢字文化圈諸國一些史書版本中,出于為自己君王避諱的傳統(tǒng)或因襲傳抄原因,有的將“周武王”寫為“周虎王”,如高麗史書《三國遺事》,為高麗惠宗“王武”避諱即改“武”為諧音的“虎”。
人物評價
周武王有著廣闊的心胸和長遠的眼光,同時有著果斷地處事能力,在看到商朝的無道,他打出了為民請命,替天行道的旗號來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從而大大的擴大了自己的實力和影響力,在伐紂的過程中,他以大無畏的精神親自帶領兵馬直搗朝歌,打了紂王一個措手不及。同時周武王有著很杰出的個人魅力,他也因此受到人們的愛戴,這也是他獲得人們支持的一個重要原因。
看過周武王姬發(fā)簡介的人還看了:
3.周武王定都在哪里
周武王姬發(fā)簡介
上一篇:儒學先驅(qū)周公簡介
下一篇:周幽王王后褒姒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