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推手還是推腳
縱觀當前的太極拳推手,五花八門,用力較技的、輕輕找勁的、撕皮擄肉的、喂手發(fā)放的、手腳齊上搬跤的等等,多種多樣。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您介紹:太極拳推手還是推腳。歡迎閱讀!
太極拳推手還是推腳
早在晚清時代,太極拳先賢在修煉實踐中遇到推手的課題,看到練拳者在推手中互相用力有礙太極功法的修煉,用力推有悖拳理的陰陽變化、輕靈、松柔等,遂在三十六病手中,將“推”列為病手之一??上б欢倌陙?,在太極拳圈子里,未被引起注意,用力推手者日漸增多,推廣太極拳的拳理拳法受到阻礙。祝大彤大師多次撰文,先后在武術(shù)刊物上發(fā)表了《不要去推手》《太極拳的幾種手》《太極無手》《渾身皆手》《練成空手》等文章,期望拳友不可在手上用力。
嚴格地說,“推手”對初學拳的人是一種誤導。因為他們對太極拳的歷史演變和各流派認識了解得不多,對太極拳的特點知之甚少,而對太極拳的博大精深也沒有足夠的研究。這時,如果引路人是明師,初學者所走的彎路不會太大;如果教授你的拳師不明拳理指導有誤,從第一天起,用力去推手,只能憑本力去撕皮擄肉,久之,推來推去都在推“手”。前輩拳師有一句名言:“太極無手,渾身都是手。”如果仍在手上用功,不符合太極“形于手指”的根本,也背離了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宗旨。
太極拳推手還是推腳
縱觀當前的太極拳推手,五花八門,用力較技的、輕輕找勁的、撕皮擄肉的、喂手發(fā)放的、手腳齊上搬跤的等等,多種多樣。其實,歸納起來也就是兩種手法:一種是本力加著法;一種是運用不熟練的虛實手。這兩種手法都犯了同樣的毛病,即身形上的缺陷、凹凸、斷續(xù),手上的頂、偏、丟、抗.腳下的雙重等。為什么呢?因為有以上毛病者,未曾推手精神不能放松,一是怕被對方推出去,二是想把對方推H{去。持這種心態(tài)去推手,心理上不能安靜,手上凈不下來,也難“神貫頂”。對方來手,迎上去用力手支住對方,身上凹回去,精神和手雙雙頂住對方,來力和本身力都壓在自己身上,也就是砸在腳下,這種狀態(tài)無虛實可講,沒有松柔可求,只有“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這條出路。
拳論云:“每見數(shù)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晤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拳論還告誡拳人,你不知陰陽,周身不輕靈,只有被動挨打。要提高推手技藝,不要去推“手”,而是去推腳。拳論云:“其根在腳,形于手指。”道理清楚,無須贅言。幾練拳多年的人,對學習拳論、悟解拳論,都是很下工夫地反反復復琢磨.悟太極的深奧拳理。太極高手有很多傳奇故事,聽來令人目瞪口呆。太極打法沒有固定模式,“出手見輸贏”,在高手面前,雙方一接手,弱手自覺渾身不得勁,即被擊出,沒有化解和思考的時間。這方面的原因很簡單,高手知陰陽明虛實,高手極柔軟又極虛空。感覺不到高手手上有力,是因為其根在腳下.腳變動反映在手上,“上下相隨人難進”,就是這個理。
從字面上看,揉手比推手更為松柔。從現(xiàn)象看,揉手表現(xiàn)在二人一來一往習練.而變化在腳。這是揉手藝術(shù).手上用力什么藝術(shù)也沒有了。歸根到底循拳理,推手還是推腳?推腳!揉手還是揉腳?揉腳!揉手是腳下陰陽變化的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