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寫桑葚的隨筆:桑葚之戀
學習啦:《桑葚之戀》是一篇描寫桑葚的抒情散文,作者從桑葚寫起,引出了自己的童年回憶,也抒發(fā)了自己懷念童年的心情。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閱讀這篇文章吧!
一個周末的上午,我去老家中大街菜市場買菜,突然看見,一農(nóng)人面前的竹籃里擺放著久違的桑葚。
新鮮飽滿的桑葚,勾住了我的眼球。意外遇見桑葚,我內(nèi)心真是千般滋味,萬般感慨,仿佛有一種隔世的感覺。
老實說,好多年了,再也沒有見過桑葚的影子,更甭提吃過了。
巧遇桑葚,我早已垂涎三尺,焉有不買之理。
一打聽,10元一斤,不貴。我迫不及待嘗了幾顆桑葚,味蕾喚醒了失散很久的記憶,呀,“還是當年那個味呦”!
我毫不猶豫地掏錢買了幾斤,回家給家人嘗鮮、分享。
桑葚這一吃食,一下子讓我想起了幾十年前的事了。
40年前,桑葚誘惑著我童年的味蕾。
桑葚的叫法數(shù)不勝數(shù)。例如:桑果、桑棗、圣果·····
老家人則習慣稱呼它為桑葚。
我想起初中時學過,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其中也有桑葚一詞。先生是這樣描述的: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角樹,紫紅的桑葚······
桑葚歷史悠久。據(jù)專家考證,早在兩千年多年前,桑葚已是皇宮里皇帝御用的補品,又被稱為“民間圣果。”
童年時,老家板浦城西(西大街往西),有一處地方叫拾骨寺。
拾骨寺是亂葬坑,到處是墳墓、死人骨頭。
提起拾骨寺,深信上了年紀的人以及生于上世紀60、70年代的人,都非常清楚這個地方。
拾骨寺因何而得名?無稽可考。
盡管膽子小,但是拾骨寺的桑葚,總是讓我垂涎欲滴,大起胃口。
在我的記憶中,我個子還沒有長到課桌高時,我就特別喜歡拾骨寺這個地方,向往著這個地方。
每到天空明朗,風送花香的五月間,拾骨寺里的桑葚便成熟了。每年,我都在渴盼這個時節(jié),早日到來。
每次去拾骨寺摘桑葚,我都事先約好,發(fā)小們一起去。所謂,人多膽量大。
雖然人多勢眾,但我還是很緊張,心“呯呯”直跳,我感覺心,有時好像要跳出心臟。
那個年代,物資匱乏,缺吃少穿,肚子的饞蟲猖狂。我的童年,只有一個“餓”字!
記得,那時候,老家河水波光粼粼,藍天白云,桃紅柳綠,蝶飛燕舞,鳥鳴蜜唱。
記得,那時候,盡管“餓”點、“窮”點,可是我們孩子心里充滿了快樂。
老家有首童謠:“紅嘟嘟,紫嘟嘟,吃得嘴巴烏嘟嘟。”
我和一群發(fā)小,時常唱著這支古老的童謠,向拾骨寺出發(fā)。
從我們家(板浦小學后操場)到拾骨寺,只需要十分鐘。
去拾骨寺,我們都是背著大人。
拾骨寺里的桑樹上,枝頭綴滿碩大的桑葚,一顆一顆,紅的發(fā)紫,紫中還泛著黑光,周身烏亮烏亮的,馨香撲鼻,沁人心扉。
我們貓著腰,躡手躡腳,溜進桑樹林,颼颼幾下,爬上了樹。
樹上的桑葚,觸手可及。坐在樹杈上,一邊吃桑葚,一邊享受清風。
吃桑葚。還有一種更簡單的方法,站在樹下,用竹竿使勁敲打樹上的桑葚。于是,桑葚和桑葉紛紛落下。
桑葚味甜汁多,柔糯芳鮮,惹人喜愛。
每一次吃桑葚,我們的肚子都吃得滾圓,吃得滿嘴烏黑。
吃桑葚時,要避免衣服、褲子沾上桑葚,沾上,就不容易洗干凈了。
回家后,硬是瞞不過大人。大人一看我們那烏黑的嘴唇,就知道我們?nèi)フ]爻粤恕?/p>
有時,我們這群孩子,連褲襠都被樹蹭破,屁股露在外面,還渾然不知。
當然,免不了大人一頓臭罵。
桑葚可以直接食用,可以在陽光下曝曬,制成桑葚干。
中國習俗中,桑樹象征著美滿、幸福。古代人有房前房后栽種桑樹的傳統(tǒng),因此常把“桑梓”代表故土、家鄉(xiāng)。
滄海桑田,時光荏苒?,F(xiàn)在,拾骨寺早已不再,所有的桑棗樹也消失在歲月的塵煙中。
拾骨寺的遺址上,有一部分居住上了人家,另外一部分被開發(fā)商蓋上了商品房。
永別了拾骨寺,永別了我的桑棗樹。
在40年后的今天,我靜坐書房,任憑歲月流淌,童年的桑葚,依然會讓我縈念不止,眷念一生。
作者:潘友國
公眾號:前沿作家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學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