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課外古詩詞背誦
古詩凝練的字詞、押韻的詩句和極富美感的意境有利于提高七年級學(xué)生對語言的感知能力和對美的直觀感受。學(xué)習(xí)啦為大家整理了七年級語文下冊課外古詩詞背誦,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語文下課外古詩詞背誦
課外古詩詞背誦
山中雜詩
年代:南北朝 作者: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竹里館
年代:唐 作者:王維 體裁:五絕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
逢入京使
年代:唐 作者:岑參 體裁:七絕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滁州西澗
年代:唐 作者:韋應(yīng)物 體裁:七絕 類別:山水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江南逢李龜年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絕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送靈澈上人
年代:唐 作者:劉長卿 體裁:五絕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guī)标?青山獨歸遠
約客
年代:宋 作者:趙師秀 體裁:七絕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論詩
年代:清 作者:趙翼 體裁:七絕
李杜詩篇萬人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lǐng)風騷數(shù)百年.
七年級語文課外題李凝幽居全詩
《題李凝幽居》
作者:賈島
原文: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注釋:
1、李凝:詩人的友人,也是一個隱者,其生平事跡不詳。
2、少(shǎo):不多。鄰并:鄰居。
3、池邊:亦作“池中”。
4、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橋分開。
5、云根:古人認為“云觸石而生”,故稱石為云根。這里指石根云氣。
6、去:離開。
7、幽期:時間非常漫長。負言:指食言,不履行諾言,失信的意思。
詩意:
悠閑地住在這里很少有鄰居來,雜草叢生的小路通向荒蕪小院。鳥兒自由地棲息在池邊的樹上,皎潔的月光下僧人正敲著山門。走過橋去看見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腳在飄動山石也好像在移動。我暫時離開這里但是還會回來,按約定的日期與朋友一起隱居。
賞析:
這首詩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一聯(lián)著稱。全詩只是抒寫了作者走訪友人李凝未遇這樣一件尋常小事。
首聯(lián)“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詩人用很經(jīng)濟的手法,描寫了這一幽居的周圍環(huán)境:一條雜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蕪不治的小園;近旁,亦無人家居住。淡淡兩筆,十分概括地寫了一個“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隱士身分。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是歷來廣為傳誦的名句。這兩句詩,粗看有些費解。詩人當然不可能連夜晚宿在池邊樹上的鳥都能看到。其實,這正見出詩人構(gòu)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潔,萬籟俱寂,因此老僧(或許即指作者)一陣輕微的敲門聲,就驚動了宿鳥,或是引起鳥兒一陣不安的噪動,或是鳥從窩中飛出轉(zhuǎn)了個圈,又棲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這一瞬即逝的現(xiàn)象,來刻畫環(huán)境之幽靜,響中寓靜,有出人意料之勝。倘用“推”字,當然沒有這樣的藝術(shù)效果了。
頸聯(lián)“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是寫回歸路上所見。過橋是色彩斑斕的原野;晚風輕拂,云腳飄移,仿佛山石在移動。“石”是不會“移”的,詩人用反說,別具神韻。這一切,又都籠罩著一層潔白如銀的月色,更顯出環(huán)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尾聯(lián)”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表明詩人不負歸隱的約定。前三聯(lián)都是敘事與寫景,最后一聯(lián)點出詩人心中幽情,托出詩的主旨。正是這種幽雅的處所,悠閑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詩中的草徑、荒園、宿鳥、池樹、野色、云根,無一不是尋常所見景物;閑居、敲門、過橋、暫去等等,無一不是尋常的行事。然而詩人偏于尋常處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語言質(zhì)樸,冥契自然,而又韻味醇厚。
七年級語文下冊課外古詩詞背誦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