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科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文科學生對于物理公式的記憶、理解、掌握,對正確認識和掌握物理規(guī)律以及應用物理規(guī)律都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咧形目莆锢砉酱笕?,希望對你有幫助?/p>
高中文科物理公式
分子動理論、能量守恒定律
1.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A=6.02×1023/mol;分子直徑數(shù)量級10-10米
2.油膜法測分子直徑d=V/s {V:單分子油膜的體積(m3),S:油膜表面積(m)2}
3.分子動理論內(nèi)容:物質(zhì)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大量分子做無規(guī)則的熱運動;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力。
4. (1)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1)r<r0,f引<f斥,F(xiàn)分子力表現(xiàn)為斥力
(2)r=r0,f引=f斥,F(xiàn)分子力=0,E分子勢能=Emin(最小值)
(3)r>r0,f引>f斥,F(xiàn)分子力表現(xiàn)為引力
(4)r>10r0,f引=f斥≈0,F(xiàn)分子力≈0,E分子勢能≈0
5.熱力學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
W:外界對物體做的正功(J),Q:物體吸收的熱量(J),ΔU:增加的內(nèi)能(J),涉及到第一類永動機不可造出
7.熱力學第三定律:熱力學零度不可達到{宇宙溫度下限:-273.15攝氏度(熱力學零度)}
注: (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溫度越高越劇烈; (2)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 (3)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同時存在,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但斥力減小得比引力快; (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勢能減小,在r0處F引=F斥且分子勢能最小; (5)氣體膨脹,外界對氣體做負功W<0;溫度升高,內(nèi)能增大ΔU>0;吸收熱量,Q>0 (6)物體的內(nèi)能是指物體所有的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對于理想氣體分子間作用力為零,分子勢能為零; (7)r0為分子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分子間的距離;
恒定電流
1.電流強度:I=q/t{I:電流強度(A),q:在時間t內(nèi)通過導體橫載面的電量(C),t:時間(s)}
2.歐姆定律:I=U/R {I:導體電流強度(A),U:導體兩端電壓(V),R:導體阻值(Ω)}
3.電阻、電阻定律:R=ρL/S{ρ:電阻率(Ω?m),L:導體的長度(m),S:導體橫截面積(m2)}
4.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內(nèi)+U外
{I:電路中的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R:外電路電阻(Ω),r:電源內(nèi)阻(Ω)}
5.電功與電功率:W=UIt,P=UI{W:電功(J),U:電壓(V),I:電流(A),t:時間(s),P:電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電熱(J),I:通過導體的電流(A),R:導體的電阻值(Ω),t:通電時間(s)}
7.純電阻電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電源總動率、電源輸出功率、電源效率:P總=IE,P出=IU,η=P出/P總{I:電路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U:路端電壓(V),η:電源效率}
9.電路的串/并聯(lián) 串聯(lián)電路(P、U與R成正比) 并聯(lián)電路(P、I與R成反比)
電阻關系(串同并反) 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
電流關系 I總=I1=I2=I3 I并=I1+I2+I3+
電壓關系 U總=U1+U2+U3+ U總=U1=U2=U3
功率分配 P總=P1+P2+P3+ P總=P1+P2+P3+
10.歐姆表測電阻
(1)電路組成 (2)測量原理
兩表筆短接后,調(diào)節(jié)Ro使電表指針滿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測電阻Rx后通過電表的電流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與Rx對應,因此可指示被測電阻大小
(3)使用方法:機械調(diào)零、選擇量程、歐姆調(diào)零、測量讀數(shù){注意擋位(倍率)}、撥off擋。
(4)注意:測量電阻時,要與原電路斷開,選擇量程使指針在中央附近,每次換擋要重新短接歐姆調(diào)零。
11.伏安法測電阻
電壓表示數(shù):U=UR+UA
電流表示數(shù):I=IR+IV
Rx的測量值=U/I=(UA+UR)/IR=RA+Rx>R真
Rx的測量值=U/I=UR/(IR+IV)=RVRx/(RV+R)<R真
選用電路條件Rx>>RA [或Rx>(RARV)1/2]
選用電路條件Rx<<RV [或Rx<(RARV)1/2]
12.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限流接法與分壓接法
電壓調(diào)節(jié)范圍小,電路簡單,功耗小
便于調(diào)節(jié)電壓的選擇條件Rp>Rx
電壓調(diào)節(jié)范圍大,電路復雜,功耗較大
便于調(diào)節(jié)電壓的選擇條件Rp<Rx
注(1)單位換算:1A=103mA=106μA;1kV=103V=106mA;1MΩ=103kΩ=106Ω
(2)各種材料的電阻率都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金屬電阻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3)串聯(lián)總電阻大于任何一個分電阻,并聯(lián)總電阻小于任何一個分電阻;
(4)當電源有內(nèi)阻時,外電路電阻增大時,總電流減小,路端電壓增大;
(5)當外電路電阻等于電源電阻時,電源輸出功率最大,此時的輸出功率為E2/(2r);
磁場
1.磁感應強度是用來表示磁場的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單位T),1T=1N/A?m
2.安培力F=BIL;(注:L⊥B) {B:磁感應強度(T),F:安培力(F),I:電流強度(A),L:導線長度(m)}
3.洛侖茲力f=qVB(注V⊥B); {f:洛侖茲力(N),q:帶電粒子電量(C),V:帶電粒子速度(m/s)}
4.在重力忽略不計(不考慮重力)的情況下,帶電粒子進入磁場的運動情況(掌握兩種):
(1)帶電粒子沿平行磁場方向進入磁場:不受洛侖茲力的作用,做勻速直線運動V=V0
(2)帶電粒子沿垂直磁場方向進入磁場:做勻速圓周運動,規(guī)律如下a)F向=f洛=mV2/r=mω2r=mr(2π/T)2=qVB;r=mV/qB;T=2πm/qB;(b)運動周期與圓周運動的半徑和線速度無關,洛侖茲力對帶電粒子不做功(任何情況下);(c)解題關鍵:畫軌跡、找圓心、定半徑、圓心角(=二倍弦切角)。
注: (1)安培力和洛侖茲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則判定,只是洛侖茲力要注意帶電粒子的正負。
高中物理學習方法
(1)課前認真預習。
想提高物理考試成績,基礎一定要掌握的牢。很多基礎差的學生,聽課很吃力,主要是因為前面落下了很多內(nèi)容。因此,請做好預習工作,在這一點上,不要學班里的學霸們,他們不預習,是因為他們考點掌握的很牢固了。在課前,抽出時間獨立地閱讀教材,把新課的內(nèi)容都要仔細地閱讀一遍,一方面是培養(yǎng)自學能力,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把這部分可能需要用到的前期所學的內(nèi)容回顧一下;以便于課堂上老師提到的時候自己想不起來,跟不上教學節(jié)奏。
從聽課效果來看,帶著預習的問題來聽課,可以幫助基礎差的學生們提高聽課的效率,能使聽課的重點更加突出,更容易緊跟老師講解的思路。在課堂上當物理wuli.in老師講到自己預習時的不懂之處時,就要主動聯(lián)想、格外注意去聽,力求當堂弄懂;還有疑惑,課后就去問老師吧。
(2)主動提高效率的聽課。
在王尚原來的文章中曾經(jīng)提到過,物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最好的場合就是課堂。同學們想一想,咱們大部分的物理解題思維、解題切入點、研究方法,都是課堂上老師們傳授的。鍛煉思維能力,同學們最需要做的事兒,我認為就是跟著課堂老師講解的思路,另外,還要積極思考老師提問的問題,聽課最忌諱的就是坐馬觀花,被動地等著老師講答案。最好同學們還要有超前意識,在老師講解的時候想一想,下一步老師要分析什么了?為什么?
同樣,課下同學們做題時,遇到問題不會處理了,不會做了,想不要著急看答案,要明確是什么地方卡住了?哪些考點不會使用?接下來做什么?同學們?nèi)ヂ?lián)想下,課堂上老師講解這部分例題的時候,是怎么找到切入點的?
總之就是一句話:課堂上老師的講解思路,一定要跟上;課下做作業(yè)遇到問題了,反思下課堂上老師講題的過程和切入點的尋找方法。王尚的很多文章中都提到過,課堂聽課與課下做作業(yè)是一個相輔相成、相互扶持的過程,不能割裂開。
(3)定期整理學習筆記,復習學過的知識。
物理思維的培養(yǎng),需要沉積的過程,而定期整理溫習筆記,是這個過程的很好促進。在課下學習過程中,同學們通過對所學知識的回顧、對照預習筆記、聽課筆記、作業(yè)和參考書等材料加以補充、歸納,使所學的知識達到系統(tǒng)、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課堂的學習筆記,一定要簡明、易看、讓自己課下復習的時候一目了然。另外,學習筆記還要做到定期溫習,算是溫故知新吧,按知識本身的體系加以歸類,整理出總結(jié)性的學習筆記,以求知識系統(tǒng)化。通過筆記的梳理與考試卷子的分析,同學們還應整理同一類物理題的切入點。高中物理是研究萬物運動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同樣,在求解方法上,物理題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比如,動量能量守恒問題,什么時候用動量守恒,什么時候用能量守恒,什么時候用動能定理,要爭取找出答案來,以及這些典型模型的共性、解題切入點與常見解題誤區(qū)等等。
看了“高中文科物理公式大全”的人還看了:
1.高二文科物理公式
3.高二文科物理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