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25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25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學習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25課《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了解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當時在人們心目中不同的地位,并在對比品讀和想象寫話中初步體會伽利略不迷信權(quán)威,執(zhí)著求實地探索科學真理的精神。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25課《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25課《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原文
伽利略是17世紀意大利偉大的科學家。他在學校念書的時候,同學們就稱他為“辯論家”。他提出的問題很不尋常,常常使老師很難解答。
那時候,研究科學的人都信奉亞里士多德,把這位兩千多年前的希臘哲學家的話當作不容許更改的真理。誰要是懷疑亞里士多德,人們就會責備他:“你是什么意思?難道要違背人類的真理嗎?”
亞里士多德曾經(jīng)說過:“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這句話使伽利略產(chǎn)生了疑問。他想: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那么把這兩個鐵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會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看作一個整體,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快。這樣,從一個事實中卻可以得出兩個相反的結(jié)論,這怎么解釋呢?
伽利略帶著這個疑問反復做了許多次試驗,結(jié)果都證明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的確說錯了。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總是同時著地,鐵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鐵球的輕重沒有關系。伽利略那時候才25歲,已經(jīng)當了數(shù)學教授。他向?qū)W生們宣布了試驗的結(jié)果,同時宣布要在比薩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開試驗。
消息很快傳開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來到斜塔周圍,都要看看在這個問題上誰是勝利者,是古代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呢,還是這位年輕的數(shù)學教授伽利略?有的說:“這個青年真是膽大妄為,竟想找亞里士多德的錯處!”有的說:“等會兒他就固執(zhí)不了啦,事實是無情的,會讓他丟盡了臉!”
伽利略在斜塔頂上出現(xiàn)了。他右手拿著一個10磅重的鐵球,左手拿著一個1磅重的鐵球。兩個鐵球同時脫手,從空中落下來。一會兒,斜塔周圍的人都忍不住驚訝地呼喊起來,因為大家看見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了,正跟伽利略說的一個樣。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25課《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材解讀
【課文簡說】
這篇課文講述了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年輕時代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敢于挑戰(zhàn)權(quán)威,對人人信奉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所謂真理產(chǎn)生了懷疑,經(jīng)過反復試驗求證后,在人們的辱罵與猜疑中走上比薩斜塔,用事實驗證了真理。課文贊揚了伽利略不迷信權(quán)威的獨立人格和執(zhí)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本文故事引人入勝,敘述條理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在寫法上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通過從質(zhì)疑、求證到公開試驗這樣的具體事例來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二是通過環(huán)境或側(cè)面描寫來烘托人物,在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通過人們對亞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對伽利略的嘲諷的描寫,襯托出了伽利略追求真理的執(zhí)著精神,說明了伽利略在雙方力量對比極為懸殊的情況下,他在冒著多么大的風險!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感受并學習伽利略大膽懷疑,相信科學,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二是結(jié)合理解課文,學習作者通過典型事例表現(xiàn)人物品質(zhì)的方法。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理解伽利略試驗的過程與結(jié)論,并受到啟發(fā),初步學習一些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
【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耪l要是懷疑亞里士多德,人們就會責備他:“你是什么意思?難道要違背人類的真理嗎?”
這句話用假設關系的復句和連續(xù)兩個反問,充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科學界狂熱崇拜二千多年前的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將他的話奉為不容置疑的真理。正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伽利略善于思考,敢于向權(quán)威挑戰(zhàn),更表現(xiàn)出了他對真理執(zhí)著追求的科學態(tài)度。
?、扑?qū)W生們宣布了試驗的結(jié)果,同時宣布要在比薩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開試驗。
伽利略在經(jīng)過嚴密的推理和反復試驗后證明自己是對的,才向?qū)W生宣布結(jié)果,并要在比薩城斜塔上做一次公開試驗,主要目的是打破當時科學界盲目崇拜、迷信權(quán)威的思想,讓人們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
?、沁@時大家才明白,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
事實勝于雄辯。伽利略以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試驗,使人們轉(zhuǎn)變了觀念:對權(quán)威要尊重,但不應盲從,權(quán)威也有錯的時候,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對詞語的理解:
信奉:信仰敬奉。文中指當時研究科學的人們對亞里士多德奉若神明,將他作為真理的化身,對他的每一句話都深信不疑,表現(xiàn)了人們對權(quán)威的盲目迷信。
固執(zhí):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改變。文中指人們認為亞里士多德根本不可能有錯,而伽利略的執(zhí)著卻是固執(zhí)己見的表現(xiàn)。
膽大妄為:形容一個人膽量大,胡作非為。伽利略指出亞里士多德的錯誤,激起了迷信亞里士多德的人們的不滿。在他們心中,亞里士多德是權(quán)威,是真理,而一個默默無聞的青年教授竟提出反對,簡直是胡作非為,膽子太大了。
磅:英制質(zhì)量單位,1磅合0.4536千克。
四年級下冊語文單元作文范文:令我敬佩的媽媽
“媽媽”是一個圣潔、高尚的字眼。它令人想到勤勞、能干和無私的愛。
我的媽媽是一個勤快、能干的人。她既要工作,又要理家務。每天,忙里忙外,但是,她總能把工作和生活安排得有條有理,出色地做好自己份內(nèi)的事。因為這,媽媽的同事和鄰居的叔叔、阿姨總夸她能干,我也暗暗佩服媽媽的才干。
媽媽是個教師。她很愛她的學生。工作認真負責,也樂意接受學校的分配的任務。而且總能把事情辦好。有一次,學校要舉行“六一”開展活動。媽媽整天忙個不停。白天上課,中午回家,要排練跳舞、唱歌……夜里,還開著臺燈,在批改作業(yè)、備課,媽媽就這樣過了三天三夜,害得她生病了,可媽媽一點也不在呼,還是這樣過去了。
在家里,媽媽也是歸納家務的里家行手。每天炒菜、掃地、洗衣服……她都干得輕松自如、有快有好。尤其是炒菜的手藝,真的讓人贊不絕口。有一次,家里來了客人,我想:“今天可好好的吃一頓了。”我悄悄地來到廚房,看媽媽炒菜。只見媽媽胸前系著圍裙,在炒菜。不一會兒,眼前的蘿卜就炒好了,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直流口水。再過一個小時,餐桌已經(jīng)放滿了香噴噴的食物,有又大又紅的蝦,有蘿卜炒雞蛋,……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客人們吃得津津有味,還夸媽媽做得好。
我的媽媽是一個平凡的人。但她的勤勞,她的能干,卻令我敬佩,我常常暗暗的想:長大我一定做一個媽媽這樣的人。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