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歷史成語故事
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jù),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歷史成語故事大全,接下來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歷史成語故事(一)
錦囊詩草
被譽為“天縱奇才”的唐代大詩人李賀,一生給我們留下了二百四十多首詩?!昂谠茐撼浅怯荨?,“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名句都出自李賀。李賀與李白、李商隱并稱為唐代三李,可見他在唐代詩歌中的重要地位。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靈感也不是坐下就能等到的,那些雋永瑰麗的詩句無不是李賀嘔心瀝血、千錘百煉的成果。
李商隱寫的《李長吉小傳》中記載:
長吉(李賀字長吉)每天都與他們一同出游。他寫詩從來不是先確立題目,然后按照規(guī)矩套路連綴成篇。而是常常騎一匹弱馬,帶著一個小書童,身上背著一個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就寫下來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來,他的母親讓婢女取出囊中詩文,見所寫很多,就心疼地埋怨說:“你這孩子是要嘔出心肝才算完嗎?”說完就點燈,送上飯給長吉吃。飯后長吉再研墨把那些零星的感受補成完整的詩,投入其他囊中。不是大醉及吊喪的日子全都如此。
這就是“錦囊詩草”典故的由來,后人常用它比喻詩文優(yōu)美,或形容寫詩作文的辛苦。
小編解讀
是勤奮和積累成就了李賀非凡的文才。
我們今天也有“錦囊”,那就是隨身攜帶的手機或者筆記本。如果將生活中瞬息即逝的奇思妙想一一記錄下來,如同一張張便箋投進“錦囊”,然后點化為詩,演繹成文,日積月累必將打造出過硬的文字功底。如此一來,還用再為寫作文而抓耳撓腮,一籌莫展?
歷史成語故事(二)
一錢落職
清代文學家沈起鳳的《諧鐸》一書中有一個“一錢落職”的故事,如今讀來仍然耐人尋味。
有個南昌的青年人,跟隨父親生活在京城。偶然一次經過延壽字街,看到書店中有一個少年正在數(shù)著錢買《呂氏春秋》,正好有一個銅錢落在地上。這個人偷偷用腳踩上,等到少年離去然后彎腰去拾起來。旁邊坐著一個老翁,注視他了很長時間,忽然起來問這個人的姓名,然后冷笑而去。
后來這個青年通過考試得到江蘇常熟縣尉的官職。于是整裝去上任,拿著名帖拜見上級。當時湯潛庵先生是江蘇的巡撫,這個人十次求見都沒見到。巡捕傳來湯大人的話說,你不必去上任了,因為湯大人已經上奏彈劾你了。這個人想自己還沒有上任,為什么要彈劾我呢?一定有誤會,急忙要面見辯解。巡捕又傳湯大人的話說:“你不記得當年書店中的事了?當秀才的時候,尚且視一文錢如命,如今僥幸去做地方官,能不搜刮索賄,做一個戴紗帽的劫匪嗎?”
這個人才醒悟當時問他姓名的老翁就是湯大人,于是非常慚愧地辭官走了。
小編解讀
劉備臨終時告誡他的兒子:“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薄耙诲X落職”講的也是同一個道理——因為一枚銅錢而斷送了大好前程,說明即便是十分細小的行為不檢點,也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歷史成語故事(三)
季札掛劍
《史記·吳太伯世家》里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春秋時期,吳國季札第一次出使晉國,路過北方的徐國。徐國的國君十分喜歡季札的劍,但是卻沒有說出來。季札心里知道徐君的想法,但是他還要出使到別的國家,所以沒有把劍送給他。
后來他出使完成后再回到徐國,徐君已經死了,于是解下寶劍,掛在徐君墓前的樹上。
他的隨從說:“徐君已經死了,為何還要把劍送給他呢?”季札說:“雖然當初沒有說過,但我心里已經決定要把這劍送給他了,怎么能因為他死了而違背自己的諾言呢!”
小編解讀
季札只是在心里應允了別人,卻仍然把它當作諾言來踐行,因為在他心中,踐諾守信是準則更是信仰。反觀今人,有多少人對親口承諾過的事情隨時反悔,甚至對白紙黑字的合同肆意撕毀,誠實守信的傳統(tǒng)美德在他們身上已經消失殆盡。
歷史成語故事(四)
羹污朝衣
劉寬是東漢時期的名臣,漢靈帝時官至太尉,掌管全國軍事。
《后漢書·劉寬傳》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劉寬的性情溫和善良,從來沒有發(fā)過脾氣,即使在急迫匆忙時,也未曾見他面色嚴厲,言辭急迫。他的夫人對此也感到奇異,為了試探劉寬的度量,想激他發(fā)怒。
一天早上,正當劉寬整理好衣冠裝束,準備上朝時,夫人暗中命侍婢捧一碗肉湯走近他,并且假裝不小心將湯碗打翻,弄臟了劉寬的朝服。
大家都以為這下劉寬肯定要發(fā)火,哪知他依然神色不變,還和氣地問丫環(huán)說:“熱湯燙著你的手了嗎?”
劉寬的寬宏大量和好脾氣竟然到了如此程度。他為官從政也以寬恕為主,天下人都尊稱他為寬厚的長者。
小編解讀
弘一法師談處世之道時,有一條——“造物所忌,曰刻曰巧;圣賢處事,惟寬惟厚?!币馑际亲鋈思芍M刻薄討巧,圣賢大都寬容厚道。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劉寬的行為已經接近圣賢了。
下人犯錯時不僅沒有喝斥怒罵,還好言相慰,除了說明主人公生性寬厚以外,也與他的修養(yǎng)有關。反觀我們身邊,有的人在消費場所對服務人員頤指氣使,甚至動輒訓斥謾罵。他們自以為高人一等的姿態(tài),恰巧說明了其修養(yǎng)缺失,品性低劣。
歷史成語故事(五)
【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的琴師。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于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qiáo)夫站在岸邊,他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xiàn)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边@個樵夫就是鐘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yōu)美。?
【道不拾遺】
春秋時,鄭國政治家子產由于平定貴族舊勢力的叛亂有功,成了鄭國的正卿(qīng)(官名)。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進鄭國經濟發(fā)展;同時還主張依法治國,制定了嚴厲的刑法來處置犯罪行為,因此,國內沒有盜賊?!暗啦皇斑z”(路上丟失東西,別人不會撿去);街上的桃樹、棗樹長滿了果實,也沒人爬上去摘。由于子產把國家治理得很好,鄭國富強起來了,雖然連續(xù)三年受災,老百姓也沒受凍挨餓的。?“道不拾遺”這個成語常與“夜不閉戶”連用,形容社會風氣良好。6、大義滅親?
春秋時期,衛(wèi)國的州吁(yù)殺死哥哥衛(wèi)桓(huán)公,自立為國君。州吁驅使百姓打仗,激起人民不滿。他擔心自己的王位不穩(wěn)定,就與心腹大臣石厚商量辦法。石厚就去問自己的父親衛(wèi)國大臣石(qua),怎樣鞏固州吁的統(tǒng)治地位。石對兒子說:“諸侯即位,應得到周天子的許可,他的地位就能鞏固?!笔裾f:“州吁是殺死哥哥謀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許可,怎么辦”石說:“陳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陳、衛(wèi)又是友好鄰邦?!笔駴]等父親把話說完,搶著說:“你是說去請陳桓公幫忙”石連連點頭。州吁和石厚備了許多禮物,卻被陳桓公扣留了。原來,這是石的安排。衛(wèi)國派人去陳國,把州吁處死。衛(wèi)國的大臣們認為石厚是石的兒子,應該從寬處理。石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陳國去,把石厚殺了。史官認為石殺子是“大義滅親”。?
成語“大義滅親”,現(xiàn)在指為了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對犯罪的親屬不徇(xùn)私情。
★ 歷史成語故事大全
★ 歷史成語故事十則
★ 歷史成語故事5個
★ 歷史成語故事5篇
歷史歷史成語故事
上一篇:高一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下一篇:中國古代歷史故事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