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网站免费,成年人黄色视频网站,熟妇高潮一区二区在线播放,国产精品高潮呻吟AV

學(xué)習(xí)啦>學(xué)習(xí)方法>高中學(xué)習(xí)方法>高一學(xué)習(xí)方法>高一語文>

高一語文文化常識知識點概括

時間: 贊銳0 分享

我們要努力強化學(xué)習(xí)的動機,如樹立遠大理想;參加各種競賽,挑戰(zhàn)強者,激起學(xué)習(xí)欲望;看到自己學(xué)習(xí)成果而受鼓勵,從而增強自信,經(jīng)受挫折,要有不甘失敗和屈辱的精神。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文化常識知識點概括,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一語文文化常識知識點概括1

一、字音

1.玉玦(jué)

2.旦日饗士卒(xiǎng)

3.鯫(zōu)生說(shuì)我曰

4.奉卮酒為壽(卮zhī,酒器,大酒杯)

5.范增數(shù)目(shuó)項王

6.戮(lù)力

7.瞋(chēn)目

8.目眥(zì)盡裂

9.按劍而跽(jì)

10.彘(zhì)

11.刀俎(zǔ)

12.不勝杯杓(shēng)

13.沛公欲王關(guān)中(wàng)

14.毋內(nèi)諸侯(nà)

15.樊噲(fánkuài)

二、通假字

1.成五采

(“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2.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

(“距”通“拒”,把守的意思)

(“內(nèi)”通“納”,接納)

3.要項伯

(“要”通“邀”,邀請)

4.不敢倍德

(“倍”通“背”,背叛)

5.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蚤”通“早”)

6.令將軍與臣有郤

(“郤”通“隙”,隔閡、嫌怨)

7.不者

(“不”通“否”)

8.因擊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

9.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參”通“驂”)

三、一詞多義

1.【如】

①_如不能舉(動詞,好像)

②沛公起如廁(往,到......去)

③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比得上)

2.【意】

①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圖、意愿)

②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料想)

3.【舉】

①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舉起)

②_如不能舉(全、盡)

4.【謝】

①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道歉,動詞)

②噲拜謝(感謝)

③乃令張良留謝(兼道歉和告辭義)

5.【軍】

①沛公軍霸上(駐軍,動詞)

②從此道至吾軍(軍營,名詞)

③為擊破沛公軍(軍隊,名詞)

6.【言】

①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說,動詞)

②具以沛公言報項王(話,名詞)

7.【幸】

①婦女無所幸(君主對妻妾的寵愛叫“幸”)

②故幸來告良(幸虧,副詞)

8.【去】

①亡去不義(離開,動詞)

②相去四十里(距離,動詞)

9.【當(dāng)】

①當(dāng)是時(正當(dāng)......時候,介詞)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當(dāng)項王乎(比得上)

10.【故】

①君安與項伯有故(交情,形容詞作名詞)

②故遣將守關(guān)者(特意,副詞)

③故聽之(所以,連詞)

11.【坐】

①項王、項伯東向坐(坐下,動詞)

②因擊沛公于坐(座位,名詞)

12.【從】

①張良是時從沛公(跟隨,動詞)

②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

(帶領(lǐng),使......跟著,動詞)

13.【勝】

①刑人如恐不勝(盡,形容詞)

②沛公不勝杯杓(禁得起,動詞)

14.【擊】

①為擊破沛公車(動詞,攻打)

②因擊沛公于坐(動詞,刺殺)

15.【辭】

①卮酒安足辭(動詞,推辭)

②今者出,未辭也(動詞,告別,辭別)

③大禮不辭小讓(動詞,顧及)

四、古今異義

1.沛公居山東時

【古義】崤山以東

【今義】指山東省

2.約為婚姻

【古義】結(jié)為兒女親家

【今義】由結(jié)婚而形成的夫妻關(guān)系

3.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古義】意外的變故

【今義】副詞,很、非常

4.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

【古義】黃河以南,黃河以北

【今義】河南省,河北省

5.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

【古義】小人離間之言

【今義】仔細說來

6.今人有大功而擊之

【古義】現(xiàn)在別人,指劉邦

【今義】現(xiàn)在的人

高一語文文化常識知識點概括2

1、大敗李信,入兩壁,殺七都尉。誤:城墻,正:軍營。

譯文:大敗李信的軍隊,攻下兩座軍營,殺死七名都尉。

2、有功故出反囚,罪當(dāng)誅,請按之。誤:按照,正:審理。

譯文:徐有功特意開脫謀反的人,論罪應(yīng)當(dāng)處死,請審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東南道尚書令,封吳王。誤:拜見,正:授予官職。

譯文:高祖派來使者授予(杜伏威)東南道尚書令的官,封他為吳王。

4、府省為奏,敕報許之。誤:報告,正:回復(fù)。

譯文:有關(guān)部門為此上奏,(后主)下詔回復(fù)同意了這件事。

5、齊孝公伐我北鄙。誤:輕視,正:邊境。

譯文:齊孝公進攻我國北部邊境。

6、官人疑策愛也,秘之。誤:喜歡,正:吝嗇。

譯文:過路的官人懷疑陳策舍不得騾子,便把它藏了起來。

7、堯民之病水者,上而為巢,是為避害之巢。誤:生病,正:擔(dān)心,憂慮。

譯文:堯的百姓擔(dān)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這就是避免災(zāi)害的巢。

8、煥初除市令,過謝鄉(xiāng)人吏部侍郎石琚。誤:免除,正:(被)授職。

譯文:劉煥剛被授職市令,拜訪同鄉(xiāng)吏部侍郎石琚。

9、師進,次于陘。誤:依次,正:臨時駐扎。

譯文:諸侯的軍隊前進,駐扎在陘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誤:完畢,正:通“猝”,突然。

譯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災(zāi)難突然降臨也不會驚恐。

11、王趣見,未至,使者四三往。誤:高興,正:通“促”,趕快。

譯文:楚王趕快接見(尊盧沙),(尊盧沙)沒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請)。

12、存諸故人,請謝賓客。誤:安置,正:問候。

譯文:問候那些老朋友,邀請拜謝賓朋。

13、若復(fù)失養(yǎng),吾不貸汝矣。誤:借給,正:寬恕。

譯文:如果再不贍養(yǎng)母親,我就不寬恕你了。

14、楚莊王謀事而當(dāng),群臣莫能逮。誤:捉拿,正:及,達到。

譯文:楚莊王謀劃事情很得當(dāng),群臣沒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勝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誤:恩德,正:感激。

譯文:假如劉裕取勝,一定會感激我們借道給他的好處。

16、陛下登殺之,非臣所及。誤:上去,正:當(dāng)即。

譯文:陛下(如果)當(dāng)即殺掉他,(就)不是我的職權(quán)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貢部,多柬拔寒俊。誤:典籍,正:主管。

譯文:賈黃中先后兩次主管貢部,多次選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衡攬筆而作,文不加點。誤:標(biāo)點,正:刪改。

譯文:彌衡揮筆就寫,一氣呵成,一個字沒有刪改。

19、諸公多其行,連辟之,遂皆不應(yīng)。誤:許多,正:稱贊。

譯文:許多人都稱贊他的品行,接連幾次征召他,他都沒有答應(yīng)。

20、太祖知其心,許而不奪。誤:奪取,正:強行改變。

譯文: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許他而沒有加以強行改變。

21、阿有罪,廢國法,不可。誤:阿附,正:偏袒。

譯文:偏袒有罪之人,廢棄國法,是不能容許的。

22、弁(biàn)性好矜伐,自許膏腴。誤:討伐,正:夸耀。

譯文:宋弁生性喜好自我夸耀,自認為門第高貴。

23、聲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誤:富裕,正:眾多。

譯文:音樂和女色的繁多,妻室子女的眾多,都不過是供自己一個人享受罷了。

24、所犯無狀,干暴賢者。誤:干涉,正:冒犯、沖犯。

譯文:我們所做的太無理,侵?jǐn)_了賢良。

25、致知在格物。誤:標(biāo)準(zhǔn),正:推究

譯文:豐富知識的方式就在于推究事物的道理和規(guī)律。

26、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誤:改換,正:經(jīng)過。

譯文:漢朝想派使者去聯(lián)絡(luò)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定經(jīng)過匈奴統(tǒng)治區(qū)。

27、瓚聞之大怒,購求獲疇。誤:購買,正:重賞征求。

譯文:公孫瓚聽說這件事非常憤怒,重賞捉拿田疇,最后將他捕獲。

28、齊將馬仙埤連營稍進,規(guī)解城圍。誤:規(guī)勸,正:謀劃。

譯文:齊將馬仙埤讓各座營寨相連逐步向前推進,謀劃解除對義陽城的圍困。

29、舅李常過其家,取架上書問之,無不通。誤:經(jīng)過,正:造訪、探望。

譯文:他舅舅李常造訪他家,取出架上的書問他,他沒有不知道的。

30、吾君優(yōu)游而無為于上,吾民給足而無憾于下。誤:遺憾,正:怨恨。

譯文:我們的國君在上能寬大化民,不用刑法;我們的人民在下生活富裕,沒有怨恨。

31、不去,羽必殺增,獨恨其去不早耳。誤:怨恨,正:遺憾。

譯文:不離去,項羽必定會殺掉范增,只是遺憾他沒有及早離開罷了。

32、命下,遂縛以出,不羈晷刻。誤:捆綁,正:停留。

譯文:命令一下去,就(把死罪案犯)綁上押出來,片刻也不停留。

33、臏至,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誤:憎恨,正:妒忌。

譯文:孫臏來到魏國,龐涓擔(dān)心他才能超過自己,妒忌他。

34、曾預(yù)市米吳中,以備歲儉。誤:節(jié)省,正:年成不好。

譯文:吳遵路曾經(jīng)預(yù)先在吳地買米,用來防備年成不好。

35、其簡開解年少,欲遣就師。誤:簡略,正:選拔。

譯文:你可以選拔聰明有知識的年輕人,派他們?nèi)膸煂W(xué)習(xí)。

36、時楊素恃才矜貴,輕侮朝臣。誤:憐憫,正:夸耀。

譯文:當(dāng)時楊素依恃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地位,輕視侮辱朝廷大臣。

37、遂銘石刻誓,令民知常禁。誤:禁止,正:禁令。

譯文:王景于是讓人在石碑上刻下誡辭,使百姓知曉法典禁令。

38、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誤:捐助,正:撤除。

譯文:(吳起便)申明法度,賞罰分明,撤除冗余官員,廢除疏遠的王族的爵祿。

39、告儉與同郡二十四人為黨,于是刊章討捕。誤:刊登,正:刪除。

譯文:(朱并)控告張儉和同郡二十四人結(jié)為朋黨,朝廷于是下詔(刪除告發(fā)人姓名的捕人文書)搜捕張儉等人。

40、蓋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誤:戰(zhàn)勝,正:能夠。

譯文:好好開始的的確很多,能夠堅持到最后的實在很少。

41、時雖老,暇日猶課諸兒以學(xué)。誤:講課,正:督促。

譯文:當(dāng)時雖然年事已高,但閑暇的'時候還督促孩子們學(xué)習(xí)。

42、上令朝臣厘改舊法,為一代通典。誤:逐步,正:訂正,改正。

譯文:皇上命令朝臣改正舊的法令,作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

43、然百姓離秦之酷后,參與休息無為。誤:離開,正:通“罹”,遭遇。

譯文:但是百姓遭遇秦國的殘暴統(tǒng)治后,曹參給了他們休養(yǎng)生息的機會,無為而治。

44、公,相人也,世有令德,為時名卿。誤:命令,正:美好。

譯文:(魏國)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好品德,都是當(dāng)時有名的大官。

45、民不勝掠,自誣服。誤:掠奪,正:拷打。

譯文:那個州民經(jīng)受不住拷打,自己捏造事實優(yōu)罪了。

46、未及勞問,逆曰:“子國有顏子,寧識之乎?”誤:違背,正:迎著。

譯文:沒有問候(袁閎),迎著便說:“你們地方有位顏子,你認識嗎?”

47、漢數(shù)千里爭利,則人馬罷,虜以全制其敝。誤:停止,正:通“?!保7?。

譯文:漢軍到幾千里以外去爭奪利益,就會人馬疲乏,敵人就會憑借全面的優(yōu)勢對付我們的弱點。

48、桓帝愛其才貌,詔妻以公主。誤:妻子,正:以女嫁人。

譯文:桓帝喜歡他的才貌,下詔要把公主嫁給他。

49、屬與賊期,義不可欺。誤:期限,正:約定。

譯文:我剛才已經(jīng)跟賊人約定好了,根據(jù)道義不能欺騙他們。

50、親不以為子,昆弟不收,賓客棄我。誤:親人,正:父母。

譯文:父母不認為我是好孩子,兄弟不接納我,賓客拋棄我。

51、出水處猶未可耕,奏寢前議。誤:睡覺,正:息,止。

譯文:已經(jīng)退水的田地還不能耕種,上奏要求停止先前的奏議。

52、以予之窮于世,貞甫獨相信。誤:貧窮,正:困厄,不得志。

譯文:因為我當(dāng)時處境困厄,只有貞甫相信我。

53、十年,舉進士第一,授右拾遺,權(quán)翰林修撰。誤:權(quán)利,正:暫代官職。

譯文:(天會)十年,考中狀元,被授官右拾遺,暫時代理翰林修撰。

54、勉順時政,勸督農(nóng)桑。誤:勸說,正:勉勵。

譯文:勸勉順應(yīng)時代變化,勉勵督促從事農(nóng)桑。

55、議者皆然固奏。誤:這樣,正:認為……對。

譯文:議事的人都認為竇固的上奏是對的。

56、至朝時,惠帝讓參曰。誤:謙讓,正:責(zé)備。

譯文:到了上朝的時候,惠帝便責(zé)備曹參說。

57.彥章武人不知書。誤:文書,正:文字。

譯文:王彥章是一個軍人,不識字。

58、上曰:“君勿言,吾私之?!闭`:私自,正:偏愛。

譯文:文帝說:“你不要說了,我偏愛他?!?/p>

59、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厭,其速怨于民多矣。誤:迅速,正:招致。

譯文:(子常)對這些都不去救濟,卻聚斂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

60、受欺于張儀,王必惋之。誤:可惜,正:悔恨。

譯文:受到張儀的欺騙,大王一定會悔恨的。

61、絳侯望袁盎曰:“吾與而兄善,今爾廷毀我!”誤:期望,正:埋怨、責(zé)怪。

譯文:絳侯埋怨袁盎說:“我與你兄長友好,如今你卻在朝廷上毀謗我!”

62、眾皆夷踞相對,容獨危坐愈恭。誤:危險,正:端正。

譯文:那些人都很隨便地蹲坐互相面對,茅容獨自端正地坐著更加恭謹(jǐn)。

63、見周昌,為跪謝曰:“微君,太子幾廢?!闭`:輕微,正:如果沒有。

譯文:呂后看見周昌,向他下跪道歉說:“如果沒有你,太子差點就被廢掉了。”

64.未嘗見其喜慍之色,乃知古人為不誣耳。誤:陷害,正:欺騙。

譯文:從沒有看見他把喜怒哀樂掛在臉上,才知道古人是不欺騙(我們)的。

65、誠得至,反漢,漢之賂遺王財物,不可勝言。誤:遺留,正:贈送。

譯文:如果我真能到那里,返歸漢朝后,漢王贈送給大王的財物,會多得無法說盡。

66、性剛嫉惡,與物多忤。誤:事物,正:別人。

譯文:生性剛烈,嫉惡如仇,與別人多有抵觸。

67、由是民得安其居業(yè),戶口蕃息。誤:繁盛,正:繁殖。

譯文:因此百姓能夠安心地居住下來并從事他們的職業(yè),住戶和人口得以繁殖增長。

68、大業(yè)中,倫見虞世基幸于煬帝而不閑吏務(wù)。誤:清閑,正:通“嫻”,熟習(xí)。

譯文:大業(yè)年間,封倫見虞世基被煬帝寵幸卻不熟習(xí)為官的政務(wù)。

69、彧(ù)據(jù)案而立,立素于庭,辨詰事狀。素由是銜之。誤:接受,正:懷恨。

譯文:柳彧手按幾案站立,讓楊素站在庭院中,審問楊素的犯罪事實,楊素從此懷恨在心。

70、季文子相魯,妾不衣帛。以約失之者鮮矣。誤:新鮮,正:少。

譯文:季文子輔佐魯國,妾不穿絲綢衣服。因節(jié)儉而犯錯的人少啊。

71、皆頓首謝,及期無敢違。誤:感謝,正:謝罪。

譯文:大家都叩頭謝罪,到期沒有敢違約的。

72、王氏諸少并佳,然聞信至,咸自矜持。誤:書信,正:信使。

譯文:王家子弟都很好,但是聽到信使到來,都顯得拘謹(jǐn)。

73、乾寧三年,充武寧軍留后,行潁州刺史。誤:巡行,正:代理。

譯文:乾寧三年,充任武寧軍留后,代理潁州刺史。

74、變不形于方言,真臺輔之器也。誤:形勢,正:表現(xiàn)。

譯文:內(nèi)心變化不表現(xiàn)在言語上,真有做高官的氣量。

75、階疾病,帝自臨省。誤:察看,正:探視、問候。

譯文:桓階患病,曹丕親自前往問候。

76、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斬莊賈以徇三軍。誤:曲從,正:示眾。

譯文:已經(jīng)派人前去報告景公,還沒來得及回來,穰苴就斬了莊賈來向三軍示眾。

77、尋給鼓吹一部,入直殿省。誤:找尋,正:不久。

譯文:不久賜給他一支鼓吹樂隊,并宣召他入宮值班。

78、文長既雅不與時調(diào)合。誤:儒雅,正:平素、向來。

譯文:文長既然向來不與時風(fēng)調(diào)和。

79、公與語,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語數(shù)日不厭。誤:厭惡,正:滿足。

譯文:秦孝公與他交談,不知不覺地將雙腿移到席前。兩人長談幾天還不滿足。

80、方遣孟宗政、扈再興以百騎邀之,殺千余人。誤:邀請,正:半路攔截。

譯文:趙方派遣孟宗政、扈再興率領(lǐng)一百騎兵去半路攔截敵軍,殺敵一千多人。

81、一時富貴翕嚇,眾所觀駭,而貞甫不予易也。誤:改變,正:輕視。

譯文:我一時間失去了富貴,眾人看了驚駭不已,但貞甫卻不因此而輕視我。

82、性至孝,居父憂過禮,由是少知名。誤:擔(dān)憂,正:父母的喪事。

譯文:他的品性最講孝道,在家為父親守喪超過了常理,因此年輕時就有了名聲。

83、忠義滿朝廷,事業(yè)滿邊隅。誤:角落,正:邊疆。

譯文:(文正公的)忠義譽滿朝廷,事業(yè)布滿邊疆。

84、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誤:尤其,正:指責(zé)。

譯文:看的人見到情況這樣,就來指責(zé)那個地方,那也太不通曉事理了。

85、叔為人刻廉自喜,喜游諸公。誤:游覽,正:交往。

譯文:田叔為人苛刻廉潔,并以此自得,喜歡和德高望重的人交往。

86、國家無虞,利及后世。誤:欺騙,正:憂患。

譯文:國家沒有憂患,利益延及后世。

87、數(shù)決疑獄,庭中稱平。誤:牢獄,正:案件。

譯文:多次判決疑難案件,在朝廷中以公平著稱。

88、城謙恭簡素,遇人長幼如一。誤:遇到,正:對待。

譯文:陽城性情謙虛敬肅簡約樸素,無論年長年幼,都一樣對待。

89、輪扁,斫輪者也,而讀書者與之。誤:給予,正:結(jié)交。

譯文:輪扁,是斫車輪的人啊,可是讀書人結(jié)交他。

90、時始詔民墾荒,閱三年乃稅。誤:察看,正:經(jīng)歷。

譯文:當(dāng)初皇帝下令百姓開墾荒地,經(jīng)歷三年才收稅。

91、公琰托志忠雅,當(dāng)與吾共贊王業(yè)者也。誤:贊美,正:輔佐。

譯文:公琰志向忠誠儒雅,應(yīng)當(dāng)是能與我一起輔佐君王成就帝業(yè)的人。

92、我則天而行,有何不可!誤:準(zhǔn)則,正:效法。

譯文:我效法上天做事,有什么不可以!

93、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誤:盜竊,正:毀害。

譯文:你既然不種田,卻輕慢毀害別人的稻谷!

94、高祖舉兵將入洛,留暹佐琛知后事。誤:了解,正:主持。

譯文:高祖起兵將入洛陽,把崔暹留下來輔佐高琛主持后方的政務(wù)。

95、上聞而譴之,竟坐免。誤:因為,正:獲罪。

譯文:皇上聽到歌謠就責(zé)備梁彥光,最終獲罪被免官。

96、魯侯聞之大驚,使上卿厚禮而致之。誤:給予,正:招引,引來。

譯文:魯侯聽到這事,大為驚奇,派上卿帶上厚禮去招引他。

97、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于郡中。誤:囑托,正:寫作。

譯文:賈誼十八歲時,就因能誦詩作文在郡中聞名。

98、催科不擾,是催科中撫字。誤:文字,正:養(yǎng)育。

譯文:催租不騷擾,這是催租中的撫恤(愛護養(yǎng)育)。

99、往年春,漢族淮陰。誤:家族,正:滅族。

譯文:去年春天,漢王將淮陰侯滅了族。

100、每讀書至治亂得失。誤:整治,正:太平。

譯文:每次讀書讀到有關(guān)國家太平、禍亂、成功、失敗的經(jīng)驗教訓(xùn)。

高一語文文化常識知識點概括3

【遺】

1、遺留:

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列子湯問愚公移山》)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蘇軾《赤壁賦》)

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蘇軾《赤壁賦》)

2、贈送,讀(wi):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諸葛亮《出師表》)

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遺施,于今無會因(《孔雀東南飛》)

【當(dāng)】

1、對著,面對著

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

2、應(yīng)當(dāng):

慨當(dāng)以慷,憂思難忘

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dāng)獎帥三軍,北定中原(諸葛亮《出師表》)

不久當(dāng)歸還,還必相迎取(《孔雀東南飛》)

君當(dāng)做磐石,妾當(dāng)做蒲葦(《孔雀東南飛》)

3、處于某個地方或時候

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dāng)世之事(諸葛亮《出師表》)

當(dāng)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王羲之《蘭亭集序》)

當(dāng)待春中,草木蔓發(fā),春山可望(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高一語文文化常識知識點概括相關(guān)文章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學(xué)常識知識點

高一語文必修課本文化常識總結(jié)

高一年級語文文學(xué)常識知識點

高一語文重點知識點歸納總結(jié)

高一年級語文知識點歸納

高一語文必修一文化常識總結(jié)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高一上學(xué)期語文文學(xué)常識總結(jié)

高一語文文學(xué)常識復(fù)習(xí)匯總

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筆記

107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