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風云》觀后感2000字
《甲午風云》觀后感2000字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英勇的民族,從來不屈服于任何外來勢力的侵略,,林則徐、鄧世昌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在今天,人們?yōu)榱俗屪约豪斡涍@些人物,便把他們弄得英雄事跡拍成了電影。下面是學習啦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甲午戰(zhàn)爭觀后感
在辛亥革命百年紀念活動即將拉開帷幕之際,紀錄片《辛亥革命》開始播放了,作為研究中國近代史的學者,我感到十分有意義。
任何一個中國人都知道,現(xiàn)在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大國,在國際社會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盡管中國自身仍面臨許多挑戰(zhàn),但是社會發(fā)展的堅冰已經被打破,實現(xiàn)中華民族復興的大趨勢已經不可逆轉。而在這一時刻,回顧近代中國走過的曲折道路,回顧百年前的先人們?yōu)楦淖冎袊婷捕M行的艱苦卓絕的奮斗與犧牲,仍然是激勵我們繼續(xù)前進的寶貴資源。
近代前的中國曾經是大國、強國,但是近代以來,由于政治的腐朽與經濟的衰退,無法扼制西方列強的侵略與壓迫,在一次次列強的進攻面前敗下陣來。兩次鴉片戰(zhàn)爭、中法戰(zhàn)爭、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結果都是中國被-迫割地賠款,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進而引起列強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國聯(lián)軍進入中國并強迫簽訂《辛丑條約》,迫使中國“將大沽炮臺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臺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務,而外國-軍隊則駐扎于中國京畿周圍的要地,實行永久軍事占領。中國在西方殖民-主義強加的不平等條約體系束縛下一步一步地“沉淪”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中國人民當然不甘心承認備受列強欺凌的侵略現(xiàn)實,面對列強侵略的加深也掀起過一波又一波的反帝活動。民族復興的追求是幾代人的目標、理想。但是,實現(xiàn)近代中國的復興則面臨十分艱巨的困難:擺脫帝國主義的外來干涉侵略與壓迫是中華民族復興的第一步,而使廣大人民擺脫貧困,使中國作為大國富強起來,則是中華民族復興更艱巨的一步。歷史上,許多人為這一目標曾經進行了多次嘗試,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都是前人從事的努力。中國近代史就是人們以這樣一種精神支撐著從坎坷中走過來的歷史。
我們重視辛亥革命,是因為盡管1911年的革命有著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悲慘境遇的局限,但是,辛亥革命掃除了兩千年來的封建制度,消滅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襲的制度。此后發(fā)生過兩次帝制復辟的活動,但都不能成功,說明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使反動統(tǒng)治秩序再也無法穩(wěn)定下來,這是相當重要的功績。
列寧曾就中國的辛亥革命表達過這樣的觀點:“沒有真實的民-主主義高-潮,中國人民就不可能擺脫歷來的奴隸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這種高-潮才能激發(fā)勞動群眾,使他們創(chuàng)造奇跡。在孫中山綱領的每一句話中都可以看出這種高-潮。”
辛亥革命吸納了當時幾乎所有的中國先進分子,他們獻身革命,同時也在革命中接受教育,不斷修正改變積貧積弱中國的想法。孫中山作為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與當時的志士仁人們開創(chuàng)了完全意義上的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后中國的道路仍然是曲折的: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奪取革命果實而導致封建復辟,日本軍國主義提出企圖獨占中國的“二十一條”加劇了中國主權淪喪。但是在革命跌入低潮,革命黨人陷于苦悶的時候,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給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新的世界觀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正是在辛亥革命10年后,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中國共產黨人重新考慮中國的問題,科學地明確了中國革命的對象、任務、動力、性質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問題,認識到人民是力量的源泉,勝利的保障,是歷史的主人,自覺地最大限度地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才能有效地喚起人民,并將其團結在自己的周圍,使之成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主體力量,終于使復興的理想得以實現(xiàn),使中國的面貌發(fā)生了巨變。
百年后的人們已經很難切身體會辛亥時期的社會狀況,甚至不能理解當時的革命志士們的歷史性的抉擇。所以在辛亥百年后的今天,社會上流行著一些模糊的認識:如認為“辛亥革命給社會造成的破壞大于建設,延緩了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發(fā)展進程”,或者認為革命的設計“超越了中國的國情”,“搞君主立憲會更好些,政治局面會更穩(wěn)定持久”,而“辛亥革命是激進主義思想的產物”,還是避免為好。
其實,辛亥革命的親歷者們如何不歡迎以溫和的沒有犧牲的方式改變封建中國的面貌呢?對辛亥革命時期革命者的人生經歷整體考察后即可看出:他們并非從一開始就醉心于以激進手段改變中國落后局面,但是在經歷了一再的失敗與挫折,意識到清王朝決不可能真心實意地退出權力的中心而實施“立憲”,而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也并沒有開明到可以以和平請愿的手段而推動立憲的時候,他們才選擇了被認為是“激進”的革命道路,這其實是當時條件下應當做出的正確選擇??戳思o錄片,對革命者的選擇就會有更清醒的認識。
《甲午風云》觀后感
作為一個男孩子,軍事和歷史一向是我課余的愛好。所以我利用雙休日的空閑,從網(wǎng)上下載了電影《甲午大海戰(zhàn)》,認真地觀看、仔細地體會。
不過說心里話,對講述一百多年前甲午海戰(zhàn)的故事,我是有點抵觸情緒的。因為對中國來說,那是一場失敗的戰(zhàn)役,看了以后心情非常不爽。當然,從中可以懂得一些道理,也算沒有白看吧。
歷史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那么在甲午海戰(zhàn)中,清朝的海軍落后在哪里呢?看看北洋艦隊,軍艦都是進口的,相當先進,噸位、航速都不落后于日本海軍,指揮官也大都有在歐洲留學的經歷,那為什么遭到慘敗呢?原來他們的落后主要在組織、觀念等方面。例如,火炮是先進的,但是彈藥卻很差,打到日本軍艦上不會爆炸;例如,由于士兵的戰(zhàn)斗意識差,平時都不愛護設備,讓日本的暗探回去報告說“中國的海軍武器裝備上全蒙了一層灰,根本不是日本的對手”;再有,軍費被貪污了,所以無法添置最新的設備。難怪電影中李鴻章無奈地說:“大清每年的錢財如果有十分之一用在正經地方就相當不錯了。”
如今,日本又在釣魚島蠢蠢欲動。但我們再也不是腐朽的清王朝了。當年致遠艦長、電影的主人公鄧世昌說:“讓血液來警醒世人吧。致遠,是到達遠方的意思,希望我們的國家在不久的將來可以走向深藍。”。我們可以告慰鄧世昌,這一天已經來到了。
甲午海戰(zhàn)觀后感
一直以來和很多人一樣的觀點,看過才有吐槽或贊賞的權力。今兒我就來發(fā)發(fā)言。本人沒看過同類題材其他熒幕作品,不作比較。打開豆瓣:搜索7分,畫皮25.8分憑什么有著誠意去拍歷史的的甲午大海戰(zhàn)只有4.6分。我是覺得電影在技術層面上的,比如畫面,剪輯都做的很一般,甚至可以說比較粗糙給人感覺勝過電視劇,不及電影??磻T了米國的戰(zhàn)爭場面,難免有些不適應但是,我被這“樸素”電影背后的劇情所打動。我們的眼睛大多被好萊塢慣壞了,國情是我們國家的電影還跟不上別人的技術,拍不出來感覺。想拍出感覺得請別人,請別人得花大價錢,投資商出于很多原因不敢冒著險,因而這片子的畫面上就只能這樣了,沒辦法。中國玩市場電影才多久,玩技術才多久,要學習的還很多,得承認差距。我們不只要引進“洋艦”來看,為什么人家“洋艦”好,這是咱要思考的。咱要學會造“洋艦”的技術。
畫面、技術是評價電影的唯一條件么?要是能花金陵十三釵戰(zhàn)爭場面一半的錢,甲午畫面就好了。再回頭來看,這片真的就是一小成本制作,別看不起那海上的大戰(zhàn),其實也得花不少錢。是,那炮彈打過去沒有超級戰(zhàn)艦的氣勢,但也寫實,咱倆艦就只有三個榴彈。怎么打出氣魄。要是清政府不腐敗,上梁有點骨氣,銀子多花在采購軍備上,這片子海戰(zhàn)怎么著都沒有理由拍的簡單被虐了。
日軍擊沉的不是致遠艦,擊沉的也不只是鄧世昌,擊沉的是北洋水師的海上制敵夢!血淚方鋼的男兒如鄧世昌那樣與艦同沉,強國之道在何處?這一腔熱血無處用啊!片中里那死總管給皇上說說雞蛋10兩銀子1個,而李鴻章告訴他1兩銀子800個。腐敗讓國家蒙受恥辱。再者說中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就是對外國很友善,就像現(xiàn)在一樣,WJB發(fā)表點言論斥責一下。長崎事件中,人家都不搭理你,騷擾你,打你了,裝13了,你還那么單純,被別人騙。北洋水師回去了,新軍艦不讓買了,還不如頤和園里造的那石頭船好,傀儡皇帝說話又不算話。能留下什么?只能留下罵名!千古罵名!中國人還有什么弱點?觀望!事情咱分個輕重緩急,援軍來了又撤退,觀望一下又閃人,都不敢去殺敵么!人家日本軍隊都開到威海衛(wèi)了還觀望個什么!北洋水師的魚雷艦出去了,你還開炮嚇唬自己人讓它回來,有本事自己也沖出去啊。不抵抗,沒有上邊發(fā)話不出戰(zhàn),那投海吧,不要站在船上玩。這跟現(xiàn)在的天朝怎么就那么像。炮彈打家里人,笑臉給外人。
談到這電影中的歷史劇情就虐心,看見陸毅拉著那沖鋒旗開著致遠沖向敵艦,以卵擊石在所不辭的勇敢就難受。故事里除了刻意強調釣魚島的段落有些突兀,其他都還不錯。不過這也是迎合當下政治需要嘛。本人甚是喜歡狗,片中加入的鄧世昌的那只狗,各種表情賣萌,各種可愛。最后看見它在致遠艦被炸后,拼命過去咬住主人披風,想要救他。難受死了,更難受的是,鄧世昌拉著狗狗一起沉了下去。
顯而易見,這種愛國題材的片子都這樣,難逃票房一劫。票房不能衡量一切。觀眾們少有給花錢的,這不怪電影不好看,不怪競爭者的電影。這是因為網(wǎng)絡發(fā)達的今天,觀眾明知這種片子更容易盜版,加之此片的宣傳工作就做的很少,幾乎直接拉到電影院就賣的那種。留后在網(wǎng)上觀看一樣,正如在這說話的我。對于演員,起初覺得夏雨演日本人是找不到演員么……而后覺得的確演得不錯。陸毅表現(xiàn)得就更好了。演員陣容很普通,導演很普通,不普通的只是故事。但普通而樸實的故事也會帶給我感動,也會虐我的心。這就是它不普通的地方。導演在明知道票房不會如意的情況下,明知道可能賺不到錢的情況下,為了把海戰(zhàn)描繪的比原來電視劇更真實些,毅然決然的拍了這片,馮小寧駕馭能力是有些欠缺,但對這段歷史的誠心我是認同的。
想起了片尾,“小哥哥”咱們會有自己的大鐵船么?”“會的,一定”想起了那被燒的《天演論》、沉到海里的那張鄧世昌一行人小時候去英國留學的合影我很難受,真的。我會這樣等著盼著,咱們有很多可以放很多飛機的大鐵船擺在該擺到的地方。
《甲午風云》觀后感
當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上升的時候,當全國人民為申奧成功而歡欣鼓舞的時候,我們不會忘記,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經有過一個百年的噩夢。那是一段中華民族受盡屈辱的歷史,也是一段中華兒女奮力抗爭的歷史。在這段歷史中,中中華兒女磨練出了許多美好的品質。在這段歷史中,出了許多愛國愛民的真英雄。這段歷史也為將來的欣欣向榮打好了基礎。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英勇的民族,從來不屈服于任何外來勢力的侵略,,林則徐、鄧世昌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在今天,人們?yōu)榱俗屪约豪斡涍@些人物,便把他們弄得英雄事跡拍成了電影。而我也看了其中額一部講鄧世昌事跡的----《甲午風云》,它講得是:1894年,日本在中國領海肆意挑釁。北洋大臣李鴻極力求和。“致遠號”管帶鄧世昌極力主戰(zhàn),鄧世昌代替旗艦指揮工作,率領“致遠號”官兵英勇戰(zhàn)斗,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后來因為炮彈打完了,鄧世昌做出了一個令人震撼的決定:撞沉敵艦“吉野號”。做出了這個決定之后,全艦無一人退縮。但在追趕敵艦的時候,全艦官兵壯烈犧牲,可是,卻沒有人后悔過。這部與失敗告終的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悲壯史詩電影還時時刻刻震撼著我的心靈!
在電影中,鄧世昌不畏強敵,英勇抗戰(zhàn)的精神已深深感動了我!那膽小懦弱的賣國賊和恃強凌弱的侵略者真是可恥!這幫可惡的侵略者在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為所欲為,真是喪心病狂!侵略者的貪婪、自私讓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感到備份,這要是我們中國人在日本土地上欺凌他們自己的人民,那他們會有什么感受?一定也是非常憤怒,非常傷心??蛇@也是因為清政府腐敗,要是國家強大,那還會有別的國家欺負我們嗎?鄧世昌的勇敢無畏、堅強不屈、為人著想的美好品質都是因為他愛國!而如今,我們要做的就是:不忘國恥,好好讀書,振興中華,并學習鄧世昌的美好品質,將來報答這些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的前輩!
走過世紀的風雨,萬里長城像巨龍在云中穿梭;跨過歲月的長河,珠穆朗瑪峰像雄鷹傲立在世界最高坡。我們的共和國沒有像今天這樣強大,我們的人民沒有像今天這樣斗志昂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