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健康知識
中老年人健康知識
我國已進入社會人口老齡化,要如何提高中老年人的健康情況呢?以下是由學(xué)習(xí)啦小編整理關(guān)于中老年人健康知識的內(nèi)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中老年人健康知識——老年人的病理特點及合理用藥
老年人五臟病變的特點和癥候表現(xiàn):
(一) 腎臟的病理變化和癥候表現(xiàn):老年人腎氣日衰,腎精不充,清竅失養(yǎng),則精神萎靡而健忘,耳聾;腎虛,骨髓失養(yǎng),骨弱無力,則腰膝酸軟;腎主二陰,腎氣不充,二陰不固,則大小便失禁,陽萎遺精;腎虛,元陽衰微,則畏寒,肢冷,手足不溫,倦怠踡臥。故老年人腎精不足者,常可出現(xiàn)耳目失聰、健忘、精神萎靡;腰酸、腿軟、陽萎、遺精、兩便失禁等證。高齡老人還會出現(xiàn)畏寒肢冷、手足不溫、倦怠踡臥等癥。
(二) 肝臟病理變化和癥候表現(xiàn):肝藏血,指肝是儲藏血液的臟器,具有調(diào)節(jié)周身血量的作用,所謂“人動則血運于諸經(jīng),人靜則血歸于肝臟”。肝血充足,則人動靜有序,活動自如。然而,老年人肝臟機能趨于衰弱,加之年老生化之源不足,故往往是藏血少而調(diào)節(jié)力差。中醫(yī)認為目受血而能視,筋受血而能動,如果肝血不足,使目失其榮,筋失其養(yǎng)。目失其榮,則視物昏花,眼目干澀而眩暈;筋失其養(yǎng),則拘攣而動作遲緩。肝乃罷極之本,可耐受疲勞,肝血不足,則不勝勞累,稍覺勞累,其癥狀即加重。故老年人肝血不足者,??沙霈F(xiàn)眩暈,眼目干澀,視物昏花,筋脈拘攣而動作遲緩等癥。
肝主疏泄,可條達氣機,疏暢情志,流通血脈。老年人肝木氣衰,則消化力弱;疏泄失常,則情志失調(diào)。故老年人肝失疏泄者,??沙霈F(xiàn)不思飲食,胸脅脹滿,煩躁易怒等癥。
(三) 心臟病理變化和癥候表現(xiàn):心主血,主神志。血為心所主,心臟具有推動血液循環(huán),營養(yǎng)全身的機能。心血充盈,則神得以養(yǎng),精神充沛。老年人心氣衰弱,心臟鼓動無力,則心悸而覺心中空虛;汗為心之液,心氣虛,心液外泄,則汗出;心血不足,血不養(yǎng)神,則神疲嗜臥,或失眠、多夢;面、舌均為心之外候,心虛則血不上榮,故面白而舌質(zhì)淡。
臨床上常見的老年患者,心悸、胸悶、胸痛等證,均因心氣虛弱,心脈瘀阻所致。胸痛,甚則面、唇青紫,冷汗出,四肢厥冷,脈微欲絕,此為心陽暴脫之證,亦屬老年病中多見。
(四) 脾臟病理變化和癥候表現(xiàn):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脾運正常,營養(yǎng)充盈,則肌肉豐滿,四肢強健有力。老年人脾虛不運,消化吸收機能失常,則食少納呆,大便溏瀉;升降失職,氣機阻遏,則脘腹脹滿疼痛;脾主四肢肌肉,中氣不足,則四肢倦怠、乏力,消瘦;脾主統(tǒng)血,脾虛血失統(tǒng)攝則見出血等證。此外,還有脾虛不運,水濕內(nèi)停的浮腫;中氣下陷的脫肛等,也都是老年脾虛而出現(xiàn)的常見證候。
(五) 肺臟病理變化和癥候表現(xiàn):肺主一身之氣,通過呼吸,吐故納新,與自然界大氣進行氣體交換,以形成胸中之宗氣。肺氣通調(diào),則水道暢通。老年人肺氣虛損,氣機壅塞,則呼吸氣促,胸悶胸憋;肺氣上逆,則生咳嗽。老人虛咳,以干咳無力為其特點;呼吸吐納不足,則喘息;氣虛肌表不固,則汗出;肌膚防御機能減退,則易感冒。故老年人肺氣虛損,常見呼吸氣促、咳嗽、喘息、胸憋氣短、汗出、易感冒等。
中老年人健康知識——老年病人的治療用藥方面的特點
(一) 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就是要求從復(fù)雜多變的疾病現(xiàn)象中,抓住病
變的本質(zhì),并針對根本原因進行治療。但是由于年高之人,臟腑虧損,氣血不足,抗病能力差,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不足,故臨床上癥狀復(fù)雜,常多病相兼,正虛邪實,且易生突變。故針對老年人正虛邪實、虛實夾雜,不僅要治病求本,還常常需要標本兼顧,標本同治。在重病急癥時,因不及時解決,可危及患者生命或影響疾病的治療,應(yīng)采取“急則治其標,” 的法則,先治其標病,后治本病。如病情不急,治療時應(yīng)緩圖其本,即所謂“緩則治其本”的法則。
(二) 扶正與祛邪。
所謂扶正,即是通過補虛方法達到扶助正氣,增強體質(zhì),提高機體抗邪的能力。祛邪,即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但祛邪應(yīng)慎重,攻邪不可過猛,以免更傷元氣。
扶正與祛邪相互為用,相輔相成。扶正有助于機體抗御和祛除病邪;祛邪能夠排除病邪的侵害和干擾,利于正氣的保存和恢復(fù)。老年之病多虛實夾雜,故治療上多攻補兼施,補而不偏,攻而不傷,補中有瀉,瀉中寓補,如此才能做到攻邪不傷正,扶正不滯邪。
(三) 調(diào)理陰陽。
老年病人由于陰陽平衡遭到破壞,故在治療上應(yīng)“謹察陰陽所在而調(diào)之,以平為期”;在“損其有余”的同時,應(yīng)當重視“補其不足”。調(diào)理陰陽時還應(yīng)注意“陰中求陽”或“陽中求陰”,即在補陰時適當配用補陽藥,補陽時適當配用補陰藥,如此才能做到“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
(四) 調(diào)整臟腑。
衰老是臟腑病變的基礎(chǔ),臟腑病變又進一步加速老化,故
老年人的治療過程中應(yīng)注意調(diào)整臟腑,尤其是培補脾、腎。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年老之人,稟于父母的先天之氣已竭,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則全靠后天水谷之充養(yǎng)。臨床可見老年患者胃納一減,形衰神疲立現(xiàn),胃納好轉(zhuǎn),病情隨之穩(wěn)定或好轉(zhuǎn)。腎為先天之本,內(nèi)寓元陰元陽,藏先天之精及五臟六腑之精華。腎之精氣一虛,形體亦逐漸衰老,而見腎虛征象,可謂窮于精者萬邪蜂起。由此可見,培補脾腎對于老年人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性。當然臟腑之間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相互影響,治療上若能相互兼顧,方可達到良好的治療目的。
(五) 調(diào)理氣血。
氣血是各臟腑及其他組織功能活動的主要物質(zhì)基礎(chǔ),氣為
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血雖各具其功,但又相互為用。老年人氣血不足者多見,故在調(diào)理氣血的時候,務(wù)必注意氣血的互根、互用。
看過“中老年人健康知識“的人還看了:
3.老年人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