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入伏第一天嗎
大暑是入伏第一天嗎(2023)
入伏為夏至之后第三個庚日,庚日的日期是有變化的,并不固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盡相同。大暑是入伏第一天嗎?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泶笫钍侨敕谝惶靻?,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暑是入伏第一天嗎
不是同一天
在2023年中的大暑并不是入伏的第一天,2023年的大暑是在7月23日,而入伏時間是7月16日。2023年的夏至日是6月21日,這天為“乙巳日”,夏至后的第一個庚日在6月26日,為“庚戌日”,往后每隔10天為一個庚日,因此,夏至后的第二庚日在為7月6日,這一天為“庚申日”,再往后推遲10天為7月16日,這一天為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這一天也是入伏的時間,為“庚午日”。所以今年入伏的時間是7月16日。
大暑習(xí)俗
喝伏茶
我們都知道,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因此很多人在這時候都會做一些防暑的事情,也會有很多的地方風(fēng)俗,例如喝伏茶,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費供應(yīng)伏茶時間一般從農(nóng)歷六月初到八月末。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
吃仙草
在夏季中,仙草也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食物,夏季吃仙草也是很多地方的風(fēng)俗,所謂仙草其實就是涼粉,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干后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大暑時節(jié),腸胃的消化功能較為薄弱,飲食以清淡為主,不可多吃肥膩、辛辣、煎炸食物。除了多喝水、常食粥、多吃新鮮果蔬外,還可適當(dāng)多食用些清熱、健脾、利濕、益氣、養(yǎng)陰的食物。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為螢
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古人認(rèn)為,螢火蟲乃腐草所變,螢火蟲又名“燭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詩意之蟲,輕羅小扇撲流螢,螢火蟲在靜夜里穿梭時,其實涼爽的秋已經(jīng)不遠(yuǎn)了。
二候土潤溽暑
天氣開始悶熱,土地也很潮濕。溽是濕,大暑時,濕氣濃重,濕熱令人難耐。東漢劉熙的說:“暑是煮,火氣在下,驕陽在上,熏蒸其中為濕熱,人如在蒸籠之中,氣極臟,也就稱‘齷齪熱’。
三候大雨時行
“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又曰:“大雨不時行,國無恩澤”。大暑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豐沛、也是雷暴最常見、高溫日數(shù)最集中、最頻繁的時期。因此,大暑時節(jié)也是雷雨天氣橫行的季節(jié)。
大暑三候具體解釋
一候:腐草為螢。《格物論》說:“螢是從腐草和爛竹根而化生。”亦有之稱。在古代,科學(xué)并不發(fā)達(dá),那些不能解釋的自然現(xiàn)象,人們只能以主觀意識來猜測和推斷。
其實,“腐草為螢”說的是營火蟲產(chǎn)卵的事。螢火蟲多在夏季水邊的草根上產(chǎn)卵,幼蟲入土化蛹,次年春天變成蟲。古人誤以為螢火蟲是由腐草本身變化而成,這只是眼中所見的一種假象。
在這個炎熱的時節(jié),人都躲到陰涼處蔽日,而螢火蟲卻在此時孵化出殼,雖然它的生命只有短短的一個夏季,但它選擇在最熱的時節(jié)來到這個世界,那迎難而上的精神真是讓人欽佩。而晚上的熒光點點又在酷暑中給人帶去無限的浪漫和清涼。
二候:土潤溽暑?!抖Y記·月令》中言“土潤溽暑”,即土壤浸潤,空氣濕熱——降雨多,土壤、空氣濕度大,溫度高,是農(nóng)作物瘋長的時刻。聞一多先生在《大暑》中寫道:“我們園里的絲瓜爬上了樹,幾多銀絲的小葫蘆,吊在藤須上巍巍顫,初結(jié)實的黃瓜兒小得象橄欖……”別具意趣。
溽暑,猶言暑濕之氣,指盛夏。又有《素問·六元正紀(jì)大論》:“四之氣,溽暑至,大雨時行,寒熱互至?!庇纱丝梢娤臒嶂尽!吧D锰臁崩锶藗冃纳鸁┰?“齷齪熱”則令人夏不坐木,這中間的一熱一濕,仿佛兩頭張牙舞爪的猛獸,無情地侵蝕著人的愉悅和健康。但可喜的是,莊稼的長勢讓人對生活充滿希望。
三候:大雨時行?!兑葜軙吩唬骸巴翝欎崾?。又五日,大雨時行”,又曰:“大雨不時行,國無恩澤”。大暑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豐沛、也是雷暴最常見、高溫日數(shù)最集中、最頻繁的時期。因此,大暑時節(jié)也是雷雨天氣橫行的季節(jié)。
大暑是什么意思
最炎熱時期到來
一般來說,在最高氣溫高于35℃的炎熱日子里,中暑的人明顯較多;而在最高氣溫達(dá)37℃以上的酷熱日子里,中暑的人數(shù)會急劇增加,特別是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驕陽似火,風(fēng)小濕度大,更叫人感到悶熱難當(dāng)。雖然讓人感到不適,但是對農(nóng)作物來說,卻十分有利,就有了一句農(nóng)事諺語:稻在田里熱了笑,人在屋里熱了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