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晏子逐高繚故事_晏子春秋晏子諫禱雨故事
晏子春秋是中國古老的傳說故事集。作者詳細記錄了三朝君王與晏子之間的傳說和故事,里面共有215個小故事,構成了完整的晏子形象。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搜集晏子春秋晏子逐高繚故事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晏子春秋晏子逐高繚故事
“晏子逐高繚”這則典故是出自于《晏子春秋》的一篇歷史故事,這里主要講述的核心思想為“在其位,謀其政。”其中的故事提到高繚侍奉晏子三年,卻在期間沒做任何的貢獻,最后被晏子辭退了。這則故事主要從側面反映了晏子賞罰分明的作事風格。
高繚曾是晏子手下的一名官員,可是一天,晏子卻把他辭退了。他身邊的隨從表示很不理解,于是規(guī)勸他說:“高繚在您手下當官已經三年之久了,您不但沒有提拔他,反而還將他辭退了,在道德的角度來看并不允許啊?”晏子則說:“我是一個卑微的人,需要通過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夠穩(wěn)定,才能更好的為國家效力,可是高繚雖服侍我三年之久了,但從來沒有指正過我的不足之處,也沒有糾正我辦事失誤的話,這大概就是我要辭退他的原因了吧。”
如今,細細回想晏子對高繚說的這些話在我們的工作中,絕大部分領導對那些踏實能干,襟懷坦蕩的總是給予信任,并委以重任。就要像晏子那樣嚴格要求自己,多聽不同意見,這樣才能輔佐齊景公,使之國家成為強國。古今中外,用人的問題不是一般問題,是一個根本性問題。“晏子逐高繚”這一典延至今日仍具有現實意義,在現時生活中,有些人唯唯諾諾,雖按時到崗,卻不出謀劃策,毫不稱職。而晏子對高繚的“辭職處理”給今人敲響了一記警鐘:“為官之道,重在用人。”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
晏子春秋晏子諫禱雨故事
齊國天氣干旱已經很多天了,齊景公便召集群臣并詢問他們:“這里已經很久沒有下過雨了,氣候干旱,糧食收成不理想,老百姓們都在餓著肚子。我曾命令占卜氣候干旱的原因,說是有妖魔鬼怪藏在高山里和水里。因此我的意思是想要多征收一點賦稅,來祭拜山神,你們說這樣可行嗎?”眾大臣低頭不語,于是晏子站出來說;“我認為不可以,祭拜山神沒有任何益處,山神用石頭當做身體,把小草樹木作為頭發(fā),天氣炎熱干燥,長時間不下雨,頭發(fā)將要枯黃,身體也很熱,它難道就不想要下雨嗎?祭拜它又有什么處呢?”景公聽后又說;“既然祭拜山神不行,那祭拜河神呢?”晏子:“當然也不行,河神以水作為國家,魚蝦作為子民,天氣難耐,又不下雨,泉水會斷流,干涸。它難道就不想下雨嗎?祭拜它又能得到什么好處呢?”
景公:“那該怎么辦呢,現在?”晏子則建議他試著離開奢侈的宮殿,住在鄉(xiāng)野間,和神靈們一起來請求下雨,或許能夠求得來雨呢?于是景公聽從了晏子的勸導住在宮外的鄉(xiāng)野間,結果不出三天,就下了大雨。農民百姓趁著這會兒開始插秧播種。隨后景公也感嘆晏子的的話就是有用。因為德行好才能求得下雨。從這一個小故事中就能看得出晏子心懷天下,善良無私的品質,哪個國家要有這樣的人士,應該算是皇帝之幸了。
晏子春秋晏子辭謝更宅
這則故事是這樣的:齊景公想要給晏子換一個住房,他認為晏子的住房靠近市集,地勢較低,有狹窄,環(huán)境質量很差,根本沒法居住,于是想要晏子換到一個環(huán)境比較好的地方去。但是晏子卻推辭了,他說道:“君王,您的先臣曾在這里居住過,我不能夠繼承祖業(yè),這房子對我來說已經是極好的了,更何況我的住處離市集較近,買東西也方便了許多,這樣有利于我的事情怎么能勞煩別人給我蓋房子呢!”景公聽后笑道說:“你離近市集,知道東西的貴賤嗎?”晏子則回答說:“我私下里也存過錢,怎么可能不知道呢?”景公反問道,那你知道什么東西便宜什么東西貴嗎?由于這時期正是景公濫用刑法的時期,市集上有一些販子專門販賣假的刑具。所以回答說:“假腳貴,鞋子便宜。”景公聽后,心里有些感傷,有一點憐憫之心。自此之后,齊景公就減少了用刑。
晏子辭謝更宅,一方面是為了接近群眾,從百姓的生存情況,來更好地為國君提出有力意見,為百姓解決困難。另一個角度就是宣揚了節(jié)儉為民的治國方針。整篇故事體現了晏子不謀私利,為國家和人民著想的精神品質。
晏子春秋晏子逐高繚故事_晏子春秋晏子諫禱雨故事
上一篇:晏子諫景公_晏子諫景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