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勵志教育文章
教育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習方法,那么青少年勵志教育文章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青少年勵志教育文章吧,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青少年勵志教育文章:情商、逆商比智商更重要
演講時間:2014年7月12日
——小米科技創(chuàng)始人雷軍關于女兒教育的勵志演講稿
家長最重要的是與孩子結為朋友
我的女兒念小學二年級,在清華附小她不是最優(yōu)秀的,但她經常跟我展示在清華附小拿到的各種各樣的獎狀,包括獲得兩次"校長獎"。兩年的時間里,她得到了很多小獎狀,這可能跟其她的小學非常不一樣。
家長最重要的是與孩子結為朋友。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最大的體會是怎么和她變成朋友。有時候孩子很逆反,尤其在七八歲的時候,關鍵問題是怎樣變成孩子的朋友,能夠陪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在這點上我是想了很多的方法,比如我陪女兒去騎自行車,她挺開心的。后來趕上霧霾天氣不適合騎車,我們就一起去滑雪。北京滑雪時,很長時間是在排隊,我和女兒有足夠長的時間來交流。在寒風凜冽之中,兩個人坐在纜車上,這個環(huán)境中聊的話題肯定跟平時聊的不一樣。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好,當然我也不例外。我基本不看著孩子做作業(yè),有時我問她哪門科目最好,她說英語最好。我說我數(shù)學最好,要不你教我英語,我教她的數(shù)學。她很開心,當小老師的時候還特別認真。我就是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給我當老師。
很多時候我們的家長特別在意每天陪孩子做作業(yè),但陪久了以后很容易沒耐心。(成長君按:看來他是真的陪過孩子做作業(yè)啊!哈哈!)其實我建議不用每天陪,只要檢查一下作業(yè)就好,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決定陪他做作業(yè),一周拿出一兩個小時,跟他認認真真地坐在一起分享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我覺得這個是比較重要。
孩子最重要的是情商和逆商
談到到這一點的時候,我覺得其實有比成績好更重要的東西,大家都希望孩子智商高,但情商和逆商在某些方面甚至比智商更重要。現(xiàn)在的孩子我覺得智商都不差,關鍵是在學校教育前提下我們家長該做什么?
在智商的培養(yǎng)方面最重要的是挖掘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幫助他找到學習的辦法。而情商最核心的是與人相處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
當然,還有我們沒能足夠重視的是逆商。逆商的核心是當你遇到困難和挫折,如何去克服,如何艱難前行。在我們今天的社會競爭非常激烈,每個人都有壓力也都會遇到困難,關鍵是如何突破自己。
今天的家長總體來說對孩子都比較寵愛,而這些受寵愛甚至溺愛的孩子未來如何去克服困難,這是最難的一點。
教育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習方法
2010年我去做手機,很多人都不看好我,這是一個很絕望的過程。但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當你具備學習能力的時候,當你真的把目標鎖定在這里的時候,其實可以克服很多困難的。
我記得大學的一個老教授說,新生應該怎么上大學?他說上大學的目的很簡單,只需要學會一件東西大學就可以畢業(yè)了,就是學習能力。讀研究生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工作能力。
我認為孩子,或者教育最重要的不僅僅是教會他們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當你有學習能力的時候,你就能克服任何陌生領域遇到的困難,你就有機會在陌生領域里面成功。這也是我父親在我很小的時候,教給我的東西。
小時候,我特別喜歡玩拆裝收音機、電視機,父親就很鼓勵我。這種愛好沒有家長的支持你是做不到的,因為買那些東西都很貴,特別是在那個年代。但父親當時花了錢給我買那些東西。小時候培養(yǎng)的對無線電的興趣,使我在40歲再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選擇了智能手機這一領域。我在小時候萌發(fā)的興趣到了中年才有機會實踐,我想這也是人生的一件樂事。
青少年勵志教育文章: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
作者:周沖(80后作家)
多年前看過一篇文章。
講作者到一個朋友家里,看到朋友的孩子非常喜歡讀書,不僅喜歡童話與故事,連一本工具書,也讀得津津有味。
他很訝異,問那對父母是如何培養(yǎng)的。
怎么培養(yǎng)的呢?
根本沒有培養(yǎng)。
父親是學者,母親是作家,兩人又相愛,家里藏書又多。
客廳、書房、臥室、兒童房、廁所,隨處可見父親喜歡的歷史哲學宗教,母親熱愛的社科文學藝術,孩子癡迷的繪本寓言童話……只要你想讀,隨手就能拿到自己喜歡的讀物。
沒事的時候,全家人就聚在一起讀書。
夜色溫柔,燈光繾綣,大家都沉浸于各自的人文世界,讀到歡喜處,就一起聊一聊。
“哈哈哈,孫悟空好好笑啊……”
“怎么好笑呢,說來聽聽吧!”
也玩角色扮演,結局改編,或者寫三個人的故事,妙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
這一切都沒有刻意而為,父母熱愛,孩子喜歡,自然不抗拒,做得開開心心。
孩子從一出生,就在這種氛圍中長大,自然,在他看來,讀書是和吃飯、呼吸一樣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這件事讓我很觸動。
它使我想到: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風化雨、自然無為的過程。
就像一顆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它沒有聲響,它只是讓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后,任由改變自然發(fā)生。
前行者如何,跟從者也會如何。
長者如何,晚輩也會如何。
這就是拼爹了。
但教育語境下的拼爹,不是毛新宇有個爺爺叫毛澤東式的寄生,也不是王思聰有個老爹叫王健林式的遺傳,不是葛優(yōu)有個父親叫葛存壯式的繼承……
這種拼,只是權力、金錢、資源的世襲,與我所說的拼,沒有什么關系。
真正的拼爹,是比拼父母的觀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處世方式。
離開體制以前,我從事了多年教育工作。
和學生及家長打交道越多,就越發(fā)現(xiàn):孩子就是家庭的縮影,教育就是拼爹拼媽。
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其背后的家庭,一定充滿尊重、書香與愛,父母不說博古通今,但一定通情達理。
相反,一個問題學生,他所置身的原生家庭,則一定也充滿問題,比如缺愛,不平等,不自由,父母普遍文化層次不高,觀念落后,視野狹隘,并且多有暴力行為。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不良少女楊紙》。楊紙的原型,是我的一個學生,追求班主任、自殺、未滿14歲與6個男人上過床……
一了解,得知她幼時被父親拋棄,母親酗酒、抽煙、無業(yè),靠做別人二奶生活,她一直與奶奶呆在一起,不被愛,最常聽見的一句話是:“你怎么不去死呢?只要不死在家里我都無所謂……”
這樣的父母,帶給孩子的影響可想而知。
去年的時候,我回老家,再一次見到她,已經輟了學,小太妹打扮,出口成臟,見到過往的老男人,嘻皮笑臉說:“嗨,帥哥,一起玩玩啊!”
我請她吃飯,席間,她說自己懷了孕,是一個網(wǎng)友的,猶豫著要不要生下來。
“你今年幾歲了?”我問她。
“15。”
她母親也是知道的,只是羞辱,只是毆打,并沒有給予她妥善的幫助。
我當時想,這孩子,怕是注定要被邊緣化了。
英國有個紀錄片,叫《56UP》。
導演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蹤拍攝,每七年記錄一次,從7歲開始,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一直到56歲。
在短短的100多分鐘里,14個人的真實一生就過完了。
這個紀錄片看得人非常難受。
因為,它是尖銳的、令人不喜的現(xiàn)實,忽然噗地一聲,戳破雞湯、勵志、幻想的薄衣,不由分說地,扎到眼前來。告訴我們13個字: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
在電影里,60年一晃而過,走到后來,精英的孩子,依然是精英。窮人的孩子,依然是窮人。
階層固化,流動困難。這種僵局的產生,到底緣于什么?
有一個總結非常棒,它是這么說的:其實,除了硬實力(資源)的分配不均,更關鍵的,是軟實力(觀念)的高低不一。
精英傳遞給下一代的,多是自由、野心、從容、自律與不屈不撓。
窮人遺傳給下一代的,多是自卑、短視、暴戾、散漫與輕易放棄。
稟持不同觀念的人,自然擁有不同的視野,匹配不同的行動,支付不同的代價,導致不同的結局。
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跡,而是有跡可尋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
它的根,在父母。
父母是無知的,就會以控制、奴役、摧殘的方式,對待一個孩子,并且做得毫不自知。
以惡的方式傳遞惡,以愚蠢的方式傳遞愚蠢。那么,在人生的奮斗鏈條上,孩子從一開始,就掉了鏈子。
父母是開明的,就會給孩子尊重和自由。
不強迫,不設置,接納生命的可能,讓孩子的最大壓力,僅僅來自他自己,發(fā)現(xiàn)他的優(yōu)點,欣賞他的特質,運用成人的思維與資源,幫助他放大……那么,他就比同齡的孩子,贏了一大截。
這樣的父母所生育的孩子,縱然不成功,也必然成器。
縱然不成才,也必然成人。
縱然不成名,也必然成就一番自己的人生氣候。
青少年勵志教育文章:別等到“神童夢”破滅時才懺悔
魏永康小時候確實表現(xiàn)出了異于常人的天賦,這也與其母曾學梅的教育有很大關系。當小小年紀的魏永康因為會寫很多漢字的消息慢慢傳開后,“神童”之譽也接踵而至,曾學梅為了讓孩子保持“神童”光環(huán),更加嚴格要求孩子,為了不耽誤孩子的學習,魏永康什么事都不用做,洗澡、洗臉都不用自己洗,都是曾學梅幫忙,甚至在魏永康讀高中時,曾學梅還親自給他喂飯,讓兒子在吃飯的時候都看書,曾學梅的“付出”,也得到了收獲,魏永康成了遠近聞名的“神童”,早年取得的成績也足夠“神奇”。
但正是因為曾學梅一心讓孩子專心讀書,忽視甚至有意忽視了對孩子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當魏永康到北京讀大學后,需要過集體生活,母親不再能與他朝夕相處照顧他的起居,曾學梅的這種“單刀直入”式教育的弊端凸顯,魏永康完全無法安排自己的學習與生活,甚至還忘記還要參加考試和撰寫畢業(yè)論文,為此他有一門功課記零分,最終連碩士學位都沒拿到,就被學校勸退了。
在兒子被勸退后,一直以兒子自豪的曾學梅的表現(xiàn)很“反常”,她甚至指著學校大樓,讓兒子跳樓,指著公路,讓兒子去讓車撞死。曾學梅將畢生心血傾注在兒子前程上,當兒子被勸退,如同是由天上跌落到地下,情緒不免沮喪,但從這種“崩潰”狀態(tài)中,也讓人看到這位母親偏執(zhí)而錯誤的教育觀,她把兒子當成了私人財產,當兒子不能如其所愿,甚至產生寧愿將其“毀滅”的瘋狂念頭。很多父母都有這種心態(tài),將子女看成自己的私人財產,自己所沒能達到的成功,要在子女身上實現(xiàn),孩子自身的感受被忽視,這是以愛之名的自私自利表現(xiàn)。
魏永康的故事是很典型而極端的中國式家庭教育范本。“神童”最終跌入了“凡塵”,慶幸的是,魏永康雖然并沒有像母親期待的讀博、成為精英等等,但他也并沒有走仲永的老路,他成了一個普通人。不知道“神童”經歷對他還有多少影響,但他現(xiàn)在一家軟件公司上班,過著大多數(shù)人過的平常而平淡的生活,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幸福,而他的母親曾學梅倒似乎一直耿耿于懷,如她到現(xiàn)在都最怕別人問她:“你家永康怎么樣了?”很多父母都像曾學梅一樣,將自己的意愿強加到孩子身上,那些被這種教育環(huán)境傷害的人,都只是受害者,家長及學校才是施害人。
還有多少這樣的“神童母親”?曾學梅現(xiàn)在稱自己做錯了,她的“泣血懺悔”能否讓其他的“神童母親”有所警醒?不要等到“神童夢”破滅時才來懺悔。魯迅曾說過:“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孩子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愛孩子,就請先還孩子一個快樂成長的環(huán)境,就請先將孩子當成獨立的人來看待。
以上就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青少年勵志教育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看了“青少年勵志教育文章”的人還看了:
2.青少年勵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