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网站免费,成年人黄色视频网站,熟妇高潮一区二区在线播放,国产精品高潮呻吟AV

學習啦>論文大全>學科論文>近代史論文>

近代史綱要大學論文3000字以上參考范文

時間: 堅烘964 分享

  近代史綱要課程教學作為高等教育階段必修課程,然而我們該如何寫有關近代史綱要的論文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近代史綱要論文3000字以上參考范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近代史綱要論文3000字范文篇一:《淺談戊戌變法的影響》

  摘要:本文通過《上清帝第六書》的有關內容,對戊戌變法對我國社會的影響進行分析

  關鍵詞:戊戌變法;《上清帝第六書》

  中華民族是一個優(yōu)秀的民族,擁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然而在其漫長的歷史中,始終與之伴隨的卻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專制制度。在專制統治下,廣大民眾始終局限在有限的土地里,過著自給自足的封閉生活。而在歷代統治者的眼里,華夏大地更是“天朝上國”,無需與外夷通聯。到了十九世紀中后期,也就是統治中國的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滿清的后期,這種封閉性與落后性更加突出。與清政府統治下的中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此時的世界正在飛速發(fā)展,特別是在歐洲,自工業(yè)革命之后,經濟發(fā)展的速度已經超越了以往任何時期。先進的技術和現代文明,不僅給歐洲民眾帶來了生活上的改善,而且還給歐洲民眾帶來了民主和自由。

  隨著資本主義如雨后春筍般的迅猛發(fā)展,歐洲大陸已經遠遠滿足不了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需求。所以,西方列強將目光不約而同的投到了一個地方:那個曾經被馬可波羅稱之為“遍地是黃金”的古老東方國度-中國。通商請求屢遭清政府拒絕的情況下,西方列強用“鴉片”和“大炮”打開了中國封閉的大門。此時的中國,由于統治者長期以來堅持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中國經濟發(fā)展受到了嚴重的制約,已與世界特別是歐洲有相當之大的差距。與西方列強的幾次戰(zhàn)爭,中國均已失敗而告終;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已經成為當時對清政府最形象的描述。與戰(zhàn)爭失敗隨之而來的,便是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致使中國成為了長達一個世紀之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面對著亡國的危機,一些愛國之士,紛紛獻言獻策,想要變法圖存,拯救這個危亡的國家。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康有為率同梁啟超等數千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皇帝的公車上書??涤袨樵谧嗾邸渡锨宓鄣诹鶗分忻鞔_反對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極力請求維新變革,富強國家。

  在這封奏折中,康有為列舉了世界各國興亡盛衰的原因和教訓,充分說明了變法的重要性,敦促光緒皇帝痛下決心,盡快確定國家的基本方針和前進方向??涤袨樘岢隽怂捻椊鉀Q辦法:(1)下詔鼓天下之氣;(2)遷都定天下之本;(3)練兵強天下之勢;(4)變法成天下之治??涤袨橹赋銮叭椷€只是權益應敵之策,只有第四項才是立國自強的根本大計。他通過對日本明治維新的經驗總結,提出了變法的三條綱領,其中最根本的一條就是開制度局,試圖以此作為指導全國變法的中樞機構。排除守舊派官吏的干擾和抵制,發(fā)現并選拔天下的維新人才,使新政得以順利推行,以此達到國富民強。

  然而康有為所倡導的戊戌變法僅僅維持了百天就失敗了。究其原因除了有慈禧太后等守舊派的大力阻擾外,其本身的可實用性及實際影響也是有限的。

  首先,人民群眾至始至終都沒有參與到這場政治變革中。無數的歷史經驗證明了:在社會歷史發(fā)展過程中,人民群眾起著決定性作用。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他們在充當“每一個孕育著新社會的舊社會的助產婆”的角色方面,發(fā)揮了巨大作用。人民群眾的總體意愿和行動代表了歷史發(fā)展的方向,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最終決定歷史發(fā)展的結局。

  康有為及其變法者卻沒有注意到這一顛撲不破的真理。因康有為幼年時經歷過太平天國革命,懂得農民起來造反有多大的威力。所以從變法的一開始他們就站在害怕和反對革命的立場上,不敢設想通過人民革命來推翻封建統治,只是希望帝國主義、封建統治階級能夠向資產階級讓一點步,吸收他們參加政權,實現資產階級專政。出于此原因,康有為在變法開始時就實行自上而下的模式:一方面自然是鑒于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危機;另一方面寄希望于沒有實權的皇帝,希望他能夠以身作則,帶頭變革,從而達到全國的改變;再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面則是鑒于下層人民群眾起來造反的危機。出于以上種種對人民加以防范的動機,其影響力也不可能深入群眾,從而使革命失去了最有力的依靠。

  其次,資產階級改良派具有軟弱性,妥協性。甲午戰(zhàn)爭以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一個初步的發(fā)展,這是這場運動的經濟基礎。但是當時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水平很低,階級力量相當弱小,不具備進行資產階級性質的社會變革的基本條件。

  資產階級由于其歷史的局限性,以康有為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抱有幻想。他們認為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國家,本國封建主義會應允,西方列強會贊成??涤袨榈热苏J為只要說服了光緒皇帝,便可以自上而下的改革,維新變法就可以大獲成功。但它們卻放過了最主要的敵人,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一大批守舊官員,他們是利益既得者,改革會讓他們失去好處,所以他們是改革的一大障礙。再有,就是在華的西方列強,他們也不愿看到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強盛起來,所以千方百計的要阻止中國進行改良變革。因此,維新派對內不敢和封建主義決裂,對外不敢同帝國主義進行正面斗爭,幻想以妥協和退讓來得到本國封建主義、外國資本主義的同情與支持。資產階級的如此妥協,改良實難繼續(xù)下去,結果卻被中外反對勢力所絞殺。

  再次,維新派的影響有限。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鑒于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陰謀,亡我之心日盛。維新派打出了救亡圖存的大旗,以喚起群眾的愛國熱情。但由于維新派自身的缺陷,認識上的不足,嚴重的脫離群眾。所以,維新派所能影響的基本人群只是對當時政治現狀不滿,朦朧地要求新出路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和資產階級化的地主紳士。

  維新派通過強學會、保國會、南學會等把這些人員組織起來,并把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變法主張灌輸到這些紳士中間去,希望能夠引起他們的共鳴。他們的主張一度得到某些當政的官僚支持。例如強學會成立時,帝師翁同龢、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新建陸軍督辦袁世凱等清朝大員紛紛捐款資助,并列名于會籍,使強學會一時間名聲四起。但這并不代表所有入會的人都真正支持變法,如張之洞是想拉攏康、梁,借他們的名望,壯大自己的實力。而當他發(fā)現維新派的言論主張超出了他所能接受的范圍時,他不但領導了反對維新派的論戰(zhàn),而且還破壞了維新派的輿論機關。袁世凱起初也是維新變法的積極支持者,譚嗣同曾一度只身前往袁世凱的寓所,托以出兵重任,說服其舉兵起誓。但是,袁世凱是個兩面派,他看到慈禧的勢力遠遠超過光緒皇帝,決定投靠后者。他隨即向榮祿告密,出賣了光緒皇帝和維新派。隨后,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守舊派官員,發(fā)動了宮廷政變,囚禁了光緒皇帝,大肆捕殺維新黨人。

  光緒皇帝雖然支持變法,但也不能算是維新派的皇帝。光緒皇帝只是把維新派當洋務派的后起之秀來使用。在同慈禧太后的爭權過程中,光緒皇帝把維新派引以為援,企圖借助他們的力量來取得權力,這樣的歷史現象是很常見的。這些人都不能說是真正的維新派。

  綜上所述,戊戌變法的資產階級改良思想,雖然沖破了封建守舊主義迂腐沉悶的空氣,激發(fā)了人們的愛國熱情,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但它畢竟只是在資產階級化的和企圖資產階級化的知識分子中引起了波動,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政治改革。其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經濟基礎,再加上領導這場改革的資產階級改良派具有軟弱性和妥協性,所以這場改革的失敗也在情理之中。維新派遭到殘酷鎮(zhèn)壓后,隨著社會階級斗爭的迅速發(fā)展,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旗幟越來越褪色,終在歷史的長河中淹沒,不難看出戊戌變法的實際影響是極其有限的。

  近代史綱要論文3000字范文篇二:《戊戌變法:中國近代政治制度變遷的開端》

  摘要:“鴉片戰(zhàn)爭”使中國極不情愿地卷入了全球化的大環(huán)境中,清朝統治者的自主改良性的“洋務運動”成果在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損失殆盡,統治權在內外壓力下面臨合法性危機的“臨界點”時期,制度替換行將發(fā)生,1898年以“康梁”為首的維新派試圖通過自上而下的漸進式改革來突破中國封建王朝路徑依賴的惰性,把中國帶入民主憲政的軌道。然而知識分子為主力的維新派卻是晚清政治舞臺上勢力最弱的政治集團,諸因素包括基本的社會基礎力量的缺乏、光緒皇帝的無權狀態(tài)、未全盤考慮和計劃缺乏程序性以及臣民文化對變法的阻滯等,都決定了戊戌變法不可能完成近代中國制度創(chuàng)新這一偉大歷史使命;然而它仍然開啟了中國制度變遷和以制度救中國的道路,時至今日依然功不可沒。

  關鍵詞:戊戌變法;制度變遷;制度創(chuàng)新

  一、制度變遷的歷史制度主義視角

  20世紀70年代以來,政治學研究領域引入了新制度主義,引起了處于政治學研究困境的學者們的極大關注,并成為政治學研究的“關鍵詞”之一。新制度主義政治學三大流派之一的歷史制度主義在繼承傳統制度對重大制度替代和宏大政治變革研究傳統的基礎上,將行為主義對行為主體在制度變遷和政治變革中的重要作用引入了研究視域,它將研究的核心放在了制度對于行為主體如何產生影響,以及由制度、行為和觀念共同作用、相互影響于具體的歷史境遇中塑造某種政治后果具有必然緣由。這一研究方法的優(yōu)點是它避免了行為主義的太過微觀瑣碎以及對社會歷史背景現存限制性條件的忽視,克服了傳統制度分析模式的單一邊界條件的缺點。歷史制度主義制度變遷理論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一)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

  強調社會因果關系中的“路徑依賴”在社會制度變遷中的作用,“路徑依賴”意味著系統具有自我強化或正反饋作用,認為行為者一旦步入某一路徑,便會沿著此路徑演進,系統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原本可能更加優(yōu)化的政策也可能失去實現可能性或者改變這種路徑而另辟途徑將是難度很大的事情。經濟學家諾斯從供給需求的角度指出,導致路徑依賴的根源是交易市場發(fā)展的不充分和報酬的遞增形成的交易費用的顯著或高昂所決定的。諾斯認為:“制度高昂的初始建構成本、制度框架所提供的機會集合所產生的組織學習效應、制度的優(yōu)勢所產生的合作效應、制度的盛行所產生的適應性預期、被制度配套意識形態(tài)所影響的行動者的主觀主義模型等,都是導致制度自我捍衛(wèi)和路徑依賴的原因。”[1]對于經濟制度上的路徑依賴特征,諾斯認為同樣可以用來分析政治制度的變遷,但與經濟制度相比,政治制度有著自己特點,表現為“集體行動的核心地位強化了人們的適應性行為和對制度的維持強向、政治制度的高密度限制了制度創(chuàng)新的空間、政治權威和權力的不對稱性便于支配方鞏固自己的權力和既存制度、政治過程的復雜性和不透明性導致政治生活中缺乏明顯的糾錯機制、政治產品供給的非競爭性使得制度創(chuàng)新的動力不足等,這此特性都進一步強化了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2]

  (二)制度變遷的“臨界點”或“關鍵節(jié)點”

  制度變遷的動態(tài)過程中夾雜著制度變遷的“臨界點”或“關鍵節(jié)點”。在新制度主義看來,所謂“臨界點”是指歷史發(fā)展過程中能夠打破舊制度產生新制度的路徑突破和路徑替代時期;“關鍵節(jié)點”通常歸結為重大的外部沖擊,諸如戰(zhàn)爭、經濟危機等打破原有政治制度,為制度變遷找到突破口和產生理由,這節(jié)點上的制度處于斷裂狀態(tài),各方利益集團處于博弈爭斗狀態(tài),新制度可能產生。

  (三)制度變遷的利益博弈

  歷史制度主義認為,導致制度變遷的根本原因是劇烈的社會環(huán)境變化引發(fā)了不同社會集團巨大的利益沖突。舊的政治制度由于其先天的惰性使其不會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主動改變,它會由于自身的慣性和長期以來形成的剛性而進入“路徑循環(huán)”狀態(tài),這種封閉循環(huán)使得新舊制度難以實現有序對接,當舊制度難以容納環(huán)境劇烈改變而帶來的沖突時,往往會導致舊制度的崩潰,新制度的創(chuàng)立。制度創(chuàng)新的動力之源來自于行動者對于新制度能夠帶來比舊制度更多利益的期望以及舊制度所引發(fā)的政治博弈和人們對舊制度存在合法性的懷疑。在舊制度走向崩潰的“臨界點”上,制度選擇的走向存在多種可能性,各種政治力量圍繞各自的利益訴求和政治理想進行激烈政治沖突和力量博弈,這種合力決定了政治制度的最終走向。

  二、路徑危機中的晚清政治困局

  中國自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國以后,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是以人治、集權、保守、宗法繼承、抑商重農為特征,在服務于皇權統治的路徑中運行著。伴隨這種路徑的是以儒家思想為內核的傳統臣民文化這種非正式制度。封建帝國的運行由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相互作用、相互強化,在君權軌道上難以脫離。這一切注定了因為缺乏政治創(chuàng)新而在東西文明激烈碰撞之際,中國必然失敗的歷史宿命。

  鴉片戰(zhàn)爭的爆發(fā)把中國強行拖入到了世界資本主義的體系之中。變局促使封建知識分子中的一些開明分子開始尋求“應變”之道,在晚清政治中出現了一些人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的政治新氣象,盡管很多都是曇花一現。早期開明的士大夫們看到了西方技術層面的先進,以“師夷長技以制夷”為理念指導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甲午海戰(zhàn)的慘敗促使人們進一步對中國封建政體的反思與醒覺。

  甲午戰(zhàn)后清王朝為了償還賠款,向列強大舉外債,以海關稅收為擔保,進而使得列強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肆無忌憚的掀起了勢力瓜分狂潮。中國處于瓜分豆剖的局面,財政虧空更使這臺陳舊機器的運轉雪上加霜,清政府只能“橫征暴斂”,導致民變四起,正如康有為在《公車上書》中指出:“民日窮匱,乞丐遍地,群盜滿山,即無外釁,精華已竭,將有他變。”“付莽遍于山澤,教民遍于腹下,各地會黨,發(fā)作待時”[3],內憂外患的政治危局促使驚醒,在康有為的領導下和光緒皇帝的支持下,中國二千多年以來第一次試圖打破傳統政治制度的改革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三、戊戌變法和制度變遷的流產

  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了“明定國是”詔書,宣布開始變法,在以后的103天中他發(fā)布了一系列的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稱“戊戌變法”,又叫“百日維新”。在政治上,措施主要是改革行政機構,裁撤閑散、重疊機構,裁汰冗員,澄清吏治,提倡廉政,提倡向皇帝上書言事,取消旗人享受國家供養(yǎng)的特權。但一些比較激進的具有資本主義內涵精神的措施卻沒有被采納,如康有為在1898年6月對于新政的建議提出“擬定開制度局,立憲法,設議院,建設新京,議開懋勤殿以議制度”[4]。即便維新是以挽救危局為目的且措施多有折衷但變法在后黨瘋狂的鎮(zhèn)壓下崩潰瓦解只維持了103天,除了留下一個京師大學堂外,一切回復照舊。以康有為為首的改革派在改革中所設想的君主立憲還未成形就夭折了,一個沒有結出果實的花朵隨即凋謝。

  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一次失敗的制度替換運動,它沒有打破中國幾千年以來君主專制的路徑依賴,沒有成功地實現君主立憲體制的制度創(chuàng)新。從歷史制度主義視角分析,戊戌變法仍有一定的制度創(chuàng)新意義,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嘗試打破傳統的路徑依賴,成為近代以來制度變革的先鋒

  制度變遷一般可以分為漸進型制度變遷和突變型制度變遷。漸進型的制度變遷是統治集團在在政治體制能夠保持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的基礎上通過對局部不適合形勢發(fā)展的政治體制進行必要的變革。突變型的制度變遷是指制度的更替通過劇烈的、暴力的和全局的方式實現。在以漸進式變遷為主的制度替換過程中,也存在突變型制度變遷,在政治活動中矛盾雙方不能在現成的制度架構內協商成功達成妥協,在政治資源中占有優(yōu)勢的一方憑借掌控的話語權,利用暴力機器脅迫對方,以實現有利于自己的制度變遷。晚清政府在19世紀末期已經處于危機之中,只有突變型的制度變遷才能打破傳統政治制度的“路徑鎖定”狀態(tài),實現制度創(chuàng)新。但發(fā)生于1898年的戊戌變法卻是中國近代以來一場漸進型的制度變遷,康有為等人在光緒皇帝的支持下試圖通過自上而下的改革,實現君主專制向君主立憲政體過渡。雖然這種漸進型的制度變遷最終命運是以失敗告終,但它畢竟是中國近代以來第一次制度創(chuàng)新的嘗試,解放了思想,為后來的辛亥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借鑒作用。

  (二)探索從君主專制轉向君主立憲之路的路徑替代模式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不斷發(fā)展的過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基本動力。當生產關系不能適應生產力發(fā)展時,社會變革就會到來。清朝末期危機四伏,統治階級內部舊制度的構建者在民族危機日益嚴重、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的情勢下,一部分人開始認識到不變革將會亡國滅種,于是一場旨在挽救王朝的改革提上議事日程。然而,任何政治改革都會觸動既得利益者敏感的神經,遭到他們激烈的反對。15世紀意大利政治學家馬基雅維利說:“再沒有什么比帶頭采取新的制度更困難的了,再沒有什么事情比這件事的成敗更不確定更沒有把握了,再沒有什么比這事施行起來更加危險的了。因為新制度的倡導者使所有那些舊制度的既得利益者都變成了他的敵人,而所有那些可以從新制度得到好處的人們則只是他的三心二意的支持者。”[5]康有為等維新派人士希望通過模仿日本,在中國建立君主立憲政體來取代君主專制政體,以實現制度變遷的路徑替代,然而,漸進式制度變遷已經無法突破在中國存在了幾千年的王朝“路徑鎖定”狀態(tài)。這樣一群勢單力薄又缺乏任何政治資質的改良派,依靠沒有實權的皇帝來發(fā)號施令,試圖達到救亡圖存的目的,這注定了失敗的結局。但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以來試圖仿效西方進行資本主義改革的第一次嘗試,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雖然步子邁得不大,但畢竟已經邁出了第一步,這是“康梁”的一小步,卻是中華民族探索新政治制度的一大步。

  四、“康梁”維新集團的弱勢狀態(tài)

  (一)利益集團的“搭便車”行為

  戊戌變法的組織依托之一的強學會,其成員構成復雜,魚龍混雜,有不少人加入強學會是帶有功利性的,是為了撈取升官發(fā)財的資本,并不是真心支持變法,甚至有破壞分子混入其中。維新派人士為了壯大自己的聲勢,不加甄別地將一些封建官僚動員進入強學會,不僅使強學會的組成人員復雜而且矛盾也日益突出。

  (二)行動資源不足制約著創(chuàng)新主體的行為

  從歷史上看,凡是在制度創(chuàng)新上取得成功的創(chuàng)新集團都具有強大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豐富的創(chuàng)新資源。在具備較高創(chuàng)新能力的前提下卻沒有足夠的創(chuàng)新資源,制度創(chuàng)新主體就很難突破現有的制度路徑鎖定狀態(tài),實現既定的制度替換的目標。制度創(chuàng)新資源主要有軍事、經濟、政治資質和組織等資源。

  首先是軍事資源嚴重不足。在變法之前,光緒皇帝也意識到軍隊的支持性作用,而自己卻無軍事調動權,他只有將全部希一望寄托于在天津小站練兵的袁世凱身上,通過職務提拔,希望他能支持變法,袁世凱效忠后黨集團,在了解光緒皇帝的意圖后立即向榮祿報告,于是政變爆發(fā),手無寸鐵的維新派只能任人宰割,在鎮(zhèn)壓維新派人士后,一切恢復原狀,制度替代宣告破產。

  其次是制度創(chuàng)新的經濟資源缺乏。改革舊制,修鐵路、獎勵農耕、建立現代化的海軍等都需要大量經費,而此時清政府的財政收入已經捉襟見肘,為了償付甲午海戰(zhàn)失敗的賠款,只能大舉外債。這些借款除了償還對日賠款外,還用到政費、利息、軍費、傭金、貪污和折扣等上面去了。列強通過對清政府借款把持了中國的海關稅收。所以,戊戌變法過程中頒布的很多發(fā)展經濟的措施因為無錢支持只能作罷。

  再次是政治資質太淺。戊戌變法,其領導者康有為只是一個工部主事,并且維新集團中沒有一個人有實際的政治經驗,其所依靠的光緒皇帝也是毫無實權的“光桿司令”,要他領導負載如此沉重的政府,做出比王安石還要激烈十倍的變法,失敗是可想而知的。

  最后是組織不力。戊戌變法的政治組織強學會無法克服組織內部一些投機分子“搭便車”現象,不能形成一個紀律嚴明的組織和強有力的領導核心,進而在變法過程中不能形成上下合力協同效應。

  (三)制度創(chuàng)新主體意識形態(tài)內聚力與整合力不足

  政治集團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體現的是該集團主流的價值取向、利益訴求和政治主張,表現為道德、政治理想、宗教、哲學等形式。意識形態(tài)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包括教化、批判、整合、導向和控制等功能,其中整合功能對于制度創(chuàng)新主體來說十分重要,對于解決制度創(chuàng)新過程中利益集團“搭便車”現象很有幫助。

  維新集團因為沒有搭建起一個合理、嚴謹、合乎邏輯的意識形態(tài)框架,沒有形成共同的價值認知目標,更無維持集體行動的動力機制,是其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戊戌變法也缺乏深厚的思想基礎,推動變法的動力不是源自維新集團成員對傳統體制的深惡痛絕,而是來自外部,即列強對于國家領土的蠶食和瓜分的陰影。

  (四)難以抵制臣民文化對于制度創(chuàng)新的阻滯

  戊戌變法之所以失敗,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惰性在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中國自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國以后,皇帝就成為權力的代表,因此,他的權威神圣不可侵犯,于是君主世襲“君權獨尊”成為“積習”。所以在改革前后提出“君民共主”,試圖利用皇帝的權威來發(fā)號施令是很自然的。戊戌變法失敗后,康有為發(fā)布“密詔”,實行“勤王”運動,可以看出臣民文化對其影響的深遠。臣民文化不僅使現代公民文化在皇權崇拜、愚民的專制主義的土壤上難以自發(fā)成長并開花結果,也使得西方的先進文化難以為國民所接受。因此,若要在中國成功實現制度替代,就必須對中國的臣民文化進行徹底的清理和淘汰,培育適合現代民主憲政體制的公民文化。

  五、結語

  中國作為后發(fā)型國家在制度發(fā)展歷程中若能模仿先發(fā)型現代化國家走上制度創(chuàng)新之路是最好不過了,但在模仿過程中必須處理好傳統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改革者應該立足中國的國情,結合傳統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嵌入到世界政治發(fā)展的潮流之中。作為制度創(chuàng)新的主體必須本著與時俱進的精神,以先進理論和科學的意識形態(tài)作為指導建立具有強大內聚力與整合力的創(chuàng)新團隊來完成制度創(chuàng)新的路徑替代,這是一項偉大的歷史使命,只有具備求實、創(chuàng)新、堅定精神的人才能擔此任。面對社會混亂、主權失落、領土殘缺的局面“康梁”舉起了制度創(chuàng)新的大旗,然而其組織松散,意識形態(tài)混亂,創(chuàng)新資源缺乏等,注定了在這個積淀厚重的專制主義沉渣的國家構建民主憲政政體失敗的命運。但戊戌變法作為開啟了中國近代制度變革先聲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重要的啟示,至今為后學者探索不盡。(作者單位: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

  參考文獻:

  [1][美]道格拉斯?C?諾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杭行譯.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2]Paul Pierson. Increasing Return,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J).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000.

  [3][4]湯志鈞.戊戌變法史〔M〕.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5][意]馬基雅維利.君主論,潘漢典譯.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

  近代史綱要論文3000字范文篇三:《《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

  摘 要: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是高等院校新開的一門公共思想政治理論課。要搞好本課程的教學,首先要明確教學目的。為了更好地實現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教學方法:一是于敘事中寓論斷;二是注重多媒體教學;三是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四是課堂討論和演講;五是改革課程考核方式。

  關鍵詞: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教學目的 教學方法

  中宣部、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社政教〔2005〕5號)中規(guī)定,在一年級本科大學生中開設《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這門新課。該課程的開設是在新形勢下對歷史教育傳統的繼承和發(fā)揚,對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愛國主義觀念和民族精神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怎樣才能上好這門課呢?我在此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認識,請各位同行指教。

  一、明確教學目的

  教學工作必須圍繞教學目的展開。沒有明確的教學目的,不僅會導致教學工作紊亂,而且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從這種意義上講,確定教學目的是組織和實施教學工作的首要環(huán)節(jié)。中宣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實施方案》(社政教〔2005〕9號)規(guī)定,《綱要》課程“主要講授中國近代以來抵御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推翻反動統治、實現人民解放的歷史,幫助學生了解國史、國情,深刻領會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怎樣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怎樣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根據這個規(guī)定,進行《綱要》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

  第一,充分認識近代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的正義性、必要性和進步性,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內容的民族精神。通過教學,學生了解帝國主義與中國封建勢力相互勾結,使中國社會長期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嚴重阻礙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因此,不從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腐朽社會制度,不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集中力量進行現代化建設,發(fā)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并加深學生對近代中國革命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及其必然性的認識,自覺繼承和發(fā)揚近代中國人民革命斗爭中所形成的光榮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時代的使命感、責任感。

  第二,了解近代先進中國人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重大斗爭,明確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必然性。通過教學,學生了解到近代中國社會各個階級、階層和集團都進行過挽救民族危亡的英勇斗爭,提出并實施種種救國方案。但無論是和平式的救國方案(如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還是革命式的救國方案(如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都避免不了失敗的命運。即使像辛亥革命那樣一場比較完整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最終也只能以失敗告終。由此學生懂得:沒有一個先進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沒有一套科學的革命理論作指導,要想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聯合統治,完成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是不可能的。因此,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并成為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以此增強學生擁護黨的領導和接受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堅定信念。

  第三,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史實,加深學生對“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真理的認識。通過教學,學生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偉大實踐,加深對黨的先進性的理解,進而懂得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為了中國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的利益,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對中國革命的新道路進行了艱辛的探索,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惟一正確的革命道路。為了中華民族的利益,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大旗,進行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英勇斗爭,為奪取抗戰(zhàn)勝利、實現民族獨立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長期的艱苦斗爭,最終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壓迫,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秩序,實現了徹底解放。

  第四,充分認識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和進步性,深刻領會“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fā)展中國,發(fā)展社會主義,發(fā)展馬克思主義”這一真理。通過教學,學生了解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國內外形勢及特點,加深對社會主義改造,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歷史必然性的認識,明確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同時,也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認識堅持社會主義、堅持改革開放的重要性,以此增強青年學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自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

  二、改進教學方法

  (一)把握課程特色,于敘事中寓論斷。

  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設置新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綱要》課程的開設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設置系統性大大增強。但《綱要》課程進行思想教育的切入點和落腳點與其他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又有所不同,是以古喻今通過鑒史而明理,是從歷史教育的角度承擔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功能。其最大的課程特色在于它是在更長的時間跨度下(1840年至當代)、更廣闊的歷史背景(經濟全球化浪潮加速世界資本主義的上升、發(fā)展期)、更復雜的社會場景(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講述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復興和國家近代化、現代化的歷程。以歷史事實說話,幫助學生了解國史、國情,深刻領會“三個選擇”的正確性?!毒V要》課程重心在于講“史”,但它與普通的歷史課又有所不同。普通的歷史課側重從史學學科本身或者從學術角度進行教學和研究,而《綱要》課程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則有著鮮明的思想教育目的。它的開設不單純是為了使學生從宏觀上對中國近現代史有一個基本認識,掌握中國近代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而是要通過教學,幫助學生在了解國史、國情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擁護共產黨領導和接受馬克思主義指導的自覺性,增強社會主義信念。因此,在《綱要》課程的教學中,應在加強理論性教育的同時,做到史論結合,于敘事中寓論斷,著力培養(yǎng)和強化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注重多媒體教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的認識活動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這是人類認識過程要遵循的一般規(guī)律。傳統的教學,基本上靠的是文字語言的闡述,其吸引力有限,不僅使學生產生模糊不清、枯燥無味的感覺,而且制約他們對歷史的形象性理解及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充分利用發(fā)達的電腦網絡資源查找許多歷史圖片以豐富教學電子幻燈的內容。這些原始資料和圖片能給大學生帶來直觀的視覺印象和沖擊,讓他們感受到歷史不再枯燥,而是趣味的、生動的、深刻的。另外,結合專題講座,適時播放一些資料性強的愛國主義優(yōu)秀影片和相關紀錄片,用圖片和影視等手段加深學生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的認識,進一步強化他們對中國近現代歷程的艱辛、對中國共產黨的英明偉大的理解。除了幻燈和影視等教輔手段外,我們還可以利用校園網,積極開設這門課的教學網頁,開展網上自學輔導、討論答疑等活動。

  (三)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社會實踐由于涉及經費、安全、時間等諸多因素,在組織上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充分利用各地的歷史資源和革命老區(qū)資源,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形式。要使學生不只局限于課堂的講授,還要注重教學的拓展,即向第二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的拓展。教師應該在鼓勵學生在課上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在課下參觀學校所在地周圍的一些名人故居、革命紀念地等,通過歷史實物感受中國近現代史的進程;也可組織學生利用假期進行社會調查和社會實踐,比較不同時期社會的發(fā)展變化,提交相應的調研報告。這樣可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同時,該課教學還可結合團委、學工處等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從理論上對活動加以指導。

  (四)課堂討論和演講。

  討論與演講一定不能流于形式,在課前需做認真的準備工作,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些材料的來源與線索,由學生自己選擇有興趣的題目,搜集材料,最好寫成文字,討論后再補充和完善,形成小論文,從而既鍛煉口頭表達能力,又鍛煉獨立或集體完成研究的能力。

  (五)改革課程考核方式。

  為了保證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必須對原來的課程考核方式進行改革。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出發(fā)點就是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具體做法:適當降低期末考試成績的比重,約占總成績的50%―60%;提高平時成績(作業(yè)、提問、討論和考勤)的比例,約占40%―50%;對一些回答問題、做作業(yè)和試卷思路寬、有自己見解且闡述合理的學生適當給予高分,避免以往期末考試一錘定音的現象。

  三、結語

  總之,《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的教學應當講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做到集知識性、理論性、生動性于一體,在準確把握教學目的的基礎上,努力開創(chuàng)教學方式方法的新模式,改革傳統的考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加強教學效果,對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陶冶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的情操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社會科學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文獻選編(1949-2006)[Z].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中國共產黨章程[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十七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沙健孫.關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若干問題[J].思想理論教學導刊,2006年增刊.

  [5]本書編寫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1.以中國近代史為題的3000字論文

2.大學近代史論文3000字

3.關于近代史的論文3000字

4.關于中國近代史的論文3000字

5.近代史綱要論文2000字

2783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