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人文鄉(xiāng)土心得體會
大學人文鄉(xiāng)土心得體會
通過大學人文鄉(xiāng)土學習了解,人文教育,將有力地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滲透和體現。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學人文鄉(xiāng)土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大學人文鄉(xiāng)土心得體會篇1
所謂“人文素養(yǎng)”,就其核心來說,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它是人類文化的靈魂,是人類精神家園的宿主,對人類的心理機制、情感世界、意志能力、價值取向、審美體驗、意識形態(tài)和理想模式都具有決定作用。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精英,是民族的脊梁,是國家的希望,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不僅關系到一個民族的世界競爭力,也關系到一個民族的價值取向,更關系到一個民族的尊嚴和民族精神的塑造。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有利于大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啟迪大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耐挫折和適應能力。
大學生人文藝術、科普系列講座,是一個認識自我、提升自我、了解社會、共同進步的平臺。我們通過這一系列的講座,學到了許多課本之外的知識,同時也反省自身,用犀利的眼光看待當今社會上的一些人和事,并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和觀點。更多的,我認識到了大學生在人文知識方面的一些欠缺。以下是我的一些個人見解。
【人文精神學習現狀】
人文精神是人的精神底子。新時期人文精神,重視人的價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生的真諦,核心是對真、善、美的追求,表現為“三性三意識”:一是人本性,追求人性之美,是一種以人為對象,以生命為主體的思想。對人類生存的意義和價值的終極關懷,倡導的是一種人本意識。二是科學性,追求
人性之真。這種真不同于科學精神追求規(guī)律性和客觀性的真,而是另外意義上的真:真誠、誠實、守信,倡導的是一種規(guī)則意識。三是社會性,追求人性之善。文明社會里,社會是擴大了的家,出了小家的門,進的是大家的門。對他人同情、仁愛、奉獻,倡導的是一種大我意識。
人文素養(yǎng)的缺失,主要是指大學生應有的文學修養(yǎng)過低,歷史文化知識貧乏,道德理想追求迷茫,待人接物的價值評判缺少起碼的悲天憫人情懷。缺乏人文素養(yǎng)的大學生由于沒有深厚的人文知識做鋪墊,往往缺乏創(chuàng)造性、開拓性、戰(zhàn)略性和預見性的能力。在科技革命方興未艾,商品經濟高度發(fā)展,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的當今社會,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弱化、人文精神的失落,已成為制約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瓶頸”。人文素養(yǎng)是人才素質的基礎,現代社會發(fā)展迫切呼喚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加強大學生人文素養(yǎng)教育,提升大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修為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從“三坊七巷”出發(fā)思考人文】
在福州讀的大學,總認為這里會留下許多關于青春的回憶。回首當時,初來乍到。對于這個省會城市的認識,僅僅是我表面所看到的。未曾深入的了解關于這個城市的點點滴滴。
幸運的是,通過大學生人文藝術、科普系列這堂校選課,我更多的了解了這座城市。那些關于人杰地靈的傳說與事跡,關于興旺衰落的變遷,關于山水風情的闡述,關于文化知識的傳播……這堂課讓我從各個方面深刻的了解我所居住的城市。慢慢的累積,漸漸的感動,有一種叫做“熱愛”的情愫在心中膨脹。當我漫步在校園的每個角落,當微風襲來,總由衷的自豪——我,在福州……
當然,認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我也在用心的,了解這個城市,熱愛這個城市……
老師們從各個方面介紹福州文化,福州的特產、民俗、經濟、人文、教育以及福州的名山、名寺、名僧……
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 “三坊七巷”文化。“三坊七巷”文化源于福州歷史文化街區(qū)“三坊七巷”。“三坊七巷”坐落于福州市中心城區(qū),是從南后街兩旁從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總稱。“三坊”即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即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
“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qū)基本格局形成于唐代后葉,到明清時期特別是清代中葉發(fā)展到了鼎盛,坊坊相連、巷巷相通,粉墻黛瓦、布局嚴謹、房屋精致、匠藝奇巧,被譽為“明清古建筑博物館”、“中國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福州許多名垂青史的名人,也都出自“三坊七巷”或與之密切相關,其間蘊涵的厚重的歷史人文氣息,集中展示了福州閩都文化博大精深、沉潛沖和的底蘊。我們不得不感嘆:福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果然名不虛傳。
福州人文薈萃,從晉代有“衣冠人物、萃于東南”的說法開始,到“晚清人物數候官”的文化大都地位的最終形成,福州千百年來,始終有著“海濱鄰鄒魯”的美譽,而“三坊七巷”的名賢為造就福州這一特色的名人文化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用地面積不足 40公頃的“三坊七巷”造就歷史名賢約略計算不下70人,可謂為“文化奇觀”,其代表人物中對中國歷史產生深遠影響的全國性名人有嚴復和林則徐,進入正史列傳或有全國性影響的名人有曾鞏、沈葆楨、林旭、林紓、陳衍、羅豐祿、郁達夫、林覺民、冰心、廬隱等,福建名人有黃璞、陳襄、張經、甘國寶等。
其中,“開眼第一人”民族英雄林則徐題于書室的一副自勉聯(lián):“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正是福州的城市精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海可以容納千百條河流,因為它這樣廣闊的胸懷所以是世間最偉大的(教育人們要心胸寬廣才能變得偉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懸崖絕壁能夠直立千丈,是因為它沒有過分的欲望,不向其他地方傾倒(教育人們要放棄無謂的享樂欲,修身養(yǎng)性)。
辛亥革命烈士——林覺民,在廣州起義中受傷被俘。會審時,他不會說廣東話,就用英語回答問題,慷慨陳詞,滿庭震動。他不僅綜論世界大勢和各國時事,宣傳革命道理。還在堂上發(fā)表演說,談到時局險惡的地方,捶胸頓足,憤激之情,不可扼抑。最后奉勸清吏洗心革面,獻身為國,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被關押幾天,滴水米粒不進,泰然自若地邁進刑場,從容就義,年僅24歲。林覺民烈士在中國處于淪陷的時候,不惜貢獻自己為過捐軀,其精神給人以鼓舞,讓人感受一個身為中國人的驕傲,無論在什么年代,我們都應該保持著這種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
冰心,是現代著名詩人、作家,她的作品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愛,以及對母親與童真的歌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和五四運動的爆發(fā)使冰心把自己的命運同民族的振興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她說,是五四運動的一聲驚雷,將她“震”上了寫作的道路。冰心奶奶以百倍的精力投入到祖國的各項文化事業(yè)和國際交流活動,并積極從事愛國和平進步活動。作為一位忠誠的愛國知識分子,她繼承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追求光明,永不止息。
“冰心精神”—— 一是強調終極關懷的求道弘道精神;二是充滿人間情懷的社會參與精神;三是樹立高尚人格的道德修養(yǎng)精神;四是堅持剛健有為的不斷創(chuàng)新精神。冰心老人的文化讓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極大的洗禮,在社會沒落的時候,恰是文化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慰藉,更好的適應并鼓舞人們前進。
……
聽完講座之后,我還特地到“三坊七巷”去感受那種人文精神的熏陶……
漫步在“三坊七巷”,不僅歷史的滄桑依稀可辨,更有眾多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在這里留下了真切的遺跡和動人的傳說。這里的每一條小巷,都有光榮的歷史;每一條青石板路,都回響著名人的足音;每一座大院,都造就了對當時乃至對中國社會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林則徐、嚴復、冰心、林覺民、林旭、林紓、沈葆楨等,他們的文物古跡使你仿佛置身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
另外,福州的山山水水都充滿著歷史的文化韻味……我們不僅認識到了福州的三山——烏山、于山、鼓山,還了解了福州的五大叢林及弘一法師高深的佛學境界……
我們不僅認識到了杏林始祖董奉,書法高超葉向高,船政之父沈葆楨,譯林鼻祖林紓,西學泰斗嚴復,共和先驅林覺民,化學巨子侯德榜……還了解了他們身上發(fā)生的故事……
我們不僅欣賞了三弦琴的即興演奏,與中國二胡的完美搭配,還品讀了《紅樓夢》,感慨紅樓夢醒何時。
我們不僅認識到科學不是萬能的,還仔細的掌握了讀書的方法與樂趣所在……
講座的內容涉及人文修養(yǎng)、藝術底蘊、科學知識……面積之廣,內容之多,讓我們受益匪淺……講座激情四射,充滿了科學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輝。他們的
講課條理清晰、生動有序,時常舉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淺出,滲透人心,我被深深的吸引了,長達兩個小時的講座,聽起來一點累的感覺都沒有,反而覺
得是一種享受。講座最后的互動環(huán)節(jié),讓我們的疑問得到了及時的解答,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講座結束以后,同學們紛紛表示,講座內容豐富,信息量很大,引用了大量的正反典型事例,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增進了對學校辦學理念的理解,自己進一步明確了在大學時期如何培養(yǎng)自己的綜合能力,非常有收獲。
大學人文鄉(xiāng)土心得體會篇2
【如何提升人文精神素養(yǎng)】
江澤民同志說:“加強和改進教育工作,不只是學校和教育部門的事,家庭、社會各個方面都要一起來關心和支持,只有加強綜合管理,多管齊下,形成一種有利于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年輕一代才能茁壯成長起來。”
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一.借助大眾傳媒
當今網絡發(fā)達,電視電腦普及,我覺得您可以從一些電視節(jié)目上獲取相關的教育,像 百家講壇 這樣的欄目,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回顧歷史,了解經典,還可以從中汲取現代生活中我們遇到的困惑的解決辦法,提高自己看問題的能力,發(fā)掘自己在各方面的潛質。又比如 魯豫有約 這樣的訪談節(jié)目,不僅有趣,而且跟蹤時代脈搏,有利于了解時下名人,成功人士的成長歷程。我們對這些成功人士曾經遇到的問題也許能找到自己現在所處環(huán)境的影子,進而借鑒他們的做法。并且對其中的某些人感興趣,我們也會翻他們的傳記,進一步了解他們,這就幫我們提升了時代感。不要一張嘴就唐宗宋祖,我們一樣可以說出當
下的杰出人才他們的故事,這有利于我們在交流上顯得有品味和有格調,不必張口閉口大白話,而無從引證。
二.閱讀相關書籍
書籍是我們了解歷史,了解經典,了解流行的主要媒介之一。我們可以選取感興趣的話題,了解一下我們的歷史曾經發(fā)生了什么,給我們后代有什么影響,了解一下我們當代正在發(fā)生什么。了解我們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這個不僅有利于我們回顧歷史,看清當下,更有利于我們以清醒的心智預測未來,有一個清醒的判斷,這會在各方面幫助我們,比如工作的選取啊,家庭的建設啊,都不無幫助!
三.關注實事
其實,生動的說來人文素養(yǎng),對我們最大的影響是什么?
還不是能讓我們在當今的社會活的更好!那么,了解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時期,就會幫助我們建立一個時代觀念。通過報紙,網絡媒體都可以,要知道現在國內正經歷什么樣的階段,國際有什么變革,這些信息有利于我們更好的生活。這就好比一頭瞎驢拉磨,它被蒙著眼睛,永遠看不到前方,它就只能停留在原地。人的道理也一樣,只知道埋頭工作,不關心周遭的變化,不展望未來,人生是會變的枯燥和不自由的,所以,留心當下的實事有利于我們的人生觀的培養(yǎng)。
【學習人文藝術的意義】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迅速發(fā)展變化,人類的科技文明一日千里,藝術也不例外,懂得欣賞藝術的人,才真正跟上世界進步的腳步,我們要知道,藝術不是評論美丑,評論美丑只是膚淺的表面,藝術則是觸動心靈的深層渴望,藝術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有著不同的意義,用自己的歷練去仔細推敲,才能真正體會藝術。
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應該有這樣的人文精神,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著重想象性和多樣化的生活。人文教育,將有力地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滲透和體現。
我們在路上,任重而道遠……
大學人文鄉(xiāng)土心得體會篇3
何為人文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是指做人應具備的基本品質和基本態(tài)度和基本能力,人文素養(yǎng)的最典型標志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學體現出的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著重想象性和多樣化的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歸結為對人本身的關懷。無論是對于社會還是對于個人來說,人文精神都是非常重要而且不可缺少的。高揚了人文精神,社會才會生氣勃勃、興旺發(fā)達,人才活得有意義,才是一個真正的人。
教師對人類社會的作用是文化的傳承、體現和創(chuàng)新。我們說教師是一種崇高的職業(yè),就是因為教師承擔著這嚴肅的使命。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它被賦予了塑造學生的任務。教師的這種社會定位,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必須為學生做表率,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所以說“身教重于言教”。身教雖然只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但作用卻是異常巨大的。比起一般人來,教師特別需要學習人文精神,發(fā)揚人文精神。
“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 就是教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師的日?;顒又畜w現出來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維模式等方面的氣質和修養(yǎng)。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主要體現在教師自身學識底蘊、儒雅風度以及對事業(yè)與學生真誠的熱愛。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不僅僅是教師自身形象的要求,更是學生心理健康成長與完善的需要!
一、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影響著學生人格的完善
在學校里,教師是學生最親近、尊敬的人,是最直接的榜樣,學生具有天然的“向師性”。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會像一絲絲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人格。教師的素養(yǎng)之光對學生心靈的鑄造深刻且久遠,甚至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有了這樣的“心心相印”,學生的人格的成長會在具有豐富的人文素養(yǎng)的教師的影響下,逐步成熟與完善起來,而學生的人格的完善,是一切良好的學習心理的基礎。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直接與間接地影響著學生的人格完善。
二、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影響著學生學習目標的明確
一位人文素養(yǎng)深厚的教師,肯定是一位有抱負有追求的教師,往往呈現出人格形象完整,精神煥發(fā),精力充沛,性格堅毅,樂觀向上,作風嚴謹,給人以力量感。在他教育與影響下的學生,必會在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覺受教師的影響,使學生也形成堅強的意志與自制力,因而更加富有理性,善于思考,發(fā)奮學習。這樣會自覺不自覺地樹立遠大的目標。教師的追求與抱負已經深深地成為學生人生發(fā)展的指標。教師的努力與成功,激勵他們的學生追求更遠大的目標與成功。
三、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影響著學生學習動機與效果
學生的學習動機,往往表現的比較單純,情緒化比較重,這就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一個學生一門功課的學習成績好壞,與他是否喜歡教這門功課的教師相關。教師的師德狀況、人格水平是他的教育教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學能力固然很重要,人格修養(yǎng)同樣很重要。學生的學習動機強烈,學習效果自然就好些,而這一切還是取決于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
四、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影響著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指導者與監(jiān)督者,教師的行為舉止與愛好習慣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習慣。在學校教育中,教師作為榜樣被學生所模仿,并以潛移默化地方式發(fā)生作用。教師對學習習慣作用的認識如何,直接制約著學生對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集中反映了教師的精神風貌,它包括教師的道德修養(yǎng)、知識結構、能力水平、認知策略、對學生的態(tài)度及其教師的主觀追求等。擁有獨特教學風格的教師,在學生中自然擁有較強的影響力,這樣,教師的正確要求就容易化為學生的行動。
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要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學生,了解和把握學生的思想,創(chuàng)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在師生之間架起感情的橋梁,激發(fā)學生產生情感的內驅力,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承受外界壓力,保持心理平衡,在知識、能力、思想道德及身心健康方面不斷提高,個性得以張揚,真正學會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為成功人生打下良好基礎。
社會的發(fā)展與變革決定了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yè)能力。而要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教師首先要做個真正的讀書人。教師的讀書是一種積累。學習是我們人生永恒的主題。教師的職業(yè)特性,更注定了教師的角色是一個永遠需要學習的角色。多讀書,讀好書。讀書在提升人文素養(yǎng),鑄就教師魅力中具有永恒的力量。一個教師自身人文素質的提升,必將有賴于永不滿足的讀書實踐。一個成功的老師,必須是一個善于學習的老師,一個善于讀書的老師。讀書是教師汲取精華的學習方式,是教師傳承優(yōu)秀文化的通道。讀書是教師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前提,教師應該成為終身學習的典范。只有學會讀書和學習,我們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在博覽群書中思考、積累,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思想,拓寬文化視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強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我們處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讀書學習已經成為一個人成長成才的第一要素,人們不但通過讀書獲得一技之長、生存之道,更重要的是書籍是每一個現代人的精神食糧。只有熱愛讀書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熱愛讀書的學生,才能營造出整個社會熱愛讀書的良好氛圍。教師的讀書風氣最能影響學生和社會的風尚,讀書,理應成為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師的一種生活方式。只有熱愛學習的老師,才能讓學生知道更多的知識,讓學生更加敬重他。教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學生、感染學生,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引導其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讓學生在讀書中蕩滌心胸、體味人生、啟迪智慧、增長才干、學會學習與生存,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我們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很迫切地需要教育教學理論層面的提高。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們的課改實踐需要前沿性的理論支持。新的課程標準倡導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興趣,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倡導學生的閱讀,我們教師首先應該自覺地投入到積極的閱讀活動中去。教師的閱讀同樣需要從課內讀到課外,不斷地擴大自己的閱讀面,進而不斷地提升自己的閱讀品質。作為一個教師,更應該確立終身讀書的觀念,自覺地多讀書,讀好書,豐富自己的讀書積累,提高自己的讀書品質,實現自身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
教師只有通過讀書學習,才能不斷豐富專業(yè)知識、完善文化知識結構,才能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提升育人技能,才能促進自身專業(yè)成長,跟上現代教育發(fā)展的步伐。讀書不是為了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只有當我們將讀書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不斷提升自身學養(yǎng)的重要手段,我們才能成為新時期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知識豐富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新課程標準給新課程改革帶來了嶄新的理論指向,許多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不但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去大膽實踐,而且更需要我們教師積極、善于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從不斷提升自身人文素養(yǎng)做起,創(chuàng)設更為寬廣的人文精神的時空。只有有所思,才能有所悟,有所得。對自身教學實踐的不斷反思是我們工作在基層的教師走向成功的最深刻的足跡。當今的教師應該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我們應當這樣告訴自己:讀書不僅僅是為了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積淀自己的文化底蘊,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培育人文精神,這是教師應該努力去做到的,也有利于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擔負著培養(yǎng)一個又一個“社會人”的重任,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對于學生來說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不僅要正其身,作好學生的榜樣,更要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和道德素養(yǎng)。新課程要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思考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促進學生的身心和諧發(fā)展,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只有具備人文素養(yǎng),教師才能真正樹立“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觀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把學生當作有情感的、鮮活的、思想性格各異的、獨立的人。
總之,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教師就必需善于讀書,學會學習,與時俱進。要養(yǎng)成勤耕不輟、終身學習的習慣。這是教師成功的必備條件,是教師成長為能師、經師乃至優(yōu)秀教師的必由之路,也是新課程順利實施的關鍵。使自己成為一個有著目標的教師。
大學人文鄉(xiāng)土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2.外出采風心得體會
7.名師之路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