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下冊期中試題及答案
語文考試之前,認真地去做一系列的語文試題是一種高效率的復習方法。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高三語文下冊期中試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三語文下冊期中試題
第Ⅰ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詩歌起源的探討同藝術(shù)起源的探討一樣,曾困擾著一代又一代的學者。時至今日,用思維與文化的眼光重新考慮這一課題,似可區(qū)分出詩歌的二重起源——圣詩與俗詩,分別加以探討,可以避免許多糾纏不清的死結(jié),使問題逐步明朗化。
簡單地講,圣詩指服務(wù)于宗教信仰和禮儀活動的詩歌唱詞,如祭祀歌詞、咒詞、祝禱之詞、招魂曲詞等等。圣詩起源較早,當與人類法術(shù)思想的成熟和語言的發(fā)生同步。各大文明初始時期被各種宗教奉為“經(jīng)”的詩歌作品,如古印度《吠陀》和《薄伽梵歌》、古伊朗的《阿維斯塔》、希伯來《圣經(jīng)》中的詩篇、古埃及的《阿維斯塔》中的詩作、蘇美爾和巴比倫文明中的頌神詩與創(chuàng)世史詩《艾努瑪•艾利什》、古希臘文明中大部失傳了的詩體啟示錄等,便都是因及時見諸文字記載而保存至今的圣詩。俗詩是相對圣詩而言的,泛指一切與宗教信仰并無直接關(guān)聯(lián)的民間歌謠、韻語唱詞等。俗詩的起源從理論上講,當與圣詩不相上下,同樣以人類語言能力的發(fā)生為前提。但由于二者在初民意識形態(tài)中的重要性及地位大不相同,所以早期的俗詩大都因為無法及時記錄為文字而湮沒無聞了?!对娊?jīng)》中的“頌”與“風”,大致相當于這里所說的“圣詩”與“俗詩”,而“雅”則介乎二者之間。
圣詩與俗詩雖同樣古老,但其內(nèi)容和形式卻各具特色,相互之間既有影響作用,又明顯地屬于不同的思維和文化的產(chǎn)物。圣詩的溯源研究實際上必然屬于宗教文化的范疇。俗詩的根源則在于世俗文化,尤其是民間的文化。隨著從原始到文明的演進,許多本來作為宗教信仰對象的圣詩逐漸向世俗化方向轉(zhuǎn)變,也就是從固定于儀式場合演唱的歌詩向非信仰的、文學性的說唱詩轉(zhuǎn)變。我國境內(nèi)許多少數(shù)民族現(xiàn)存的具有史詩性質(zhì)的作品——以創(chuàng)世神話和祖先事跡為主題的長敘事詩,似可看作由儀式性的圣詩脫胎而來的產(chǎn)物,但它們同世俗的抒情歌詩并不同源。安德魯•蘭的看法是,應(yīng)區(qū)分民歌與史詩的不同來源,他說:“民歌有長時期和普遍的流傳是可以證明的;這些歌,是從民眾嘴里和心里出來的,同那些藝術(shù)詩,由于貴族為得到一種只有他們能有的那種史詩而生的,可以說是正相反。”
按照這種看法,民歌出自民間,反映的是民眾的世俗心聲;史詩出自貴族,是個人性詩作的濫觴。如果參考當代人類學和民俗學的研究成果,我們可以進一步確認,安德魯•蘭所區(qū)分的兩類源頭實際上正是“圣”與“俗”的區(qū)別。
與史詩相對的民歌或歌謠之所以具有充分的世俗特性,是因為它們出自遠離宗教圣事的民間下層階級。所謂“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說的正是下層民歌創(chuàng)作的情況,與“美盛德”的宗教詩和史詩顯然大異其趣。
(摘編自葉舒憲《詩經(jīng)的文化闡釋:中國詩歌的發(fā)生研究》)
1.下列對“圣詩”與“俗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圣詩與俗詩是學者運用當今的思維與文化的眼光來研究詩歌起源時似可區(qū)分出來的詩歌產(chǎn)生的兩個不同的源頭。
B.圣詩與俗詩雖然屬于不同的思維和文化的產(chǎn)物,在詩歌的內(nèi)容和形式上呈現(xiàn)出各自的特色,但它們之間互相有影響。
C.俗詩泛指一切與宗教信仰并無直接關(guān)聯(lián)的民間歌謠、韻語唱詞等,在初民意識形態(tài)中的重要性及地位超過了圣詩。
D.圣詩是指服務(wù)于宗教信仰和禮儀活動的詩歌唱詞,各大文明初始時期被各種宗教奉為“經(jīng)”的詩歌作品即屬于此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用思維與文化的眼光探討詩歌的起源,雖然可以避免不少糾纏不清的死結(jié),使問題逐步明朗化,但還不能很肯定地說徹底解決了詩歌起源的問題。
B.《阿維斯塔》、《阿維斯塔》、《艾努瑪•艾利什》等作品之所以能夠被大部分記載下來并得以流傳,可能是因為它在初民意識形態(tài)中有著較高的地位。
C.民歌出自民間,反映的是民眾的世俗心聲;史詩出自貴族,是個人性詩作的濫觴。安德魯•蘭的觀點恰好說明詩歌的起源有“圣”與“俗”的區(qū)別。
D.圣詩與俗詩的區(qū)分是相對的,它們可以相互轉(zhuǎn)化。許多本來作為宗教信仰對象的圣詩從固定儀式場合演唱的歌詩變成非信仰的、文學性的、說唱性的俗詩。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從理論上說,俗詩與圣詩起源的時間應(yīng)該差不多,它們都以人類的語言能力的產(chǎn)生為前提,但圣詩源于宗教文化,俗詩源于世俗文化。
B.我國境內(nèi)許多少數(shù)民族現(xiàn)存的以創(chuàng)世神話和祖先事跡為主題的史詩性質(zhì)的長敘事詩,似可看作由儀式性的圣詩轉(zhuǎn)化來的,但依然與源于世俗文化的俗詩不同。
C.民歌或歌謠之所以具有充分的世俗特性,是因為它們是下層百姓在自己的實際生活環(huán)境中創(chuàng)作的,歌者遠離了圣詩作者那樣的宗教目的,是“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
D.在世界各大文明初始時期被各種宗教奉為“經(jīng)”的詩歌作品,如希伯來《圣經(jīng)》中的詩篇、中國的《詩經(jīng)》等,都是當時及時地被文字記載下來而保存至今的圣詩。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 7題。
斛律光,字明月,少工騎射,以武藝知名。魏末,從其父斛律金西征,周文帝長史莫孝暉時在行間,光馳馬射中之,因擒于陣,光時年十七,高祖嘉之,即擢為都督。嘗從世宗于洹橋校獵,見一大鳥,云表飛飏,光引弓射之,正中其頸。此鳥形如車輪旋轉(zhuǎn)而下至地乃大雕也世宗取而觀之深壯異焉當時傳號落雕都督。
晉州東有周天柱、新安、牛頭三戍,招引亡叛,屢為寇竊。天保七年,光率步騎五千襲破之。又大破周儀同王敬俊等,獲口五百余人,雜畜千余頭而還。武平二年,周遣紇干廣略圍宜陽。光率步騎五萬赴之,大戰(zhàn)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虜千余人而還。軍未至鄴,敕令便放兵散。光以為軍人多有勛功,未得慰勞,若即便散,恩澤不施,乃密通表請使宣旨,軍仍且進。朝廷發(fā)使遲留,軍還,將至紫陌,光仍駐營待使。帝聞光軍營已逼,心甚惡之,急令舍人追光入見,然后宣勞散兵。拜光左丞相,又別封清河郡公。
光入,常在朝堂垂簾而坐。祖埏(字孝征)不知,乘馬過其前。光怒,謂人曰:“此人乃敢爾!”后珽在內(nèi)省,言聲高慢,光適過,聞之,又怒?,E知光忿,而賂光從奴而問之曰:“相王瞋孝征耶?”曰:“自公用事,相王每夜抱膝嘆曰:‘盲人入,國必破矣!’”穆提婆求娶光庶女,不許。帝賜提婆晉陽之田,光言于朝曰:“此田神武帝以來常種禾,飼馬數(shù)千匹,以擬寇難,今賜提婆,無乃闕軍務(wù)也?”由是祖、穆積怨。
周將軍韋孝寬忌光英勇,乃作光反謠言。會帝前有所疑,謂何洪珍云:“我前疑其欲反,果然。”后,光至,引入涼風堂,劉桃枝自后拉而殺之,時年五十八。于是下詔稱光謀反,盡滅其族。光性少言剛急,嚴于御下,治兵唯仗威刑。罪既不彰,一旦屠滅,朝野痛惜之。周武帝聞光死,大喜,赦其境內(nèi)。后滅齊入鄴,追贈光上柱國、崇國公。指詔書曰:“此人若在,朕豈能至鄴!”
(節(jié)選自《北齊書•列傳第九》)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高祖嘉之,即擢為都督 嘉:嘉獎、賞識
B.招引亡叛,屢為寇竊 亡叛:叛逃者
C.自公用事,相王每夜抱膝嘆曰 用事:掌權(quán)
D.罪既不彰,一旦屠滅,朝野痛惜之 彰:表彰
5.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組是( )(3分)
A. 此鳥形如車輪\旋轉(zhuǎn)而下\至地\乃大雕也\世宗取而觀之\深壯異焉\當時傳號落雕都督
B. 此鳥形\如車輪\旋轉(zhuǎn)而下至地\乃大雕也\世宗取而觀之深\壯異焉\當時傳號落雕都督
C. 此鳥形如車輪\旋轉(zhuǎn)而下\至地\乃大雕也世宗取而觀\之深壯異焉當時傳\號落雕都督
D. 此鳥形\如車輪旋轉(zhuǎn)而下\至地\乃大雕也\世宗取而觀之\深壯異焉當時傳\號落雕都督。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斛律光箭藝高超。他曾經(jīng)陪同世宗在洹橋打獵,引弓射雕,正中脖頸,被稱為“落雕都督”。
B.斛律光英勇善戰(zhàn)。周的天柱、新安、牛頭三處營壘多次做入侵掠奪的事,斛律光率五千步騎偷襲擊敗了他們;斛律光又擊敗北周儀同王敬俊等人時虜獲五百多人、雜畜千余頭。
C.斛律光抗令不從。在攻克北周建安等四處營壘后,他沒有遵命將士兵解散,而是希望朝廷慰勞有功之人,后來皇帝欣然慰勞兵眾。
D.斛律光遭人忌恨,因讒言被朝廷處死,更被滅族,朝野痛惜,而周武帝則萬分歡喜,以大赦囚犯慶祝。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此田神武帝以來常種禾,飼馬數(shù)千匹,以擬寇難,今賜提婆,無乃闕軍務(wù)也?(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性少言剛急,嚴于御下,治兵唯仗威刑。(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漢詩,完成8—9題。
橘柚垂華實
漢 無名氏
橘柚垂華實,乃在深山側(cè)。
聞君好我甘,竊自獨雕飾。
委身玉盤中,歷年冀見食。
芳菲不相投,青黃忽改色。
人倘欲我知,因君為羽翼。
8、“竊自獨雕飾”一句詩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妙處?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賞析。(5分)
答:
9、詩中的橘柚是什么樣的形象?請結(jié)合詩歌簡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每空1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詩中描繪音樂像暴雨、人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中作者對自己漂泊異鄉(xiāng)、年老體弱感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3)《觀刈麥》中正面描寫刈麥時的艱苦勞動與緊張(或最能表現(xiàn)農(nóng)民在烈日下在田間艱苦勞作)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選考題(25分)
請考生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題作答。注意:作答前請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號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選定題目內(nèi)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題目內(nèi)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個題目計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最后的篝火
邴繼福
小興安嶺的冬天,白天大雪紛飛,夜晚滴水成冰。政府雖然明令封山,保護生態(tài),勸告并幫助村民改行謀生,但以此為生的少數(shù)幾個人目光還是盯在林子里。獵人就是其中的一個。
獵人和獵狗為了追趕一頭受傷的野豬,已經(jīng)在林子里轉(zhuǎn)悠了好幾天,都累得筋疲力盡。雪厚路難辨,一不小心,獵人掉進一個深坑里,怎么也爬不出來,獵狗也跳下去作伴。好在坑里避風,還有些枯枝爛葉,能點燃篝火。
在林子里生存,離開篝火和干糧,不是凍死,就是餓死,或者凍餓而死??墒?,眼下干糧早吃完了,火柴也僅剩下幾根。獵人心里早就緊張了,獵狗卻渾然不知。
連累帶餓,獵人幾次昏倒。再次醒來時,他突然產(chǎn)生一個罪惡的念頭——殺狗。眼下,只有狗肉可以充饑??墒沁@只狗已經(jīng)跟他多年,幾次打獵面臨險境,都是獵狗讓他化險為夷。
記憶猶新的是那年冬天,他帶著獵狗打獵。途中遇見棵兩摟粗的楊樹,樹干里有動靜。憑經(jīng)驗判斷,里面肯定有“蹲倉”的黑熊,他便操起彎把鋸,貼著樹干拉起來。拉著拉著,突然拽不動了。他便使足力氣,猛地一拽,立刻傳來熊的號叫,接著一聲巨響,樹干裂成兩半。一只黑熊跳出樹洞,嘴巴淌著血,向他撲來。獵人猜測,黑熊好奇且貪玩,剛才肯定是用嘴把鋸片咬住了,他使勁一拽,便把熊嘴拉豁。熊疼壞了,使勁把樹洞擠成兩半,張開血口要咬人。獵人見勢不妙,兩只胳膊順勢伸進熊嘴里,攥緊雙拳緊抵熊的嗓子,全力與熊對峙。熊嘴被胳膊撐住,沒辦法咬人,便與人周旋。人和熊同時摔倒,在雪地上翻滾。獵人知道,時間久了,自己肯定不是熊的對手。在他即將絕望之際,突然聽到熊的一聲慘叫,松開他落荒而逃。獵人好生奇怪,定睛一看,原來,熊卵子已被獵狗咬爛,血流如注……
那之后,獵人對狗更是疼愛有加。狗很有靈性,深知受到主人寵愛,因此對主人更加忠誠。現(xiàn)在,獵人面臨新的絕境,突然想到殺狗。雖然有點殘忍,但他覺得,不這樣做,自己肯定會被餓死。在這生死攸關(guān)之際,別無選擇。決心已定,不能遲疑。獵人右手拔出獵刀,藏在身后。眼里露著兇相,向不遠處的獵狗爬去。
獵狗也餓壞了,正閉目養(yǎng)神,聽見動靜,睜開疲憊的雙眼。它突然發(fā)現(xiàn),主人的眼神有些異樣——以往都是柔情似水,現(xiàn)在卻充滿了殺機。但是,狗對主人永遠不存戒心,仍然像平時一樣,伸出舌頭要舔他的手。
獵人只好伸出左手任他舔。他覺得,在舌頭接觸皮膚的一瞬間,一種甜蜜和幸福立刻涌上心頭,差點融化了他的殺機。這時,另一種聲音提醒自己,你想活命嗎,就得有殺心!獵人心頭一顫,在惡念驅(qū)使下,將刀刺向狗的胸膛。
獵狗真夠機敏,忙一躲閃,雖然沒刺中心臟,脖子還是中了一刀,鮮血直流。狗急跳墻,也不知它哪兒來的力氣,幾下就躥上地面,向山下跑去。雪地上,留下滴滴血跡。
幾天來,獵狗一直陪伴著獵人,雖然饑餓難忍,獵人卻沒感到孤獨?,F(xiàn)在,只剩下他孤身一人,又斷了糧食,他感到絕望??膳碌囊鼓挥纸蹬R了,獵人翻出唯一的一根火柴,點燃了最后的篝火。眼看著暗淡的火光,獵人絕望地想,篝火熄滅之時,自己的生命也就完結(jié)了。
篝火燃盡時,獵人也昏死過去……
當獵人醒過來時,已經(jīng)躺在自家坑上。雖然手腳都被凍傷,但是人還活著。家人告訴他,他失蹤之后,家人和村民一直在努力尋找。由于風雪太大,始終沒見蹤影。正要絕望,帶傷的獵狗回來了,領(lǐng)大伙找到了昏迷的他,還親切地舔了他的手。狗終因失血過多,永遠地倒下了。
狗太忠誠了,甚至不計較主人對它的傷害。所有動物都通人性啊!獵人后悔不已,哭了幾天幾夜,傷好后,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今生再不打獵殺生,一要主動勸誡村民和自己一起保護野生動物,二是要救助流浪狗。
?、畔铝袑ψ髌酚嘘P(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 )( )(5分)
A.小說中間插入獵人和熊搏斗的一段,主要是為了說明獵人遭遇險境時,獵狗幫助他脫離險境,狗通人性,能助主人一臂之力。既能豐富寫獵狗的內(nèi)容,又能為下文獵人掉進深坑后繼續(xù)描寫獵狗埋下伏筆。
B.獵人沒有刺死獵狗的原因,可能是獵狗本身弱小,也可能是獵狗有所發(fā)覺,最大的可能是獵人掉進深坑后已經(jīng)沒有力氣。
C.最后一段中的獵人“主動勸誡村民和自己一起保護野生動物”,與開頭第一段意思相關(guān)聯(lián),情節(jié)上形成首尾呼應(yīng)。
D.小說采用懸念設(shè)置的描述性語言,使文章歡快活波、華麗、自然、流暢,富有鄉(xiāng)土氣息;有些動詞運用得生動形象,如“差點融化了他的殺機”中的“融化”。
E.這篇小說通過寫獵人和獵狗的關(guān)系,批判了獵人對狗的忘恩負義和恩將仇報,這也是小說的主旨。
(2)開頭第一段的景物描寫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答:
(3)獵狗在小說中有什么作用?試簡要分析。(6分)
答:
(4)標題“最后的篝火”有什么意蘊?請結(jié)合全文,試進行探究。(8分)
答: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題。
南懷瑾:傳道解惑
韓爽
1990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論語別裁》風靡一時,幾年間發(fā)行即過百萬冊,堪稱中國圖書界的一個“神話”。而處在這國學旋風中央的卻是一位行事低調(diào)、頗有仙風道骨的學者——南懷瑾。
跌宕人生 傳奇經(jīng)歷
南懷瑾1917年出生于浙江溫州樂清,自幼接受傳統(tǒng)私塾的嚴格教育。少年時期開始,他就遍讀諸子百家,兼及拳術(shù)、劍道等各種功夫,同時研習文學書法、詩詞曲賦、天文歷法諸學,為其終身學業(yè)打下了扎實的基礎(chǔ)。
抗戰(zhàn)時期,他先是投筆從戎,執(zhí)教于軍校,后來辭去教職,遍歷名山大川,尋訪高僧奇士,在名寺閉關(guān)研修佛學,得多位著名高僧、活佛傳授。
1949年他赴臺灣,相繼受聘于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執(zhí)掌教席,并應(yīng)邀到多所大學、機關(guān)、社會團體講學,著述頗豐,對中國文化和社會均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據(jù)介紹,南懷瑾在臺灣輔仁大學教課的時候,曾開設(shè)一門《易經(jīng)》課程,很受學生歡迎,不僅教室里是滿的,連窗外都站滿了學生。
從軍、執(zhí)教、經(jīng)商、游歷、考察、講學的人生經(jīng)歷使得他對國學鉆研精深、體認深刻,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歷法、醫(yī)學養(yǎng)生等等,在中西文化界均頗受尊敬和認可。
而真正讓南懷瑾從書齋走向普羅大眾的是《論語別裁》。1974年4月初,臺灣大陸工作會邀請南懷瑾每周三下午去給他們的員工講《論語》,講稿后來在報紙上連載。他“用時代的角度,白話的表達,加以經(jīng)史的空前方式講《論語》”,受到了大眾的廣泛追捧,報紙被許多人剪貼成冊,并轉(zhuǎn)告親友,至今還有人保存著完整的剪報。講稿隨后以《論語別裁》為書名出版,引起轟動。
風靡大陸 揚名國際
南懷瑾的《如何修證佛法》在大陸印行后,深受大眾歡迎。此書是他于1978年春在臺北閉關(guān)靜修期間,抽暇為海內(nèi)外弟子們所作的系列講座,對實際學佛修證的步驟有精辟講解和具體指引,對學佛者確是彌足珍貴。
該書于1989年在臺正式出版,迄今已印行十余版之多。美國翻譯界有名的兩兄弟之一杰西•克里瑞著手將其譯成英文在美出版??死锶鹦值軓?980年便開始閱讀南懷瑾教授的著作,認為南氏學術(shù)博大精深,融通各家,既有理論,又有實證,為當代所罕見。
在大陸“南懷瑾熱”中,北京燕山出版社印行了《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中國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則出版了南先生的《孟子旁通》與《老子他說》,中國世界語出版社和復旦大學出版社更隆重推出了南先生系列著述,將大陸“南懷瑾熱”推向了新的高潮……
身體力行 傳播不倦
南懷瑾移居香港后,居處頓成熱點,在臺、美時的門生故舊往來如梭,大陸政商界重量級人物亦不時來訪,世界各地的參禪修道者更是函電交馳,時時請教。先生一如往昔,不辭辛勞,熱誠相待,有函必復,其情其景,甚為感人。雖然在臺時,蔣經(jīng)國先生曾向先生有所請益,臺北政要如王升、馬紀壯、肖政之、崔之道、劉安祺、廖祖述等都曾拜于先生門下,然先生絕口不談?wù)危ㄒ院霌P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已任,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身體力行,以利益天下眾生。
中國傳統(tǒng)的儒、釋、道三家之學中蘊藏著極為豐富的人體生命科學的內(nèi)涵,如何使之在現(xiàn)代社會發(fā)揚光大,始終是中國文化事業(yè)上的一個重要課題,對此南懷瑾已進行了長達數(shù)十年的探索與實踐。
1993年廈門普陀寺的禪修活動,即是南懷瑾以現(xiàn)代科學精神結(jié)合古代佛教禪七形式所進行的一次修持實踐。與此同時,南懷瑾將他關(guān)愛的目光投向了直接關(guān)乎社會與經(jīng)濟發(fā)展的諸多領(lǐng)域。2004年10月中旬,清華大學在上海舉辦高層經(jīng)理人研討會,特邀南懷瑾前往演講。一連四個小時,南懷瑾以古喻今、妙語連珠對中國當代社會走向及經(jīng)濟問題進行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應(yīng)對方略,他的真知灼見令全場與會嘉賓嘆為觀止。
結(jié)緣太湖 弘揚傳統(tǒng)
南懷瑾先生更是傾力于復興中華優(yōu)秀文化,建立學堂,親自講解傳授,為弘揚、傳承民族文化之精髓,振興中華民族,改善社會人心不遺余力、鞠躬盡瘁。其執(zhí)著精神,感人至深。
耄耋之年的的南懷瑾,依然每天在太湖邊講學、會客、教拳、閱讀、寫作。東方出版社的編輯孫涵就曾經(jīng)去太湖大學堂拜訪過南懷瑾,她說:“ 91歲高齡的南懷瑾先生,依然保持他的生活習慣。每天下午2點以后到晚上10點以前是他的工作時間,他接待客人、處理事務(wù),而他那里經(jīng)常是高朋滿座。10點以后他開始讀書寫作,一直到凌晨7點睡覺。”
南懷瑾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執(zhí)著情結(jié)讓孫涵深受感動,他在每天授課之余還義務(wù)指導兒童讀經(jīng),每年夏天開辦兒童讀經(jīng)的夏令營,并親自給孩子們講課。“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情結(jié),他覺得中國文化太需要弘揚,這是他的信念和晚年要做的事情。”孫涵說。
(1)下列對傳記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 )( )(5分)
A. 本文兼用記敘、議論等表達方式,以時間為線索,全面地展現(xiàn)了南先生一生的事跡,表現(xiàn)了作者對南先生的敬意。
B. 傳奇的人生經(jīng)歷使南懷瑾精研中華傳統(tǒng)文化,廣泛涉獵,在多個傳統(tǒng)文化學術(shù)領(lǐng)域都頗有建樹,受到尊敬、認可。
C. 南懷瑾將國學研究成果應(yīng)用于直接關(guān)乎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的領(lǐng)域,具體表現(xiàn)為剖析中國當代經(jīng)濟問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中的人體生命科學內(nèi)涵。
D. 南懷瑾在臺時,多名臺北政要拜于其門下,但先生以人民利益為重,專門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對政治避而不談。
E. 《如何修證佛法》一書是南懷瑾的成名之作,該書在佛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受到了國內(nèi)外的廣泛關(guān)注和歡迎。
(2)試分析南懷瑾在國學領(lǐng)域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6分)
答:
(3)本文在直接記述南懷瑾事跡的同時,還引用了他人對南先生的描述和評價,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6分)
答:
(4)本文開頭部分提到南先生是一位“行事低調(diào)、頗有仙風道骨”的學者,他的學術(shù)成果恩澤后世,高尚品質(zhì)也激勵后人。請結(jié)合全文,概括南懷瑾先生的高尚品質(zhì),并談?wù)劷o你的人生啟迪。(8分)
答:
第II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其中選擇題每題3分)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 ) (3分)
A.新一屆中央領(lǐng)導為我們描繪了中國夢美好藍圖,如果風調(diào)雨順,文恬武嬉,百姓自然能夠安居樂業(yè),社會自然會發(fā)展得越來越好。
B.北大人民醫(yī)院醫(yī)生何權(quán)瀛認為“北京咳”一詞是對北京的極度侮辱,網(wǎng)友表示“香港腳”、“東京熱”等病名作為行業(yè)術(shù)語已經(jīng)多年,當?shù)厝嗣穸己艿?。一個專業(yè)術(shù)語涉及地方名應(yīng)該是無可厚非的。
C.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chuàng)表示,越中兩國在越南抗法抗美斗爭中結(jié)下的深厚感情矢志不渝,越南政府和人民永遠銘記中國給予的寶貴支持。
D.生和死是人生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但在我們的文化中,死亡卻是諱莫如深的話題,人們不愿說死,更不愿討論有關(guān)死亡的問題。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3分)
A.“居者有其屋”確實是百姓生活的重要保障,在許多城市中,隨著人口和部分家庭條件的改善,房屋租賃正在成為房產(chǎn)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B.只有產(chǎn)品在優(yōu)勝劣汰中競爭而出,才能形成真正的品牌效應(yīng),一些總是試圖經(jīng)由“借衣”來進行自救的乳企,它們并非不知道這一點。
C.中國政府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shè),加強與沿線國家的溝通磋商,推動與沿線國家的務(wù)實合作,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收獲共建成果。
D.贛州警方提醒廣大市民,網(wǎng)絡(luò)社會也是法治社會,公安機關(guān)也會依照相關(guān)法律規(guī)定對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編造或傳播謠言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行為進行依法查處。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3分)
所謂講課自由指的是大學教授在講臺上有自由傳播自己學術(shù)觀點的權(quán)利, , 。, , 。 ,如果隨便找一本專著來作自己的講義,那樣的日子是不會長久的。
?、倥f大學里對前一點體現(xiàn)得較好,而對后一點限制頗多
?、诰褪撬谡n程設(shè)置好大體范圍之后
③也有自由表達自己政治見解的權(quán)利
?、苡捎跊]有統(tǒng)編教材,教授就必須學有專長
?、菖f大學從體制上說有一長處是今天大學里沒有的
?、藿淌诳梢愿鶕?jù)自己的愛好和學術(shù)專長選擇教材
A. ③①⑤②⑥④ B. ⑥③⑤②④① C. ③④⑤①②⑥ D. ⑥④①②③⑤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5分)
一檔明星并不耀眼、孩子非常幼稚、節(jié)目名稱樸素的《爸爸去哪兒》,居然成了熱門綜藝節(jié)目,這讓很多“道中人”陷入迷惘:逮逮魚、趕趕豬、燒燒飯、滑滑雪…… ① ?人們看慣了彩排百遍無懈可擊的明星表演,在贊嘆之余也會感到某種無趣;然而一旦看到舞臺下爸爸孩子們手忙腳亂的表現(xiàn),② 。這就讓觀眾們產(chǎn)生了深深的共情,于是他們的笑點即刻點燃我們的笑點,他們的淚點也頓時觸到我們的淚點。可見,善用明星資源,③ 。而走入平凡,須得走出舞臺。
17.仿照下面畫線句子續(xù)寫兩句話,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6分)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個性就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屈原那忠貞愛國的熱切與無私;個性就是 ;個性就是 。當個性化為一種精神、一份力量,當個性成為一種氣質(zhì)、一種風度,你能不快樂的接受與享有嗎?
六、寫作(60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安徽衛(wèi)視的《超級演說家》第二季冠軍得主劉媛媛的演講稿、演講視頻網(wǎng)絡(luò)瘋傳,她的演講《不作死不會活》尤其受到網(wǎng)友熱議。
她的哥哥對妹妹此舉評論道:你這人就是沒事找事瞎折騰。你又不是學表演的,你也不是學主持的,你一個學法律的去參加一個電視節(jié)目,對你將來有什么用?
劉媛媛說,我就是愛“作”。我突然覺得每一天都重復的生活很沒有意思,所以我就來了,我自“作”我也能自受。
劉媛媛還說,每一個人,他年輕的時候,心里都會有一點想去“作”的沖動。一個沒有把百酒嘗遍的人,他是不大懂得清水之味的,一個一輩子都安分守己不敢“作”的人,他從來也不曾擁有一個真正豐富的人生。畢竟“不作不會死”就“不會活(no life)”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高三語文下冊期中試題答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1.C (“在初民意識形態(tài)中的重要性及地位超過了圣詩”說法不準確,原文第二段“所以早期的俗詩大都因為無法及時記錄為文字而湮沒無聞了”可知俗詩在初民意識形態(tài)中的重要性及地位比不上圣詩)
2.D (“它們可以相互轉(zhuǎn)化”錯誤,第三段中說圣詩向俗詩的轉(zhuǎn)化是“隨著從原始到文明的演進”而發(fā)生的,而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
3.D (《詩經(jīng)》中的內(nèi)容只有“頌”可以算作圣詩)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4.D(彰:明顯)
5.A
6.C (“欣然”改“不得以”)
7.(1)這塊田地神武帝以來一直種莊稼,飼養(yǎng)了幾千匹馬,來打算防備敵人入侵,如今賞賜給穆提婆,這恐怕會侵損軍務(wù)吧?(“飼馬數(shù)千匹”定語后置、無乃、闕各1分,句意2分)
(2)斛律光少言寡語,又剛正急躁,在管理下屬時很嚴格,管理軍隊只是依靠威嚴刑罰。( “嚴于御下”狀語后置、治、仗各1分,句意2分)
【文言文參考譯文】
斛律光,字明月,少年時就擅長騎射,憑武藝聞名。東魏末年,跟從他的父親斛律金西征,周文帝的長史莫孝暉當時在行陣中,斛律光策馬射中了他,并趁機在陣前將其生擒,斛律光當時才17歲,高祖賞識他,立刻提拔他為都督。他曾經(jīng)跟從世宗到洹橋打獵,看見一只大鳥,在云端翱翔,斛律光拉弓射鳥,正射中鳥頸。這鳥形如車輪旋轉(zhuǎn)墜下,落到地上,竟然是一只大雕。世宗取來看,很驚異于他的技藝,當時被傳稱為落雕都督。
晉州東部有北周的天柱、新安、牛頭三處營壘,招引叛逃者,多次做入侵掠奪的事。天保七年,斛律光率五千步騎兵襲擊打敗了他們,又大敗北周儀同王敬俊等,擄獲五百多人、各種牲畜千余頭后返歸。武平二年,北周派紇干廣略圍攻宜陽。斛律光率五萬步騎兵趕往援救,在城下大戰(zhàn),于是奪取了北周建安等四處營壘,俘獲一千多周軍回師。軍隊還沒有抵達鄴城,皇上便命令放兵眾散歸家鄉(xiāng)。斛律光認為兵士大多立有大功,沒有得到慰勞獎賞,如果立即便散歸,不施恩澤(不利軍心),于是秘密上表請求派人宣旨,軍卒仍然前進。朝廷遲遲不發(fā)使,軍隊回京將到紫陌(還沒等到宣撫使),斛律光只好扎營等待?;实勐犝f斛律光軍營已逼近都城,心里很憎惡他,急忙令舍人催促斛律光入朝拜見,然后宣撫犒勞使兵散歸鄉(xiāng)里。授予斛律光左丞相官職,又另外封他作清河郡公。
斛律光入朝,常在朝堂垂簾而坐。祖珽不知道,騎馬從他面前經(jīng)過。斛律光大怒,對人說:“這人竟然敢這樣!”后來祖珽在內(nèi)省言語自高傲慢,斛律光正好路過,聽到后,又十分惱怒。祖珽知斛律光忿恨,賄賂斛律光的隨從奴仆且問他說:“相王很惱怒我吧?”答:“自從您掌權(quán)后,相王每夜抱膝長嘆說,‘盲人入朝,國家一定破滅’!”穆提婆求娶斛律光庶女,斛律光不同意?;实蹖x陽田地賞賜給穆提婆,斛律光在朝堂上進言說:“這塊田地神武帝以來一直種莊稼,飼養(yǎng)了幾千匹馬,來打算防備敵人入侵,如今賞賜給穆提婆,這恐怕會侵損軍務(wù)吧?”由于這些事斛律光與祖珽、穆提婆二人結(jié)了怨仇。
北周將軍韋孝寬忌妒斛律光的英武勇敢,便制造斛律光造反的謠言。適逢皇帝之前對斛律光有所懷疑,便對何洪珍說:“我以前懷疑他想要造反,果然是這樣。”后來,斛律光來了,被引入涼風堂,劉桃枝從后面拉住他并將其殺害,時年五十八歲。于是皇帝下詔說他謀反,將斛律光家族滿門抄斬。斛律光少言寡語,又剛正急躁,在管理下屬時很嚴格,管理軍隊只是依靠威嚴刑罰。他的罪行不明顯,突然被屠戮,朝野都痛惜他。北周武帝聽聞斛律光死了,非常高興,在全境大赦。后來周武帝滅齊入鄴,追贈斛律光為上柱國、崇國公。指著詔書說:“這個人如果在,我又怎么能到鄴地來呢?”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8、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1分),橘柚聞聽君子喜愛自己的甘甜,就獨自雕飾自己(2分),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橘柚見知于世的急切心情。(2分)
9、①孤獨寂寞。雖然品格高潔,但生長在寂寞的深山之中。
②理想不能實現(xiàn)。雖然委身玉盤,但最終沒被食用。
③心態(tài)委曲求全。希望君子能夠舉薦自己而委身玉盤之中。(每點2分)
【詩歌鑒賞】
開頭它就寫道:“橘柚垂華實,乃在深山側(cè)。”橘柚掛滿了美好的果實,但卻生長在深山旁.前著一“垂”字,見出佳果累累,后以一“乃”字轉(zhuǎn)折,見出所生非地、難為人知的遺憾。看來此橘并不“壹志”于“不遷”,而是覺得自己具備這樣的美質(zhì),就要見食、見用。“聞君好我甘,竊獨自雕飾。”這里用第一人稱了:聽說您喜好我的甘美,我就暗暗自個修飾起來。“君”,指某位享用者。這表現(xiàn)了橘為人知時的欣喜、投其所好的心計。一旦聽說就如此這般,也見出它的急不可待。由不為人知到為人知,這是橘的命運的一大轉(zhuǎn)折。“委身玉盤中,歷年冀見食。”果然得以進獻于某公了,托身于珍美光潔的玉盤中,更覺得殊榮莫比,這句順承前句,有一種如愿以償?shù)目煲?。下句略作頓挫,說經(jīng)歷年月期待主人品嘗,這既見它心情的迫切、專注,又微露主人的倦怠、冷淡,似有不祥的預(yù)兆。“芳菲不相投,青黃忽改色。”到底愿望還是落空了,主人不賞識它的美質(zhì)。“芳菲”,是香氣,“青黃”,是美色,也就是《橘頌》所云“紛媼宜修”、“青黃雜糅”。一個“忽”字見出打擊的沉重。似為人知、終究還不見用,這又是一大轉(zhuǎn)折,也是它命運掙扎中的失敗。“人倘欲我知,因君為羽翼。”這兩句說,人們倘若要了解我,還得憑借您作介紹啊。這是在“青黃忽改色”時還希望主人見食,主人見食它才能廣為人知,若否,那就沒有指望了.這是它忍著滿腔的痛憤向主人懇求,見出心中的委屈、痛苦。此時它還沒有完全絕望,用語也顯得較委婉,可謂哀切。
通篇將橘人格化,除頭兩句外,都用第一人稱,讓橘自我表白,它的希冀,它的用心,它的頎喜,它的怨望,表現(xiàn)得很是真切?!堕夙灐返拈龠€是居于客體位置,此處已為主體,就便于曲曲傳出它的內(nèi)心了。此詩僅十句,組織得法,兩個波折,顯示了命運的掙扎情狀,也易動人觀感。這詩當是出身寒微的士人所作:他好不容易結(jié)識了一位顯貴,委身于這位顯貴的門下,期待引薦,但久不見動靜,因而不免焦灼、怨望,作此詩投獻,以期動其惻隱之心,這種志趣與屈原相較,自有高尚鄙俗之分,卻也是那個時代士人的常情常態(tài)。吏治的腐敗,察舉的荒謬,士人為求進身,只得投靠當權(quán)者。攀附請托,因人成事,是漢末吏治一大特征,所以有這種詩的出現(xiàn),有“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的呼喊。
此詩在后代的詩壇上有一定的影響。鮑照《紹古辭七首》其一即模擬此詩,江淹《雜體詩•劉文學感遇》大半是化用此詩的語意,至唐張九齡的《感遇十二首》其七的“江南有丹橘”,也分明是這首古詩的遺響。這也見得此詩所揭橥的主題是帶有較大的普遍性,易于感發(fā)人意從而為人所仿效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每空1分)
(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2)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3)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1)AC(選A項給3分,選C項給2分,選E項給1分;選B、D不給分)
解析:B項不正確,“獵狗本身弱小”“獵狗有所發(fā)覺”“獵人掉進深坑后已經(jīng)沒有力氣”都是臆測,分析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獵人沒有殺死獵狗純屬意外,獵狗為了逃命才躥出深坑跑回村里,這給小說的情節(jié)發(fā)展增添了神奇的色彩。D項說法錯誤,小說采用的是敘述性的語言,文章“樸實”而不是“歡快活波、華麗”。E項主旨表述不全面,小說中寫到獵人已經(jīng)知錯并“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與題目“最后的篝火”相照應(yīng),表明知錯能改的篝火燃起的火光還會發(fā)出光亮。
(2)①介紹了故事發(fā)生的地點、天氣環(huán)境;②為下文獵人不慎掉進深坑饑寒交迫,瀕臨絕境做鋪墊。③渲染一種冷峻的氣氛,反襯獵狗的有情,烘托獵人的無情。(表達合理可酌情給分,其他言之成理的表述可酌情給分。每點2分)
(3)小說寫“獵狗”,其作用主要有:①為表達主旨服務(wù)。獵狗在小說中其實代表著所有有生命的動物,它們通人性,希望人類對它們加以保護。②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故事圍繞獵人與獵狗展開,因獵狗帶傷回村報信,獵人才得以獲救。③與獵人形成對比。寫獵狗對獵人十分忠心,而獵人卻在走投無路時要殘忍地殺害它。④營造環(huán)境氛圍。獵狗是山村獵人的必備動物,小說把它作為山村環(huán)境的特定事物來進行描寫,描繪出了一幅山村打獵的圖畫。(每點兩分,答出三點即可)
(4)標題“最后的篝火”表面看上去是指獵人在深坑里點燃的最后一堆取暖用的篝火,結(jié)合小說其實它有著深刻的寓意:①它指獵人終于覺醒,從此不再進山打獵殺生,不再去點燃篝火;②它是指獵人在與動物交往的過程中,悟出人與動物息息相通的道理,它點燃了山村村民保護動物的熱情;③它激發(fā)了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熱情。(表面寓意2分,意蘊探究6分。表達合理可酌情給分,其他言之成理的表述可酌情給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1)答B(yǎng)給3分,答D給2分,答A給1分;答C、E不給分。
[解題]A項,“全面地展現(xiàn)了南先生一生的事跡”說法欠妥,文章只摘取了南懷瑾一生中的幾個事例;C項,表述不準確,“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中的人體生命科學內(nèi)涵”不是“直接關(guān)乎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的領(lǐng)域”的體現(xiàn); E項,“成名之作”于文無據(jù),在此書印行之前南懷瑾就已成名。
(2)示例:①幼年時接受了傳統(tǒng)私塾的嚴格教育,少年時博覽群書,研習諸學,為終身學業(yè)打開基礎(chǔ)。②復雜的人生經(jīng)歷促使他精研國學,造詣深厚。③以弘揚傳統(tǒng)文化為已任,并且有著身體力行、專心治學的執(zhí)著精神。(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回答此類篩選對類試題時,要打開思路,從對全文的理解入手去思考分析。全文主要介紹的就是南懷瑾在國學方面的成就,那么就要關(guān)注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南懷瑾在學習工作中的具體做法,二是南懷瑾的品格。
(3)示例:①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表現(xiàn)南懷瑾孜孜不倦、致力于文化事業(yè)的形象,使傳主形象更為豐滿。②有利于表現(xiàn)作者對南懷瑾的敬仰與懷念之情,更好地體現(xiàn)了文章主旨;③豐富材料內(nèi)容,增強傳記真實性與感染力。(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文中對南懷瑾經(jīng)歷的敘述,屬于正面描寫;別人對他的敘述和評價,屬于側(cè)面描寫。這樣多種寫法交叉使用,旨在突出傳主的精神品質(zhì)和人物形象。同時,還可從選材的角度進行分析。答題時,注意分條歸納,不可遺漏。
(4)示例:高尚品質(zhì):①刻苦勤奮,專心致志。②身體力行,注重實踐。③愛國奉獻,勇?lián)熑巍"艿疵?,?zhí)著育人。(每點1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啟示:①珍惜青年時光,刻苦學習,廣泛涉獵,為今后發(fā)展打下基礎(chǔ)。②樹立報國濟民的遠大理想,增強責任意識,承擔時代賦予的責任。③反對空談,注重實干,以切實行動實現(xiàn)理想。④不計名利,甘于奉獻,在對社會的貢獻中實現(xiàn)人生價值。(每點2分,答出兩點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解析]分析題干可知,本題答案應(yīng)包括兩部分:高尚品質(zhì)和啟示??忌谧鞔鸬谝粏枙r要著重梳理文本,從南懷瑾的經(jīng)歷中總結(jié)其精神品質(zhì)。回答第二問則可在第一問的答案的基礎(chǔ)上闡述,可針對某一品質(zhì)談自己從中得到的啟示。
五、 語言文字及運用( 共2 0分)
13.B(無可厚非:說話做事雖有缺點,但是有可取之處,不可過分指責。A項,文恬武嬉:恬,安閑;嬉,玩樂。文官安閑自得,武官游蕩玩樂。指官吏只知貪圖安逸享受,吃喝玩樂,不關(guān)心國事,不合語境。C項,“矢志不渝”指立下志愿決不改變,此處使用不當。D項,諱莫如深:緊緊隱瞞,此處使用不當。)
14.C(A搭配不當,“人口”可以說“增加”或“減少”,但不能與“改善”搭配;B語序不當,“產(chǎn)品”應(yīng)放在“只有”之前;D“依照相關(guān)法律規(guī)定”與“依法”重復)
15.A
16.①這些事至于讓人那么著迷么? 或:這種節(jié)目就成了熱門?
?、诰腿缤吹搅松钪械淖约?。 或:就會感到親切自然。
?、坳P(guān)鍵在于“與平凡接軌”。 或:更要突破平凡。
(評分標準:答對一空,2分;答對兩空,4分;答對三空,5分)
17.(1)“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白那藐視權(quán)貴的不羈與灑脫。
(2)“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譚嗣同那蹈死不顧的英勇與豪邁。
句子樣式:詩句+詩人+精神(或力量、氣質(zhì)、風度)(每句3分,共6分)
六 作文(60分)
立意參考:
1.人生,無須安分守己.
2.過就過豐富百味的人生.
3,跟自己過不去(學會折騰自己)
4.不走尋常路
5有用還是無用?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