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教案范文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個偉大的靈魂,總是把自己的身家命運和民族命運國家命運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給自己的國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為終身的幸福。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七年級《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教案范文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有關(guān)作者和寫作背景的信息;2、熟讀課文,積累佳句,欣賞語言美。 能力目標 1、在誦讀品味中感受比喻的妙用,并理解其蘊含的哲理;
2、細致分析、細心揣摩課文中的精彩段落和關(guān)鍵詞句;
3、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懷和偉大精神,喚起學生對李大釗先生的崇敬之情,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在誦讀品味中感受比喻的妙用,并理解其蘊含的哲理。 教學方法 反復誦讀、體驗感受、探究思考 教案編號 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揭示課題。
播放《國歌》的音樂。同學們,這是我們每個中國人都非常熟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這首歌正如歌詞中所說的那樣,是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創(chuàng)作的。她如戰(zhàn)鼓震撼了中國人的心,她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保衛(wèi)和建設(shè)自己的家園,克服重重困難,執(zhí)著向前。偉大的革命家李大釗曾在20年代,也是在我國處在艱難的時候,創(chuàng)作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她同樣也激勵著中國人努力沖破一切困難,奮勇向前。
二、檢查預習,夯實基礎(chǔ)
1、注音
逼狹(xiá) 險峻(jùn) 崎嶇(qí qū)阻抑(yǐ) 平坦(tǎn) 愈能(yù)
2、注音并解詞
逼狹(xiá):極其狹窄,給人以威脅。 崎嶇(qí qū):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處境艱難。
雄健:強健有力。 險峻(jùn):(山勢)高而險,或(形勢)危險嚴峻。
亦復如是:也象是這樣。如:象,是:這樣。 浩浩蕩蕩:形容廣闊或壯大?;丨h(huán)曲折:曲折,環(huán)繞。
征人:在旅途上跋涉的人。 平坦:沒有高低凹凸(多指地勢)。 阻抑:阻止,抑制。
魄勢:氣魄之勢。 進行的曲調(diào):適合于行進時演奏或歌唱的樂曲,節(jié)奏鮮明,結(jié)構(gòu)嚴謹。
3、作者簡介:
李大釗,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生于河北省樂亭縣大黑坨村,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在青年時代就確立了救國救民、“再造神州”的宏偉抱負和堅強決心,大力宣傳“共產(chǎn)主義在中國必將勝利”,“試看將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黨成立以后,長期領(lǐng)導黨在北方的各地組織,開展反帝反封建軍閥的斗爭。1922年7月在黨的二次代表大會上選為中央委員。1927年4月6日不幸被捕,在獄中歷盡磨難,頑強不屈,4月28日壯烈犧牲,時年僅38歲,表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員英勇堅貞的崇高品質(zhì)。這里錄一首李大釗留學日本時(一九一六年)作的《口占一絕》以志紀念: 壯別天涯未許愁,盡將離恨付東流。何當痛飲黃龍府,高筑神州風雨樓。
(詩歌大意):我們懷抱著救國救民的雄心壯志分別了,從此海角天涯,各自一方,但是祖國的前途,人民的命運,時局的艱辛, 并不容許我們發(fā)愁啊,快把離愁別恨統(tǒng)統(tǒng)拋到滾滾東流的水中去吧!何日消滅了竊國大盜袁世凱,且讓我們盡情開懷暢飲,慶功祝捷,到那時候,我們一定會回想起今天小飲餞別時共同約定的諾言,高高地筑起一座神州風雨樓來紀念這偉大的勝利。
4、課文背景:
此文寫于20世紀20年代。1923年,發(fā)生了中國歷史上一件慘案——“二·七”慘案,當時,有一部分五四運動期間一度覺醒的知識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他們有一腔愛國熱血,卻看不到中國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嘆息、彷徨,而李大釗等革命先驅(qū)者則已找到了中華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經(jīng)全身心地投入救國救民的偉大事業(yè)之中,李大釗正是在這件事后寫下了這篇文章的。在這篇文章中,李大釗告訴人們,不要為面前的困難嚇倒,有困難,但更有希望;與困難作斗爭,趣味無窮。他企望動員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國救民的偉大事業(yè),使救國的事業(yè)變成全民的事業(yè)。全文不滿500字,但內(nèi)容豐富,激情澎湃。
三、初讀,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語感和情感。要讀出其堅定氣勢磅礴、雄健豪壯、勇往直前的語氣。
2、說說本文的各段段意:
第一段內(nèi)容:歷史的道路崎嶇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沖過去??傤I(lǐng)全文,點明主旨。
第二段內(nèi)容:民族生命的進程就像江河的進程,是曲折坎坷的。
第三段內(nèi)容:人類的歷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絕壯絕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險的美趣。
第四段內(nèi)容:中華民族的道路崎嶇險阻(國運艱難),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賞到壯美的趣味。
第五段內(nèi)容:用揚子江、黃河精神概括了中華民族的氣概和戰(zhàn)斗風貌,需要我們發(fā)揚黃河那種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3、說說本文的中心思想:
作者在文章中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進程,以崎嶇險路比喻中華民族所逢的史路,告訴我們應該在艱難
困苦中毫不氣餒,對革命保持必勝的信念,要擁有豪壯雄健的氣魄。全文流露出了革命的樂觀主義情懷和強烈的
愛國主義感情。
四、默讀質(zhì)疑,合作探究:
七年級《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教案范文二
教學目標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和強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過對文章的學習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懷和偉大精神,喚起學生對李大釗先生的崇敬之情。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 責任感。
教學重點
欣賞文章浩蕩雄奇之語言,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氣概。
教學準備:李大釗先生名言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歷史的車輪滾滾駛進了嶄新的二十一世紀,中國人民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在黃河之濱寫下了一首回腸蕩氣的壯麗的史詩。中國迎來了屬于自己的輝煌與驕傲。正因為此,有一些人,我們應當永遠懷念,是他們賦予了共和國新生;有一些話語,我們應當永遠銘記……
二、了解作者:
你了解李大釗嗎?——學生介紹完畢后教師作適當補充。
三、新課學習:
(一)李大釗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動軍閥殺害,他的身影離我們已經(jīng)很遠很遠,但歷史永遠也不會忘記他們。當我們閱讀他的遺作,仍然能感覺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傾聽到那超越時空的激情澎湃的心聲。下面聽教師范讀。
思考:A、勾畫出應該掌握和不能理解的詞語。
B、文章的語言有什么樣的特點?
? C、艱難的國運是怎么樣的一種命運,請聯(lián)系文的具體語言來回答。
1、出示應該掌握的詞和不理解的詞,清除閱讀障礙。其經(jīng)歷亦復如是固是高高興興地往前走奇絕壯絕的境界老于旅途的人 以成其濁流滾滾 魄勢 阻抑
2、初步把握語言特點。(指名回答)-----本文語言氣勢磅礴,鏗鏘有力,
3、“艱難的國運”的含義:對二十年代的國家命運,作者在文中是怎么樣比喻的,你了解當時的歷史嗎 ?----------了解寫作背景
帝國主義列強虎視眈眈,國內(nèi)軍閥混戰(zhàn),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二) 指名朗讀各段,每讀完一段即歸納各段內(nèi)容--------- 研究寫了什么、怎么闡述
1、歷史的道路崎嶇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沖過去。
2、民族生命的進程就像江河的進程,是曲折坎坷的。
3人類的歷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絕壯絕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險的美趣。
4、中華民族的道路崎嶇險阻(國運艱難),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賞到壯美的趣味
5、中華民族國運艱難,需要我們發(fā)揚黃河那種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三) 揣摩文章的語言:
1、喜歡哪些句子呢?請它推薦給大家。
2、聯(lián)系課后練習二,理解文中比 喻的含義和作用。(討論下列比喻句的含義)
A……在此奇絕壯絕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種冒險的樂趣。
B第四節(jié)的含義
C我們應該拿出雄健的精神,………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你是怎樣理解作者所說的趣味的含義的?深刻理解“趣味”的含義: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戰(zhàn)艱險,征服旅途,無限風光在險峰。
B國難當頭,挺身而出,英勇斗爭,做一個大寫的人
C為民族的新生而奮斗,奉獻生命的光和熱,譜寫壯麗的人生之歌。
李大釗先生在他的作品里,表達了他對這種樂趣的理解:
“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與球,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重點突破:
1、朗讀并理解樂趣的含義。你能聯(lián)系歷史事實來談談你的看法嗎?
2、聯(lián)系第五節(jié),談談“雄健的精神”的具體含義。
從課文的標題來看,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兩者的關(guān)系,你能結(jié)合文章,把作者言而未盡的意思說出來嗎?————-理解寫作目的。
在國運艱難的時候,要發(fā)揚雄健的精神,為民族的尊嚴和發(fā)展而奮斗、奉獻。
3、你從李大釗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樣的人格 風范?
他的信念、忠誠、追求、勇氣、執(zhí)著、熱血、強烈的民族責任感
4、李大釗先生用他的生命詮釋了“雄健的國民”的含義,那就是一種像高山一樣巍峨、像黃河一樣浩蕩一樣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朗讀名言,喚起學生對李大釗先生的崇敬之情)
七年級《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教案范文三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了解作者,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初步掌握閱讀的方法;品味語言,理解比喻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和強烈的感情。
(二)、過程與方法:
在反復朗讀的基礎(chǔ)上把握文章內(nèi)容,體味作者的感情,領(lǐng)悟文章的語言美;通過對文章的學習,理解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中華民族的“雄健的精神”;分析比喻的含義,體味比喻說理的作用。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聯(lián)系生活實際,正確的感悟雄健精神對我們的現(xiàn)實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責任感。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味作者的豪壯情懷。?
2、揣摩文章浩蕩雄奇的語言及比喻中蘊涵的哲理。
【教學難點】領(lǐng)悟課文的語言美。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設(shè)計】
一、導入新課,激情入境:
1、組織教學,導入文題。
2、走近作者李大釗:
李大釗就是我們熟悉的一位革命先驅(qū)者,他字守常,河北樂亭人,是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24歲時留學日本,參加過討伐袁世凱運動,27歲回國,擔任北京大學經(jīng)濟學教授兼圖書館主任,和陳獨秀一起編進步刊物《新青年》,以后又領(lǐng)導了“五·四”運動。1927年被反動軍閥張作霖殺害,年僅38歲。李大釗的小品散文有一種驚世駭俗,氣沖霄漢的鏗鏘神韻,是他進行推翻舊世界的洪邁精神的反映。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就是一篇具有強烈的鼓動性和充滿樂觀精神的雄文。
3、課文背景:此文寫于20世紀20年代。1923年,發(fā)生了中國歷史上一件慘案——“二·七”慘案,當時,有一部分五四運動期間一度覺醒的知識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他們有一腔愛國熱血,卻看不到中國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嘆息、彷徨,而李大釗等革命先驅(qū)者則已找到了中華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經(jīng)全身心地投入救國救民的偉大事業(yè)之中,李大釗正是在這件事后寫下了這篇文章的。在這篇文章中,李大釗告訴人們,不要為面前的困難嚇倒,有困難,但更有希望;與困難作斗爭,趣味無窮。他企望動員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國救民的偉大事業(yè),使救國的事業(yè)變成全民的事業(yè)。
全文不滿500字,但內(nèi)容豐富,激情澎湃。
二、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積累生字生詞,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逼狹 崎嶇 阻抑 險峻 一瀉萬里 奇趣橫生 回環(huán)曲折 亦復如是
2、體會文章應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明確:用慷慨激昂的語氣來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懷和偉大精神。
3、抓住各段的關(guān)鍵詞來看作者的行文思路:
人類歷史的道路——民族生命的進程——人類歷史的生活——中華民族的史路——中華民族的精神
4、說說本文的各段段意:
第一段內(nèi)容:歷史的道路崎嶇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沖過去??傤I(lǐng)全文,點明主旨。
第二段內(nèi)容:民族生命的進程就像江河的進程,是曲折坎坷的。
第三段內(nèi)容:人類的歷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絕壯絕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險的美趣。
第四段內(nèi)容:中華民族的道路崎嶇險阻(國運艱難),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賞到壯美的趣味。
第五段內(nèi)容:用揚子江、黃河精神概括了中華民族的氣概和戰(zhàn)斗風貌,需要我們發(fā)揚黃河那種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5、說說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
作者在文章中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進程,以崎嶇險路比喻中華民族所逢的史路,告訴我們應該在艱難困苦中毫不氣餒,對革命保持必勝的信念,要擁有豪壯雄健的氣魄。全文流露出了革命的樂觀主義情懷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三、再讀課文,解題探究:
1、怎樣理解“艱難的國運”?
明確:包括兩個方面:①自然:逼狹,崎嶇,險阻。
②國運:處境艱難(帝國列強虎視眈眈,國內(nèi)軍閥混戰(zhàn),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2怎樣理解文中“雄健”的含義?
明確:包括兩個方面:①自然:浩浩蕩蕩,濁流滾滾,一瀉萬里
②國民:一往無前,在艱難境界中前進
3、“雄健的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明確:雄健的精神: ①沖破一切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一種民族精神。
?、趭^斗中能體味到成功的樂趣。
七年級《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教案范文相關(guān)文章:
3.人教版語文書七年級下冊《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課后題答案
七年級《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教案范文
下一篇:珍惜幸福750字精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