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功就要擺脫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是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于1948年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xiàn)象,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tǒng)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而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至于能夠適用到很多人身上。若要避免巴納姆效應,就應客觀真實地認識自己。
在心理學上,“巴納姆效應”產(chǎn)生的原因被認為是“主觀驗證”(subjectivevalidation)的作用。[1]主觀驗證的意思是,當有一條觀點專門來描述你本人的時候,你就很有可能會接受這一觀點。在我們的頭腦中,“自我”占據(jù)了大部分的空間,所有關于“我”的東西都是很重要的。我們的車牌號碼、手機鈴聲、電腦桌面、臥室的墻紙自己都會精心設計,為的就是體現(xiàn)自己獨特的個性。
從基因角度上來看,每個人幾乎都是一樣的。相似的基因造出了相似的大腦,大腦中相似的機制引發(fā)每個人的思維。盡管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不同的文化背景會對每個人的思維產(chǎn)生影響,但大體上來說,每個人的情感、個性上總有很多共性的。
主觀驗證能對我們產(chǎn)生影響,主要是因為我們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們總可以搜集到各種各樣支持自己的證據(jù)。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個邏輯讓它符合自己的設想。
實驗
有位心理學家曾經(jīng)針對這種效應做過一個實驗,他給一群人做完明尼蘇達多項人格調(diào)查表(MMPI)后,拿出兩份結(jié)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jié)果。事實上,一份是參加者自己的結(jié)果,另一份是多數(shù)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jié)果。參加者竟然認為后者更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這項研究告訴我們,每個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tǒng)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經(jīng)有心理學家用一段籠統(tǒng)的、幾乎適用于任何人的話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jié)果,絕大多數(shù)大學生認為這段話將自己刻畫得細致入微、準確至極。
下面一段話是心理學家使用的材料,你覺得是否也適合你呢?
你很需要別人喜歡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yōu)勢的能力沒有發(fā)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你與異性交往有些困難,盡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內(nèi)心焦急不安。你有時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jù)你不會接受。你認為在別人面前過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時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則內(nèi)向、謹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xiàn)實。
這其實是一頂套在誰頭上都合適的帽子。在生活中,這種效應的典型反映是在算命過程中。
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后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很準”。其實,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當人的情緒處于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強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內(nèi)心感受,稍微能夠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會感到一種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來再說一段一般的、無關痛癢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