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應該怎么樣預習語文
課前預習對于小學生而言,是鍛煉自學能力的舞臺,是提高語文能力的捷徑。那么小學生應該怎么樣預習語文?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小學生預習語文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小學生預習語文的方法
一是查.先查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搜集整理資料再查字典詞典等工具書。新課標要求“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有些課文出自于大家之手,預習時可以利用手邊的資料,網絡工具對作者的生平以及代表作品有個了解。這可以比較好的幫助同學理解課文的有關內容,為此,學生在課前就應該做好充分的預習準備,上網搜集相關信息,提前查閱課外資料,并進行細致整理,提前瀏覽,初步掌握。
帶到課上,可借此搜集整理的資料與同學、老師一起交流。這樣的學習才會使課堂更加豐富多彩,既鍛煉了學生搜集整理知識的能力又培養(yǎng)其動手查找資料的習慣,有利于學生深入地了解課文內容以及作者寫作的意圖.
二是分步朗讀課文。朗讀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教師而言,它既是教學手段也是教學目標;對學生來說,它既是語文能力也是學習方法。不同文體的文章,它的朗讀要求是不相同的。記敘文的朗讀要求,我們必須做到能從整體上感知文章內容或語段,能理清文章的結構脈絡,能初步把握住文章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能初步感受到文章的語言特色。
課文一定要朗讀,而且應該放聲朗讀。朗讀不僅訓練自己的發(fā)音,還可以通過語氣的變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朗讀課文時,可分為三步來進行,第一步為初讀,對課文內容進行一個整體了解,讀準生字、新詞;第二步有感情地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理清課文脈絡;第三步則是精讀,通過細致地朗讀、思考,解決課文中的問題。。反復讀課文,了解課文大致內容,體會語言美,品味句式美,把優(yōu)美的詞句儲備在自己的口語語庫中,豐富自己的詞匯。
三是圈。課前預習課文時,找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句,用醒目的符號圈出來,以備老師講課時認真聽、仔細記,做到難點突出。
四是劃。劃出課文的重點詞、重點句、重點段,做到重點突出。
五是抄。對于課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詞或者優(yōu)美的語句等抄寫在積累本上,鞏固記憶。抄寫的過程中數量可以自己決定。
六是拓.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與老師同學交流.四是解決課后思考習題。這一步是較高層次的要求。要求我們根據課文及練習題進行思考。如課文的內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題的概括、層次的劃分、段意的歸納、句子的理解、寫作特色的分析等問題能否解決,課后習題是否能夠回答等。當同學們朗讀課文的時候,可以帶著問題(課文后面的練習題)進行閱讀,看到課文中有問題的答案就直接在書上劃出來。古人有“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說法,強調的就是動筆對讀書的重要性。而實踐證明,做讀書筆記,對自學的情況進行整理,對語文預習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當讀文時,遇到寫得好的地方或者自己有獨特見解的地方,或是自己不理解的語句、詞語,或你認為有疑問的地方,即可在課文邊進行批注或是注上標記,如,不懂之處用“?”,重點之處用“△”等符號。這樣,當老師在講解課文的時候,同學們也就容易心領神會了。
小學語文預習必要性
我校處于城鄉(xiāng)結合部,學生大多是小商小販的子女,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學習成績參差不齊,很多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關注小學語文課前預習已成為我校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對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預習水平,是大有裨益的。在實際教學中,通過“預習”這一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重視預習中的個體差異,強化訓練,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課堂效率,不失為一個良策。通過預習,不但可以縮短孩子在學習上的差距,使他在課堂上顯得更自信,更有勇氣,而且可以讓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條學習的路徑,積累一些自學的好方法。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學生通過預習,自己閱讀課文,動了天君(指大腦),得到理解,當討論的時候,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的結果正相吻合,便有獨創(chuàng)成功的快感;或者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結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長的思索;并且預習的時候絕不會沒有困惑,困惑而沒法解決,到討論的時候就集中了追求解決的注意力。這種快感、思索與注意力,足以鼓動閱讀的興趣,增進閱讀的效果,有很高的價值。”這是對預習重要性的精辟闡述。
小學語文課前預習的內涵
1、預習是一種鋪墊
預習是了解課文的階段。其實質在于把學生引導到一個新的水平線之上,提高他們學習課文的起點,從而改變學習的被動局面,為高質量的教和學打好基礎。一方面預習不能是“浮光掠影”的,另一方面又不必都要求“水落石出”,適度是其關鍵。
2、預習是一種預測
對于教師而言,預習具有洞察性,它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應看作備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類似文章中的“過渡段”,教師應十分重視預習過程中的信息反饋,以便恰當調整教學方案,取得較好效果。而在“明白”學生,通過預習,初知概貌,生出疑問。“測量”出自己知識的深淺,認識到課文難點之所在,然后再去學習課文,其積極意義是很明顯的。
3、預習是一種自練。
預習主要是為學生提供一個閱讀和獨立思維的機會,一般說來,它是學生根據一定的預習要求進行自己練習的過程。這種自練,從近期目的看,是為學習具體課文作鋪墊;從長遠目的看,它是在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獨立擷取、駕駛知識等能力——因為這種自練本身是在“嘗試了解”課文,只要沒有忘記啟迪心智方面的訓練要求,是很有利于培養(yǎng)“會”的能力的。
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課前預習習慣
首先,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必須讓學生明白預習的重要性。當然,空洞的理論是很難得到學生的認可的,他們只有通過自己的親身感知才會認可你的想法。于是,我通過仔細調查,尋找課前主動預習、成績又突出的同學,讓他們做榜樣。讓這些同學談心得,談體會,從而激發(fā)其他同學課前預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容易帶著愉快的心情投入到課前預習之中。
其次,加強對學生課前預習的檢查和督促,是促使學生養(yǎng)成自覺預習習慣的關鍵一環(huán)。小學生的最大特點就是興趣容易產生,但持續(xù)時間比較短。學生對課前預習的興趣,隨著體驗次數的增多,新鮮感會逐漸降低,如果教師不采取措施強化學生的興趣,使這種興趣轉變成一種習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課前預習失去興趣,甚至厭煩。因此,在每節(jié)課上,我總是適當設置一些環(huán)節(jié),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對課前預習做的較好的同學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讓這些同學體驗到預習的成就感,在班內形成“我預習,我快樂,我受益”的良好風氣。
第三,及時對學生進行預習方法上的指導。經問卷調查和觀察,我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課前預習只是流于形式,純屬應付,不少同學認為把本節(jié)內容看一遍就是預習。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也是消極的。課前預習不僅僅是看一遍,更重要的是總結本節(jié)教材的主要問題、重點、難點,閱讀之后把自己心中的困惑和理解可以簡單的在書中做批注等等??傊?,在安排課前預習任務時,要具體明確,使學生明白,怎樣做,做什么,這樣學生預習起來,就會得心應手。當然,一開始,我們會覺得比較麻煩,但是一旦學生養(yǎng)成習慣,我的麻煩也就結束,此時,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也就養(yǎng)成。
俗話說“好習慣是一輩子享受不盡的財富,壞習慣是一生還不盡的債務”。我想,為了學生一生的幸福,在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習慣上,我們所有教師投入再多的勞動,付出再多的精力,也是值得的。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