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故事觀后感(2)
陶行知教育故事觀后感三
利用短暫的寒假,我品讀了《陶行知教育箴言》的部分內容,感受頗多。陶行知是一位為世人敬仰、懷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諸實踐。“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的這句話也正是他一生的寫照。雖然陶先生已經逝去半個多世紀了,但他對教育的批判,在今天讀來,仍然振聾發(fā)聵;他對教育的探索,也仍然值得我們借鑒和深思。
作為一名教師,“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識,真的本領,真的道德。”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不是用一兩句話就可以概括的,而我從中學到的,也不是短短一篇文字就可以完全寫出的。我想,每個看過這本書的老師,也跟我有一樣的體會。深深體會到“教學做合一”、“學生自治”、“創(chuàng)造的教育”、“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等各個方面內容,集中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以及“創(chuàng)造的教育”的獨特教育思想。下面我就以陶先生提出的“教學做合一”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 這是陶先生首先提出的“教學合一”的三個理由,繼而提出“教學做合一”的理念: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
陶先生所倡導的“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們就教什么。“社會即教育”,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大自然里,使它們任意飛翔。把學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這樣的學校才是學校,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張遠離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脫離實踐的知識是虛的,不實用的。這“生活教育”、“社會教育”其實就是“教學做合一”,所以“教學做合一”,不僅是教育法,也是生活法。
今天我們的教學提倡生活化、人文化,也正是陶老先生的理念,學習離不開生活,學習就在生活之中,學生活中的問題,已成為我們每一個教師所努力做到的。“假使再來一個秦始皇,把一切教科書燒掉,世界上會失去什么?大書呆子沒有書教,
小書呆子沒有書讀,書呆頭子出個條子:‘本校找不到教科書,暫時停課。’”陶先生的這個笑話很形象地諷刺了我們當前“迷信書本”,“以書為本”的教育現象。要知道,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如何教學生學,“一方面要要先生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這才是教學。
作為一名教師,我永遠視陶先生為我的榜樣,不僅做到修身養(yǎng)性,愛學習,愛學生,更要像陶先生那樣,也做一名教育的研究者,實踐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手腦并用,學會過硬的技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fā)展,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陶行知教育故事觀后感五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陶先生不僅熱愛兒童,熱愛青少年,而且熱愛教育、熱愛科學、熱愛真理、熱愛祖國人民、熱愛全人類。“愛”是陶先生一生獻身教育事業(yè)的不竭動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現。“愛學生”是教師人格的靈魂。愛心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沒有愛心便沒有教育教學活動。作為教師,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無盡的愛為孩子們的世界添抹一蔟繽紛。
我覺得,陶行知先生倡導“教人求真”、“學做真人”的教育思想和“生活教育”理論,真是抓住了問題的要害。我常常問自己:有時候,自己的教育效果為什么不那么理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自己還不夠較“真”,許多人類文明的精華,在我的心目中,有時候可能只是“教條”,甚至只是一個美麗的包裝,而非不可動搖的生活準則,既不是發(fā)自內心的理想信念,更不是早已形成的優(yōu)良品性,生活中的我充滿矛盾,左右搖擺,這就是造成“教的是甲行的是乙”的原因。對學生來說,這就是“壞的生活,壞的教育。”而只有當我感到把教育從目標到過程都非常認真時才是卓有成效的.當然,教師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沒有七情六欲,沒有私心雜念,要求教師人人都達到陶公那樣的境界,更不現實。但是我深深感到,作為教師有幾點卻必須向陶行知先生學習,努力在教育生涯中實踐之:
首先,教師對待學生必須公正公平。這是學生對教師最起碼的要求,做不到這一點,你就不可能讓學生感到滿意。在這樣的情況下,
要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就更加困難。我想陶行知先生是十分強調“公平公正” 對待學生的。這可以從陶公真心實意大辦“平民教育”、“孤兒教育”中得到驗證。
第二,教師對待工作必須認真扎實。“認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證,教育就更是這樣。只要教師工作稍不留意,就有學生不把學習當回事。所以如果拿教師的知識能力與他的工作態(tài)度相比,我覺得其重要性最多只有3 :7,而且那份“知識”還得依靠“認真”來學習,那份“才能”還得憑他的“認真”去發(fā)揮。所以有句名言說得好——“態(tài)度決定一切!”
第三,教師對待學問必須好學上進。這是當好教師的重要條件。教師不可能個個都是學問家,但對自己所教學科的相關內容,卻應該熟練系統(tǒng)的掌握,以便給學生最好的幫助指導,更有效地帶領學生開展學習研究。除了所任教的學科知識、教材教法,還有教育學心理學,都要努力掌握。這需要在漫長地教育實踐中不斷摸索探究,這是當好一名教師的保證。而且更重要是,教師謙虛好學、積極進取的言行,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是最有說服力的教育。
“追求真理,學做真人”就要永遠虛懷若谷,永遠好學上進。即便這樣,能夠成“家”的依然是少數。因為成“家”,需要深厚的底蘊,需要不斷學習研究,實踐反思,發(fā)現規(guī)律,并進行深刻的理論創(chuàng)造;同時,還要在教育實踐中,培養(yǎng)帶領出許許多多確實優(yōu)秀的學生,并獲得社會確認。
第四,教師對待教學改革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時代在發(fā)展在進步,教育必須努力適應時代的要求。什么是創(chuàng)新?陶行知先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概括的說就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意思是知識的形成離不開行動,創(chuàng)造也必須在實踐中產生。所以學習西方先進的教育經驗理論,也必須結合中國的教育實際,要有自己的思考。
猜你喜歡:
1.教育小故事讀后感
6.名人故事讀后感
陶行知教育故事觀后感(2)
上一篇:陶行知教育故事有感范文
下一篇:特殊兒童的教育故事教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