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案設計
生物(英語:Biology,又稱生命體、有機體)是有生命的個體。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征在于生物進行新陳代謝(又稱分泌物)及遺傳。生物具備合成代謝以及分解代謝,這是互相相反的兩個過程,并且可以繁殖下去, 這是生命現象的基礎。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組成的,無生命的(包括物質和能量)叫做非生物,(新陳代謝是生物與非生物最本質的區(qū)別)。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設計,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生物教案設計一
基因的表達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遺傳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現象,是生物體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在生物體的最基本特征──新陳代謝的基礎上,通過生殖和發(fā)育的過程完成的,保持了生物界物種的相對穩(wěn)定?!痘虻谋举|》和《基因的表達》是在初中生物課和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分子與細胞部分的基礎上,從分子水平進一步詳盡闡述遺傳的物質基礎和作用原理。它是高中必修本中“遺傳和變異”一章中的重要基礎知識,是本章的重點、難點之一。該內容在高考中占重要的位置,其中dna分子的結構和復制功能、基因的表達功能是歷來統考、高考必考的內容。同時,該部分涉及的實驗和分子學知識較多,還含有學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在復習課中對dna是遺傳物質、dna分子的結構和復制功能、基因的表達功能等知識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重復和對比,使學生對染色體、dna和基因的有關結構和功能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認識。
2.課時安排兩課時
3.學情分析
高二學生已經具有了思維能力和總結、推理能力,本人所教班學生總體素質較好,思維比較活躍,在復習階段,如能給予適當的引導,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歸類、變通,讓學生通過對題目的歸納、整理,親歷思考、總結的過程,使已學知識升華,是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的。
4.教學策略的選擇
在復習課中,老師滿堂灌的現象極為普遍,學生要在短短的一兩節(jié)課中回憶并熟練掌握大量的知識是枯燥的學習過程。新課改理念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本節(jié)復習課,選取相同,相似的知識點進行歸類,并舉出相應的例題,通過老師對例題的講解,及學生對拓展題的討論,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達到復習、鞏固知識的目的。達到以知識點幫助解題,以解題幫助鞏固知識點的目的。
二、教育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對相應知識點及題目的復習,使學生掌握:
(1)證實dna為主要遺傳物質的過程;
(2)dna指導蛋白質合成的過程及其中的數量關系。
2.能力目標
通過對科學家研究、實驗過程的回憶,使學生進一步領會科學研究思路、遵循實驗的設計原則和采用一些科學方法;通過對知識點的歸類、分析,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自覺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歸納的習慣和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積極科學的思維方法,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勤于思考,善于對所學知識進行及時、準確的歸納、應用的能力。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驗證dna是主要遺傳物質的幾個主要實驗;
(2)dna指導蛋白質的合成過程
2.教學難點
(1)幾種與遺傳有關的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
(2)在dna指導蛋白質合成過程中rna所處的位置;
(3)在dna指導蛋白質合成過程中出現的計算問題。
四、教學流程
教學流程(見圖1)
圖1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遺傳物質是遺傳和變異的基礎,在整個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目的:激發(fā)學生主動回憶的_通過物質間關系圖,明確各種遺傳物質的相互間聯系。引出復習課題:遺傳物質的基礎。
提出問題:在本章所學的內容中提及的與遺傳有關的物質是哪些?它們之間的關系又是怎樣的?
學生活動:結合所學的知識,進行討論,并回答所學遺傳相關物質的種類,作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圖。
(二)復習
對基因的本質和基因的表達內容進行簡要的重溫
目的:讓學生在填表、看圖的過程中,對大綱要求的識記、理解的內容作進一步的回憶。
復習內容:(1)證明dna是主要遺傳物質的兩個經典實驗過程;
(2)dna、rna的分子結構;
(3)dna的復制、轉錄和翻譯過程。
學生活動:根據投影內容,填寫圖表并回答。
(1)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
實驗過程和結果
結論(根據實驗現象填寫)
(a)r型肺炎雙球菌感染,小鼠不死亡
r型菌無毒性
(b)s型肺炎雙球菌感染,小鼠死亡
s型菌有毒性
(c)滅活s型肺炎雙球菌感染小鼠,小鼠不死亡
滅活的s型菌無毒性
(d)r型活細菌+滅活s型細菌感染小鼠,小鼠死亡
滅活的s型菌含有“轉化因子”,使r型活細菌轉化成s型菌
(e)r型活細菌+s型細菌dna→有s型細菌
dna是使r型菌產生穩(wěn)定性遺傳變化的物質,所以dna是遺傳物質
(f)r型活細菌+s型細菌蛋白質→只有r型細菌
(g)r型活細菌+s型細菌莢膜多糖→只有r型細菌
高中生物教案設計二
第5節(jié)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性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境創(chuàng)設復習引入
新課學習
第一環(huán)節(jié):生態(tài)系統穩(wěn)定性
第二環(huán)節(jié):
1.生態(tài)系統自我調節(jié)能力
2.探究:草原生態(tài)系統是如何維持穩(wěn)定的?
第三環(huán)節(jié):知識遷移應用
鞏固復習
組織學生觀察并且指導觀察方法,找出生態(tài)瓶中的食物鏈。質疑:為什么有的生態(tài)瓶中的生物存活時間較長,有的生態(tài)瓶中生物就很快死亡了?
1.組織學生自主閱讀,引導學生找出凱巴森林中存在的食物鏈和食物網。并參與尋找活動。
2.提問:1906年以前的凱巴森林是什么狀態(tài)?(PPT展示)
(對學生進行發(fā)展性評價、多元評價 教師參與學生小組討論并且引導學生分析)
3、解釋生態(tài)系統穩(wěn)定性的具體內容。
4、1906年以前的凱巴森林為什么能維持穩(wěn)定?
5、分析為什么有的同學制作的生態(tài)瓶中的生物能生存較長時間?
6、歸納概念 并板書。
問題串設計(PPT展示)
1.圖中哪種生物數量最早達到第一個高峰?你對此怎么理解的?
2.哪種生物數量最后達到高峰?能不能改變它的先后順序?說明你的理由。
3.你從圖上還能看出什么規(guī)律?能解釋這種規(guī)律嗎?
4.與你小組同學交流一下這種規(guī)律對生態(tài)系統有什么作用?
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
制定活動規(guī)則及過程并且組織好教學。
規(guī)則如下
a.每人準備草、鼠和狐貍的三種頭飾。
2 b.出場順序按草→ 鼠→狐貍,數量有少到多表示生物數量變化。
c.扮演草的同學被扮演鼠的同學抓住就表示吃掉了,這個同學則換成鼠的頭飾表示草減少鼠增多,以此類推。
d.當后一種生物多于前種生物1比2時捕食停止,并有部分學生換成另一種頭飾表示這種生物部分死亡。
e.被捕食的‘鼠’中約有3份換成‘草’1份換成‘狐貍’。游戲進行到大致恢復到原來的比例時結束。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
1、通過上面的游戲你能說出為什么草原生態(tài)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嗎?
2、指導學生閱讀課本84頁,有關生態(tài)系統具有一定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內容。并板書。
1、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對所做的生態(tài)瓶成功與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
2、下面生態(tài)系統能保持穩(wěn)定嗎?(PPT展示生態(tài)系統圖片)
1、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
2、你有什么感悟?
作業(yè):學案練習
【板書設計】
第五節(jié) 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性
一、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性概念
生態(tài)系統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wěn)定的能力,
二、生態(tài)系統穩(wěn)定性的原因——自我調節(jié)能力
1、負反饋調節(jié)——生態(tài)系統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基礎
2、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限度
三、抵抗力穩(wěn)定性和恢復力穩(wěn)定性
四、提高生態(tài)系統穩(wěn)定性的措施
五、設計制作生態(tài)缸,觀察其穩(wěn)定性
小組討論與交流。觀察課前制作的生態(tài)瓶,交流制作過程,找出有關的食物鏈(各小組交換生態(tài)瓶)。
閱讀課本82頁活動“分析凱巴森林被破壞的原因”資料的第1自然段,并寫出凱巴森林中存在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1、閱讀書本84頁有關草原生態(tài)系統維持穩(wěn)定的內容,分析寫出其中存在的食物鏈,
2、對圖 “生態(tài)系統的自動調節(jié)曲線”的進行解讀。
學生討論后回答
3、閱讀課本85頁[小資料] ‘遠渡重洋的屎殼螂’
提出問題:草原上的各種生物數量應該有什么樣的關系時, 該生態(tài)系統才能維持穩(wěn)定?
作出假設:草原上的各種生物的數量達到一定比例時,草原生態(tài)系統才能維持穩(wěn)定。
學生回憶再現本課核心內容。
學生回答自己的收獲進而形成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提高環(huán)境保護意識 1.了解學生課外實驗情況進行評價。
2.讓學生了解生態(tài)系統的結構,功能,更好的引入新課題。
通過學生對生態(tài)瓶和書本“活動”資料的分析,提供充分的背景材料有利于學生對重點概念的建構。
促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上來,關注學習過程。這樣形成的概念將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而不是空殼概念。
“生態(tài)系統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本質內涵比較抽象,通過資料的閱讀討論,問題竄的設計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建構,同時也提升了學生技能。
體現了探究學習的理念
通過形象的活動使學生對生態(tài)系統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有更深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也活躍了課堂氛圍。
歸納提升形成能力
通過學生回憶議論加深對本課內 容的理解識記 ,認同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保護環(huán)境的意義。
教學反思
1.上課前組織學生自制生態(tài)瓶活動,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也使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等方面得到了提高。
2.上課時通過對自制生態(tài)瓶的觀察質疑,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從一開始就緊緊的抓住了學生,課堂上可以看到學生躍躍欲試的情景。
3.新課教學中將學生這種情緒引導到對教材活動資料的分析上來,凱巴森林中大多數肉食動物被捕殺而黑尾鹿數量先增后降的現象再次引發(fā)學生思維沖突,情緒再次被提升。
4.課堂中一系列的問題將學生思維引向深入,實現了從感性向理性、從具體到抽象的飛躍。學生思維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實現了課堂的高效性。
5.角色扮演的活動將課堂推向了高潮。學生經歷了知識建構的洗禮,較好的情感體驗從而有一種心身愉樂的感覺。
高中生物教案設計三
高三生物教案 減數分裂復習
知識精華:
掌握減數分裂概念和有性生殖細胞形成,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變化,染色體、DNA、染色單體數目;理解同源染色體,聯會,四分體等相關概念;掌握減數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的主要區(qū)別;以及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區(qū)別。
寫出下表中染色體,染色單體,DNA分子,同源染體對數(2N=4)
精原細胞 初級精母細胞 次組精母細胞 精細胞
染色體(條)
染色單體(條)
DNA(個)
同源染色體(對)
題例領悟:
例1、下圖是雌蛙一個卵原細胞在生殖過程中DNA含量變化圖,為研究方便,在細胞分裂成兩個以后,只對其中一個進行測定,請分析回答:
(1)b時發(fā)生的現象是_______c時的細胞叫_______細胞。
(2)c→d→e進行的是______,e時的細胞叫________。
(3)由e→f→g進行的是________,g時的細胞叫_______。
(4)h→i表示發(fā)生了________作用,i時的細胞叫________。
(5)i以后進行 ___________分裂,進入_________階段。
解析: 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的結合,對學生理解減數分裂的實質和意義起重要作用。本題的解決主要是依賴扎實的基礎知識。
答案(1)染色體復制 初級卵母細胞 (2)減數是第一次分裂 次級卵母細胞或極體 (3)減數第二次分裂 卵細胞或極體 (4)受精 受精卵 (5)有絲 胚的發(fā)育
例2、右下圖是某二倍體生物細胞分裂模式圖。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僭摷毎锌赡苁谴渭壘富蚴谴渭壜涯讣毎蚴菢O體
?、谠摷毎?與2,3與4為同源染色體
?、墼摷毎杏?個染色體組,1與2為一組,3與4為一組
?、茉摷毎?,如果1是Y染色體,那么2也是Y染色體,
3和4為常染色體
A、只有1種說法正確 B、只有2種說法正確
C、只有3種說法正確 D、四種說法均正確
解析:加強對減數分裂過程的理解,抓住細胞分裂的特點:該圖為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細胞質為均等分裂,故只有④說法正確,答案選A
1、觀察四分體時期效果的材料( )
A、生發(fā)層 B、幼嫩的柱頭 C、幼嫩的花藥 D、成熟的花藥
2、基因型為YyRr的個體的某一精原細胞,它經減數分裂后,形成的四個精子,其種類有( )A、1種 B、2種 C、3種 D、4種
3、如圖是同一種動物體內有關細胞分裂的一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只有②和③
B、動物睪丸中不可能同時出現以上細胞
C、③所示的細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組
D、上述細胞中有8個染色體單體的是①②③
4、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偈芫阎腥窟z傳物質的一半來自精子 ②果蠅的精原細胞含有4對染色體,減數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有2對染色體 ③男性兩側輸精管被結扎后,睪丸仍能產生精子,第二性征不會改變 ④在精子細胞形成精子的過程中,細胞核全部在精子的頭部,細胞質全部在精子的尾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根據科學家研究證實,由精子細胞變?yōu)榫拥倪^程中,細胞核變?yōu)榫拥念^部;部分細胞質變成精子的頸部和尾部;大部分細胞質及多數細胞器被丟棄;但全部線粒體保留下來,并集中在頸部。對這一現象的解釋是:
(1)細胞核內含有______________,以便傳給下一代。
(2)丟棄大部分細胞質和細胞器,可使精子體積______,運動_______。
(3)精子快速運動主要靠___________ 的擺動,其運動動力主要產生于____________。
(4)保留全部線粒體的意義在于:線粒體是___________場所,通過線粒體的生理活動,形成精子運動所需的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教案設計相關文章: